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庆回家(我的生活小品文14)

(2024-10-02 20:27:47)
标签:

东至二中

吴振中

悟到吴道

班主任

分类: 杂感

国庆回家(我的生活小品文14

吴振中

今年中秋节,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回老家看望爸爸妈妈,我很惭愧,也很纠结,感觉自己像是犯了罪,一直处于自责中。其实学校是放假的,我也有空,实在是因为心情很郁闷,没有太多的兴致,所以不愿跑,懒得动。人们常理想地说,供养儿女读书,希望孩子成龙成凤,飞黄腾达,远走高就,有出息,才优秀。也有人很现实地说,不要把孩子培养的太优秀,将来他们有了出息,就会远走,离开了父母,甚至到了异国他乡不回头,这样的孩子养了有何用,到老来,指望不上,两口子还不是孤单寂寞空相守。由此,我算是一个没有出息的孩子了,爸妈在农村老家劳作,我在本县县城工作,就近在父母身边。即便如此,我也很少回家,好像我们离得很远很远。这是我的性格使然,也是我的条件所限,但就内心而言,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的爸妈和亲人。

 

中秋回家过节,与家人团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国家都允许放假,给人方便。关键是现在的人对团圆的概念淡漠了,亲情的味道也不再浓烈。为了生活奔波,忙碌,谁还顾得上那节日里“虚假”的温馨呢?就拿我而言,平日里不怎回家看望爸妈,也没有嘘寒问暖的电话,就算过节回家,也好像是例行公事的走马,又能表达多少的“亲情”呢?其实,我回家,父母也不一定就在家,他们一生劳碌,只要有事做,不管节不节的假不假,都在外忙活。另外,我们回家,其实还增添父母的麻烦,当真能为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帮妈妈洗洗筷子刷刷碗?现在的孩子过节回家,就像是做客一样,饭来张口,吃完甩手,剩下的收捡还是父母,他们比平时更加劳累。像这样还常回家看看,怕是父母也有怨言了。我不愿回家,还因为爸妈在赡养奶奶的问题上意见不同,每次回家都要听他们各自的唠叨,叫我评理,实在是逼我站队,我能出于“公道”讲些什么呢?清官难断家务事,为什么难断?那是因为每个人站在自己立场上的抱怨都是合情且不违法的,又因为每个人都做的不十分完美,所以谁也没有资格和权力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谁。妈妈说的有道理,爸爸做的也不错,要我来评判,我又能如何?我只能打打圆场说好话,苍白无力,说了等于没说。有时,我是真的不想回家,免得听他们“啰嗦”。我这是在逃避,是在躲。但逃过中秋,躲不过国庆,国庆七天假,不乐也得乐,要是我再也不回家,良心上说不过。哎,回家再说。

 

老婆的工作特殊,越是放假越忙,她没有假,不能陪我,她一再叫我回家看看,免得被人说。我非大富,也不大贵,也就谈不上衣锦还乡,左手没有鸡,右手没有鸭,拎来拎去也就是一点零食而已,但爸妈是不会在乎的,只要儿子回来,总还是高兴的。平常回家,我都会提前告知爸妈,他们会准备我最爱吃的饭菜在家等我,但这次回家,我没有说,我是准备回家看看就及时返回的,没打算在家吃饭,只是表明我回来过而已。我,怎会变得如此的“麻木”和“冷漠”?

 

回家的情形差不多。先是到车站等车,至少要等半小时多,坐车的多半是老头老奶,也有学生和小孩,像我这样的中年人真是不多。现在私家车基本普及了,而我没有,搭车回家,总感觉是对自尊的挑战,但我又能如何?一路上,车厢里挤来挤去,人货混装,站的站,坐的坐,聊天者多。有两位婆婆拉家常,声音还特别的大,旁若无人,恨不得把家底都要抖出来,扰人且不说,难道没有一点隐私意识和安全常识?家丑不可外扬,家事不可乱说。还有一位阿婆,一上车就呕啊呕的,在司机的不断提醒下,拿了一个方便袋,终于“哇啦,哇啦”地呕吐了。车子里的噪音难听,车子里的气味难闻,车子里的我尴尬的要命,只盼着早点下车。到家了,门是开的,证明家里有人。我喊了一声“妈”,又喊了一声“爸”,我也不知道话音里有多少的“深情”。好像是“客套”,但“客套”里也还有点“真”。爸妈有点惊讶,但反应也没有多大的热情,平常而已。平常最好,平常最真,对父母的“爱”要放在心里,而不是每逢佳节才思亲。我们聊了一会儿,话题又聊到了奶奶的赡养问题上,爸妈一通的辩论和争吵,我又夹在中间,不知如何是好。奶奶要养,父母要孝,我也做的不够好,我有什么权利评判呢?哎,烦,烦,烦,又苦又恼,我怕唠叨,只恨自己是个没出息人,不然也不会让妈妈在这个“家家都有的难念的经”上一而再再而三地斤斤计较。

 

我起身准备走了,爸妈是要留我吃饭的,但我不愿,我想回去。这时隔壁的哥哥过来了,他叫住了我,非要我吃了饭再走。哥哥是很少回家的,我们有时一年都难得见一面,今天他也回来了,我当然高兴。我们便聊了起来。原来是大侄女买了新车回来,这是喜事,当然值得庆贺。车子是贷款买的,不得不说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念比我们超前,该享受的要先享受,我们也不要过分的干涉和担心。“儿孙自有儿孙富”,他们都会有自己的发展和前途的。侄女还说要送我回家,我打趣地说不要,我怕。刚买的新车,刚拿的驾照,应该还是新手,车牌还没上呢。我是真的胆小,平时看到实习车,我都躲得远远的,要是坐在这样的车里,我的心弦怕是要绷得紧紧。现在的年轻人胆子就是大,敢闯敢干敢冒险敢创新,这也没什么不好,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活法,我们也没必要咸吃萝卜淡操心。我还是把最美好祝愿送给像侄女一样的年轻人,祝他们开开心心,一帆风顺,积极向上,梦想成真。

 

放假前还是很热的,今天突然就变冷了,而且还有很有点风,我没来得及换衣,照常穿着短袖衫,当然感觉凉凉继而寒冷了。妈妈说要找件外套给我披上,我说算了,呆会反正要回去的。但哥哥说,我这里有衣服,你来挑吧。哥哥带我上了他家的三楼,说真的,我还真没上来过。那里有个长衣架,挂满了衣服,有新的有旧的,地上还堆满了没有拆封的快递,都是衣服。我知道哥哥喜欢购物,但很少看他穿好点的衣服。他不是不穿,实在是在外打工,做的是粗活,也不便穿得正式。新买的衣服,往往放在家里,等过年过节回来才调换的。哥哥叫我随便挑。哥哥大我两岁,我们身材一样,我比他稍高一点点,穿衣应该是差不多的。我们关系很好,读书也同过级同过班,我当然就不客气了。我挑了两件崭新的衣服,一件休闲西服,现在的天气刚好穿,一件冬天的冲锋衣,御寒肯定没问题。质量很好,价格也不便宜,我厚着脸皮说:“那我就拿走了?”“你拿去把,送给你了”哥哥爽快地说。我突然感到了“亲情”的美好,穿上羊毛休闲西服褂,暖暖的感觉油然而来,这是衣服的温度,更是“家”的温度。哥哥坚持留我吃饭,他亲自下厨,不多一会儿,就整了几个小菜,其中就有我最喜欢的辣椒炒肉块。哥哥说,你尝尝,可口不可口。我尝尝,比妈妈平时烧的还要好吃,因为哥哥特意放了一点糖,辣中带甜,油而不腻,还有嚼劲,正合我胃口。我此时感觉到的温暖已彻底驱赶走了寒意,我佩服哥哥的厨艺。说实在的,我们兄弟三人,就是我不会烧菜,真是惭愧的很呢。这时嫂嫂,弟弟,弟妹以及两个侄女都过来了,我们一起谈,一起聊,一起开心,一起抱怨,我感到了“家”的温馨,“家”的味道。我知道在赡养奶奶的问题上,我们意见基本一致,只是无法说服爸爸妈妈,我们都已尽心尽力,可却也感到无能为力。说归说,聊归聊,吵归吵,我们都是善良人,家和万事兴。

 

听说城里的大姑四姑和姑爷们带着孩子们今天也到二姑家看望奶奶来了,我们吃过饭,也商量着一道过去看看,毕竟城里的亲戚们很少见面的,难得来一次,不见没道理(很遗憾,妈妈没去,但有些事也不好勉强)。二姑家离我家不远,就在隔壁的村子,开车几分钟就到了。真是一大家子,一个房间都坐不下来,几个小辈孩子要是不介绍我都不认识。我们谈谈笑笑,好不热闹,我想是奶奶把我们这几代人联系在一起,其乐融融,我再次感到了亲情的美好。奶奶今年95岁,身体虽然不如从前,但精神尚好,说话清楚,思维清晰,谁家的小孩她都知晓。奶奶膝下7个子女(两男五女)目前应该是五代同堂了,要是所有的子女孙辈再孙辈都聚在一起,那得有多少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奶奶真是有福之人。我想我们要珍惜这难得的亲情和家族的爱心,不能因为自私自利和个人的欲望而玷污了这个“家”的纯真,我们要和睦相处,心连着心。希望我们在奶奶的精神鼓励下,团结一致,积八方财源,聚四方瑞气,同祝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也祝我们家族的每个人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我有事要及时回县城,弟弟说要开车送我。我知道国庆节路上车子多,开车不容易,又怕耽误弟弟的事,所以就坚持自己再搭车回去。弟弟也没再三,但还是坚持送我上了班车才离开。总之,这次回家,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兄弟情和家族亲。

 

“家”是温暖的港湾,是爱的延续和传递的桥梁,无论我们身在哪里,“家”都是归程的最后方向。外面的金窝银窝,不如家里温暖的“草窝”。所以,在外漂泊打拼的游子,即便是有了工作,在我们砥砺前行的同时,也要不忘初心。心里有家,就是活着有根。家,能回就回,因为那里有我们最亲最爱的人。

 

2024.10.0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