百花26.12地葵苍耳疔疮草(七律)

标签:
文化 |
分类: 百花 |
甲式
虞韵
地葵苍耳疔疮草,
只刺常思野落苏。
万朵花荣馨在册,
千枚果稔美于途。
榨油烹菜功能异,
医病杀虫效力殊。
福佑八方天惠至,
根除百劫地灾无。
苍耳又名卷耳、只刺、常思、佛耳、芩耳、爵耳、菜耳、耳珰草、疔疮草、地葵、常思菜、羊负来、进贤菜、痴头婆、野落苏、狗耳朵草、粘粘葵、假矮瓜、道人头等,菊科苍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上部分枝多,披散,株高50-150厘米,全株被灰白色毛,茎下部木质,有纵沟,有毛。叶互生,三角状卵形或掌状3-5浅裂,裂片三角形,边缘有粗齿,叶较大,叶面深绿色,叶背灰白色,被毛,叶脉隆起,厚纸质。具细长叶柄,圆柱形,褐色,被毛。雄性花序头状球形,总苞片圆状披针形,雄花多数,黄绿色;雌花头状椭圆形,黄绿色有时带褐红色,花多,密集,花期7-9月。瘦果刺猬状,成熟时,棕褐色。可群植作花境,单植作盆花,常做中药栽培。苍耳在我国分布广泛,在世界亚、欧、非洲均有分布。种子可榨油,可作油漆、油墨、肥皂的原料。可杀虫,如棉蚜虫、红蜘蛛等。全草入药,有祛风散热,除湿解毒等功效。主治感冒,头风,头晕,目赤,目翳,风湿痹痛,四肢麻木,疔疮,疥癣,皮肤瘙痒,痔疮,痢疾,鼻炎,牙痛,胃痛,腮腺炎,荨麻疹,肠炎,睾丸炎,子宫出血,耳痛,疟疾,麻风等。(2023年9月16日拍摄于上海辰山植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