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情缘第八十七封
(2025-02-28 21:55:58)
标签:
吴振中 |
分类: 中美情缘 |
中美情缘第八十七封
小美!
当我21岁被分配到石城中学时,我的教学生涯就开始了,到如今已是30个年头了。教书育人是我的职业,所以我是先立业再成家的。刚出象牙塔,没有一点社会经验,更不懂得太多的人情世故,还有点书生气,很迂腐的样子。“业”是国家分配的,我是被动的,“成家”则需要主动。一开始“追女孩”都不会,胆小自卑不自信,盲目冲动不成熟,好在最终我遇到了你,缘分让我们走到了一起。“家”是成了,但我们的“房子”在哪里呢?我刚到石城中学时,学校条件差,几个男同事挤在一间宿舍,反正都是单身汉,倒也无妨。但是结婚了,我总得有自己的单间吧?我当时还没有“买房”的概念,也没有在农村建房的想法,只盼着学校能给与“照顾”。所谓的“照顾”,其实也就是没有结婚的同事互相方便,“匀出”一间而已,房间小且简陋,但有独立的私人空间,也算是知足了。
小美,你可知道,当时(90年代末)我有同事就说要到县城花9万多买房,而且是毛坯的,我觉得不可思议。我当时幼稚地认为,学校分配有房间,何必再花钱买房?而且9万对于我们300多元月工资的教师来说真是不少呢?到哪里能搞那么多钱?同事说,可以首付一点,剩下的再通过“按揭”的方式付款。“按揭?”我是一脸的困惑,根本就没听过这个概念。当时我们县城估计刚刚开始商品房开发,“按揭”更是一个新鲜的词汇,我是不能理解的。我认为买房没必要,没必要买房。现在想想,我也真是“鼠目寸光”,而我那位同事的眼光是多么的超前啊!之后房价一年一涨,一月一涨,涨得“人心慌慌”,让我们乡村的穷教师是“可望而不可及”,后悔不已。我佩服我那位同事买房的胆识,而我也错过了我们“幸福”的机遇。
小美,成家了,就得有自己的新房子,不然怎么叫真正的“独立”呢?如果我一直在乡下,思想就会固化而保守,我估计一生都不会买房子,或者说是买不起房子。但自从我考取了教育硕士,然后毕业到海棠书院任教,我的思想就慢慢开放,观念也在改变,也开始接受新生事物了,于是我就有了买房的冲动。买房是对的,但过于冲动,急于求成,往往就会做出令人后悔的事。一开始,我没有经验,也不了解行情,又迫于资金有限,就准备在大渡口一个老旧小区买一套二手的房子,还自出了高价,并付了订金,生怕卖家反悔。结果后来一打听,我出的价格比开发商的新房子价格还要高,而且有人还指出那个小区的房子性价比不高,不建议购买,我才知道我是太冲动太愚蠢了。买房是大事,稍有不慎,一大笔钱就会买了个“不如意”,我多年的积蓄也就毁于一念间了。好在我及时醒悟,只好硬着头皮与卖家商量,赔付违约金,才算解除了这次“购房危机”。
小美,我也真是年轻啊!第一次谈恋爱没有经验,第一次买房也差点上当受骗,“成家立业”也许真的是要“好事多磨”呢。“成家立业”是人生大事,对于男孩子而言,必须慎重又慎重,小心再小心。吃一堑,长一智。在后来的恋爱过程中,我都是三思而后行,但也不放弃任何一个成功的机会。可以说,我第一次恋爱是失败的,第一次买房也是失败的,但失败是成功之母,我是越挫越勇,毕竟我获得了经验。在后来的买房过程中,我会全方位比较,考虑性价比,分析得与失,还能合情合理地讨价还价买便宜。我的第一套新房是在大渡口镇渡口花园买的,当时是集体购买,价格优惠,买得比较称心。有了自己的新房,我也就有了底气,如释重负,骄傲感油然而生。我是一有空就跑到新房看看,哪怕只是毛坯,我也是越看越欢喜。很遗憾,直到我后来把它卖了出去,你一次都没有“光临”过,实在是太不给我面子了。
小美,渡口花园的房子本来是极好的,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当我把房子所有的手续办完,拿到房产证后,我就被调往了县城三中,我再一次面临“买房”的困境。在县城工作,而且基本是稳定了,买房是必须的。但钱从哪里来呢?买渡口花园的房子花光了我的积蓄,现在我是真的是“一穷二白”了。好在家人及亲戚(父母,叔叔,哥哥,弟弟,姨姐等)东拼西凑,凑足了首付,再加上几番周折搞定了公积金“按揭贷款”,我终于在西河山庄购买了我们现在真正的“新房”-----一套小复式楼。我也真是果断,买的及时,之后不到一个月,房价就突突突往上涨,哪怕是一平米涨一百,我一年的工资也就算是白拿了。后来迫于无奈,我们卖掉了渡口花园的房子(真的有点舍不得),又利用这笔钱在三中附近买了两间“库房”,方便我上班,方便你上班,更是方便儿子读书,钱也是“花的其所”呢。再后来,我们省吃俭用,慢慢有了点积蓄,又在汉唐买了一个小小的门面。至此,我的买房经历就告一段落了。
小美,我们俩算是比较争气的,一步一步有了自己的新房,酸甜苦辣我们都尝过,真是不容易。但苦尽甘来,我们要携手共进,期待更好的明天哟。
中
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