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藜蒿(我的生活小品文7)
(2024-04-16 14:23:27)
标签:
东至二中吴振中悟到吴道 |
分类: 杂感 |
打藜蒿(我的生活小品文7)
吴 振 中
暖阳凉水草青青,车来车往鸟欢鸣。人生遗憾多少事,忙里偷闲坝上寻。莫道藜蒿是好菜,全是自然大地恩。放眼环顾春天里,唯有小美最风景。------题记
藜蒿是一种野菜,喜欢水,往往躲在山林温暖潮湿的地方生长,在路旁河湖岸边浅滩处也经常发现。我生活在离鄱阳湖不远的皖赣交界处的东至山区,也是藜蒿最为适应的区域地段,按理说我对藜蒿并不陌生,但实际情况是我在结婚之前对此一无所知。就算背过古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我也不知道篓蒿是何物。现在查资料才知晓藜蒿也叫篓蒿,还有俗称泥蒿的,肉质嫩脆,清香可口,有健脾开胃利湿清热之功效,藜蒿炒腊肉更是一道美味佳肴。藜蒿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对穷人而言,吃不起荤菜,野菜便是很好的营养来源。我不知道小时候是否吃过,或许吃过但叫不出名字,或许根本就没有吃过,反正一点印象也没有。婚后,老婆喜欢打野菜(如小蒜,水芹,山蕨,野笋,马兰,马齿苋等)姨姐家就住在东流的江边,每年的3月份清明前后,江岸低洼处就有成片的藜蒿,我也就有幸领略到藜蒿的美味,而藜蒿炒腊肉几乎是这个时节我最爱的一道菜了。每年的这个时节,老婆也很有兴致地外出打野藜蒿给我吃。藜蒿好吃,但也只有勤快的人儿才有的吃。就算我现在吃起了藜蒿,但藜蒿长什么样子,我还很模糊。老婆说有机会要带我一道去打藜蒿。
老婆是个闲不住的人,虽然她总抱怨上班很累很烦,但是一到休假或换班,哪怕只有半天时间,她都不会静静在家躺着歇息,她总要找点事做做,不是种花就是弄草,要么搞搞小菜园。现在春暖花开,又到了藜蒿出头的时候,老婆自然心又痒痒了。我在新区上班,半个月才回家一次,有好几次都是老婆一个人到离家较远的河滩上打藜蒿,回来加上腊肉烧好亲自送给我吃。我说尝尝新鲜就可以了,没必要天天打。大太阳把皮肤晒黑了可不好,或者出现了过敏就麻烦了,何况河滩上垃圾成堆还夹杂有牛粪,味道实在难闻,弄得全身脏兮兮臭烘烘的就不好了。但老婆不听。也许我并不能感受到老婆打藜蒿时的愉悦心情,对她来说,下班之余放假之时,到外面打打野菜就是一种放松,乐此不疲,我又怎能劝阻得了。
一日,天气晴好,老婆正好下午休班,又要到河滩打藜蒿。我正好下午也没有课,本想好好在宿舍休息休息,但想到老婆大中午到外面打藜蒿给我吃,又于心不忍睡不安心,就说陪她一道打藜蒿。老婆欣然同意,并约定好了地点。中午我稍微休息了一下便起床,带上了矿泉水和一些苹果,骑上电瓶车就去和老婆会合。一路上,阳光高照但也有微风扑面,很是惬意,就像是约了情人似的,我心情极好。毕竟快半个月没见面了,距离产生美,分别情更浓,相见就在眼前,喜上眉梢,能不激动?20 多分钟后,我终于到达了指定的地点,我一眼便发现老婆的电瓶车停在小路边,傍边还放了一大袋藜蒿,看来老婆中午没吃饭也没休息就过来了。真是干活不要命的人呢。
老婆是个急性子,一想到要做某事就立马行动,刻不容缓,好像有人要和她抢似的,她必须提前,绝不允许自己落后。但就打藜蒿而言,还真是这样的,要是不积极主动抢先,就真的没的打了。现在打藜蒿的人太多了,懒点的人几乎找不到藜蒿了。我沿着小路向下,穿过杂草和灌木丛向河滩走去,远远就望见有好多人蹲在地上打藜蒿。我眼睛近视又散光,也不知道老婆在不在人群中,我就定在一边喊了一句,有几个妇女听到了声音站了起来朝我这边望了望,没有回应。知道老婆不在这里,我转而沿着河坝向下找寻,前面又有一人蹲在地上打藜蒿,很有可能是老婆,我还是看不清,但又不好意思再大喊了,于是掏出手机拨打电话,那人终于也掏出手机接电话,那就确定是老婆无疑了。哎,我这该死的眼睛,连自己的老婆都看不清,要是在人群中认错了人,那还不尴尬要了命。我屁颠屁颠地跑上前去,老婆也站起了身,她穿了一件红格子衬衫,戴个帽子和口罩,天太热,额头上全是汗水,看来她是真的忙了很久。
我拿出水来叫她歇歇喝口水,老婆说她也带了水,刚喝过了。于是我又拿出苹果献殷勤。老婆说现在这里藜蒿好多,先打,等会再吃。多么“敬业”的人啊!我说他们都在那边打,你怎么就知道这里多呢?老婆说她中午随便吃了点东西就过来了,她先到处探寻了一遍,然后才有目的地找到了这里,她还低声地说那边是她昨天打过的地方呢。我又恭维地说道:你真行,还会踩点,聪明。老婆冲我一笑,我觉得好美啊!幸福之感油然而生。老婆不怕苦不怕累,还不嫌我懒,把家料理的井井有条,真是过日子的好女人。说真的,我来打藜蒿,纯粹是说得好听,我连藜蒿都不认识,怎么打?但我毕竟来了,在这大热天,在这无处躲阴的河滩边,不为别的,只为了陪伴。我认为陪伴就是一种无声的爱,何况我还会陪老婆说说话,聊聊天,这样打藜蒿的过程就不枯燥也不乏味了,还充满了情趣,你说老婆还会计较我能打多少藜蒿吗?
藜蒿的茎很嫩很脆,轻轻一掐便断了。以前老婆打藜蒿是直接用手,但时间长了,手也会痛,而且还发黑,有些老点的还掐不断,必须连根拔起,太麻烦。这次老婆带了一把削菠萝的水果刀,稍微一划,就搞定了,真是大大提高了效率,也不伤手,还很轻松。生活经验丰富了,熟能生巧,巧能变精,老婆确实有点小聪明。满地青青一片,藜蒿隐藏其中,我是辨别不出来的。于是老婆耐心地教我如何识别藜蒿。她说要从叶子和茎的外形看,藜蒿的叶片细小呈羽毛状,边缘圆润且深裂,形如锯齿,茎部比较光滑细嫩暗红,并且还和旁边的野草相比,一目了然。在老婆的直观教导下,我很快就能辨别真假藜蒿了,便开始找寻起来。不过我打藜蒿就像是闹着玩似的,东一下西一下,根本算不上是采集,只是抽样罢了。我还故意掐了一根差不多样的野草,对着老婆说好大好粗的一根藜蒿呢。老婆没好气,一本正经地说,教了你多少回,现在还不认识藜蒿,你干脆别打了,不然回家我还要挑拣,耽误功夫呢。我笑而不答。我是一个“好学生”,怎么会就忘记了藜蒿的样子?我只是为了活跃沉闷的气氛,逗老婆开心呢!不找点开心的事,这大太阳的,真是无趣呢!不过也正好有借口偷懒了,我暗自窃喜。老婆还是那么的仔细认真,一丝不苟,循序渐进,一片一片地清,生怕遗漏了哪一块。老婆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小的细的不打,说过几天再来就会长大长粗了。这当然是对的,做事怎能“斩草除根”呢?要有保存意识,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要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的觉悟,不能只顾眼前,还要想想明天。就这一点,我要为老婆点个大大的赞。太阳高照,远处打藜蒿的人走了又走,只剩一个妇女带一个孩子还在找寻。时间过得真快,竟然快3个小时了,老婆手里的袋子也是满满的。在太阳下炙烤,于我而言真是头一次,与其说是我陪老婆打藜蒿,倒不如说是老婆陪我晒太阳,没有老婆呆在我身边,我怎能坚持这么久?今天,我热并快乐着,累并幸福着。我催老婆歇一下,递给她水喝,她喝了一小口,还叫我也喝一口,我真是感到无比的心甜。我又递给她苹果,她也大口地吃了起来,看着手里满满的一袋藜蒿,老婆很是欣慰。她说今天藜蒿“打”的最多,多亏了我。我想我又没有打多少,怎么感谢我呢?是老婆会说话而已,但我知道这也是一种爱的表达吧。在这稍歇的时间里,我环顾四周,对面的马路上车流不息,感觉生活节奏很是繁忙,小河水静静流淌,又觉得生活很是平淡;不时还能听到鸟鸣声,又感觉到浮躁的生活里还有一丝丝的宁静在荡漾。再看看老婆汗流浃背又不觉累的模样,觉得生活里有苦有甜也有真情的相伴。这时一头大水牛从远处跑来,吓得我赶紧把老婆拉到一旁,生怕水牛朝我们冲撞。老婆说不要怕,它不是朝我们而来,它肯定是看到了远方有同伴,它也害怕孤单。老婆的话让我肃然起敬。生活中,我们有时为了“赶路”,往往忽视了身边的风景和亲人,有时适当地停下“追名逐利”的脚步,静静地陪伴,我们就不会孤单,哪怕是再多的唠叨和啰嗦,都不会觉得的厌烦。爱,需要陪伴。
到了分别的时候,我嘱咐老婆回家骑车要慢点,老婆提醒我返校路上也要注意安全。晚上我一个人静静在房间里有感而发,写了一首《闲趣》:暖阳凉水草青青,车来车往鸟欢鸣。人生遗憾多少事,忙里偷闲坝上寻。莫道藜蒿是好菜,全是自然大地恩。放眼环顾春天里,唯有小美最风景。而我知道老婆此时此刻肯定在家里独自分拣清洗藜蒿,就算熬夜,也要为她的爱人奉献精美的一顿。但愿今晚我幸福的梦境里有老婆甜美的身影。
2024.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