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吴聊(我的生活小品文8)
(2024-05-06 07:45:09)
标签:
教育诡语吴振中悟到吴道东至二中 |
分类: 杂感 |
吴
难得的一次五一长假,我却呆在家里熬过了大半,实在是无聊之极。劳动节是国际性节日,提醒我们要热爱劳动,敬畏劳动,要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有网友调侃道:劳动的人是没有假的,只有不劳动的人才放假。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多少农民工兄弟为了生活在外奔波,顾不上休息,也没时间休息,甚至都不敢休息,为了碎银几两,为了钞票几张,真得让人心疼。而有些公司老板和学校校长却置劳动节的宗旨于不顾,要求员工加班,要求老师补课,又实在让人心寒。
与我而言,放假当然是放松的机会,但我也预感到放假的无聊。明面上我附和同事说:这次难得的五天假,正是外出旅游散心或是聚会的好时候,实际上我有我的忧愁。我不喜欢闲逛玩游走亲访友,除了教书,我基本上算是宅男型的人了,更何况现在人们常说像我们这样过了半百的普通人要缩小交际圈,要减少不必要的无效社交,我就更有理由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一个人独坐独卧时,我最喜欢看书来打发无聊。累了,倦了,就坐在椅上躺在床上阅读,有时站到阳台上远眺,看山看水看车流看行人听鸟叫,或是闭目养神或是遐想沉思。我宿舍的阳台朝南,阳光极好,视野极佳,不是学校对我的特别照顾,实在是我抽签时的手气太好。同事们很是羡慕,经常到我房间坐坐聊聊,到我的阳台上看看风景,凑凑热闹,每每如此,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不得不说我房间阳台给我带来的安慰多于学校本身对我的吸引。是阳台留住了我,抓住了我的心。每当教学闲暇或是没课的下午,我就关起房门,一个人独享在阳台上阅读的温馨和心灵的宁静。
阅读是教学外的调节,但长时间阅读或是读了无法引起共鸣的书也会感到无聊和痛苦。好在我还有写作的习惯,这也是令我感到放松的一种方式。是的,我喜欢写作,舞文弄墨,要是长时间不写点东西,我就会感到不自在,空虚难过,觉得生活好无趣,时间被蹉跎,浑身没有劲,情绪好低落,必须动笔而快乐。写作,有时要靠灵感激发欲望,有时要靠现实来鞭策动力,有时要靠假寐来引导沉思。写作有时一气呵成,犹如考试做题,简单的得心应手,满心欢喜;有时思绪凌乱无从下笔,就像遇到难题,打满草稿还是不得其解,真是很痛苦也很泄气。但有时在“山穷水复疑无路”时,却“柳暗花明又一村”,茅塞顿开,犹如想出来一个简便讨巧的解题方法,一个绝妙好词好句的冒出,令我神清气爽,倍感放松。写作让我快乐,我在写作中感到充实,这便是我写作的意义,仅此而已。
因为每次放假前我都会有几篇构思好的文章要写,所以假期在家就不感到无聊,但这次五天的长假,我却很茫然,不知道要写点什么,日子就很煎熬。本来打算写一篇游记,但学校计划好的“探寻上古足迹”的徒步走活动因为天气原因推迟继而取消了,我也就没了兴致。五一假期,大家同祝节日快乐。我想,是劳动快乐还是劳动者快乐?在老婆的眼里,我是很懒的,家务事基本不做,我不劳动,当然就不快乐。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劳动是光荣的,它是我们基本的生存需要。这几天在家里实在感到无聊,不想体力劳动,就想着看看书来打发无聊,但没有好书,逼着自己走马观花,终究是心猿意马,静不下来。想来缘由,主要还是没有写一点点文字,心里闷得慌,坐立都不安,即便是夜里躺在床上,也是辗转反侧,与生病一般。既然没有灵感,就算是逼迫自己,也要挤出一点文字出来,不然真的对不住这“劳动节”了。谁说脑力劳动不是劳动呢?于是我开始构思,写一首校歌。当然没有人向我约稿,我也不是为了向杂志社或是学校投稿,纯粹是为了兴趣和爱好。最近我校在进行“好声音”大赛,提倡原创作品。我之前写过《三中人之歌》,于是就想着再续写《二中人之歌》,算着姐妹篇吧。有了想法,就要立马付诸行动,拿起了笔杆,就不能放下了。假期再多,一拖再拖,它也会悄悄流过。
写歌是严肃的事,当然马虎不得。不能轻描淡写,也不能浓妆艳抹,繁琐啰嗦。既然动笔了,就要写下去,但这过程是痛苦的,可我又觉得痛苦比无聊更让人接受。无聊是什么?是空虚,是寂寞,是浑浑噩噩。无聊是最让人心累的状态,会使人癫狂,甚至让人想入非非铤而走险,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饱暖思淫欲,不是无聊是什么?玩的就是心跳,不是空虚是什么?吃饱了撑着,不在刺激中堕落,就在刺激中苟活,反正无聊的刺激不会带来好的结果。痛苦不一定痛,也不一定苦。痛苦,是心有所眷,心有所顾,心有所恋,心有所想,心有不甘。痛苦的心不是空的,而是满满的不舍和遗憾,是暂时没有完成目标达成目的煎熬状态。人生之路坎坎坷坷,岂能一帆风顺,煎熬时有发生。其实煎熬的过程就是斗争的过程,矛盾的冲突加剧了脑力劳动,虽然痛苦却有意义。我们常说汗水浇灌的果实最甘甜,这里体现的就是劳动的价值,痛苦的美丽也就在于此吧。为了写《二中人之歌》,我这几天吃不好睡不好,走在想歌词,睡在想韵脚,有时撕掉重来,有时捡起改稿,不知失去多少脑细胞。只因现在我是二中人,我要对得起这所新区里的省重高。
现在《二中人之歌》基本完稿,人也就感觉轻松多了。写的不好不要热讽或冷嘲,毕竟水平有限,我也希望有行家谱曲,有高人斧正和指导,但不管怎样,我对自己有了交代,对这个五一假期有了交代。因为感到无聊,就写了这篇《吴聊》,明天下午就要返校,回顾这几天的“宅日”,现在有了一些文字,所以又不觉得无聊。
2024.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