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首届学校教学标兵、学校首席教学、仙桃名师暨仙桃市第六届学科带头人评选工作的
(2011-04-10 21:14: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学校工作 |
关于开展首届学校教学标兵、学校首席教学、
仙桃名师暨仙桃市第六届学科带头人评选工作的
通
(非正式稿)
一、评选学科
1.小学
思品与生活(社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含音乐和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含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信息技术和劳动技术)。
2.中学
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含音乐和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含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和初中信息技术)、技术(高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二、评选名额
1.学校教学标兵
农村中心完全小学、镇办直中小学、市直中小学每学科分别评选1~2名、1~3名、1~5名的学校教学标兵,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师参加管辖的中心完全小学评选。
2.学校首席教师
镇办中心学校对所辖小学每学科分别评选2名学校首席教师,其中镇直小学1名,村级中心完全小学1名;镇办中心学校对所辖中学和市直中小学每学科分别评选1名学校首席教师。
3.市学科带头人
市教育局每学科分别评选1~6名市学科带头人,其中小学各学科中村级小学、镇办直小学和市直小学各占1~2名,中学各学科中农村中学和市直中学各占1~2名。
4.仙桃名师
由市教育局评选的仙桃名师的名额为:小学学段4名、初中学段3名、高中学段3名。
三、评选项目
1.学校教学标兵、学校首席教师和市学科带头人
(1)综合考试(40分)。政策法规(15%),内容包括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2008年重新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学基本功(25%),内容包括钢笔字、简笔画和计算机操作;教材教法(60%),内容包括参评学科所在学段的课程标准和参评学科所在学段的全套课标教材。
(2)书面评课(20分)。根据一节课的教学情况或教学实录,写出书面评课稿,要求书写整洁,观点鲜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抓住教学特点和教学得失评析,且不少于1500字。
(3)抽签上课(40分)。上课前一天抽签确定课题后独立备课,然后实施教学,要求抓住教材特点,体现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注重教学实效。
2.仙桃名师
(1)综合评审。由专家评审组对参评教师的申报材料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进行综合评审,主要内容包括审查参评资格,审核教科研成果,认定教育能力等。
(2)专业考核。专业考核内容为抽签说课(40%)和抽签上课(60%)。抽签说课要求抽签确定课题后,在现场独立撰写说课稿,制作电子演示文稿,利用电子演示文稿完成说课;抽签上课的要求同上。
四、评选流程
先由由全市各中小学分别在本校全体教师中分学科评选出首届学校教学标兵,再由镇办中心学校或市直小学在首届学校教学标兵中分学科评选出首届学校首席教师,然后由市教育局在首届学校首席教师中分学科评选出仙桃市第六届学科带头人,最后由市教育局对往届学科带头人进行考核后的合格者和第六届学科带头人中评选出首届仙桃名师。
各类梯级名师的评选活动分两轮进行,其中学校教学标兵、学校首席教师、市学科带头人第一轮评选活动均为综合考试和书面评课,学校教学标兵的第一轮评选活动由镇办中心学校和市直中小学统一组织,学校首席教师的第一轮评选成绩由镇办中心学校直接将参评教师在学校教学标兵第一轮评选的成绩代入,市学科带头人的第一轮评选活动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第二轮为抽签上课,学校教学标兵、学校首席教师、市学科带头人的第二轮评选活动分别由全市各中小学、镇办中心学校、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市直中小学和只有一所初中的镇办中心学校,可以将学校教学标兵和学校首席教师的评选活动进行整合,直接将学校教学标兵中各学科位居首位的教师确认为学校首席教师。仙桃名师的第一、二轮评选活动分别为综合评审和专业考核。符合参评条件的教师必须全员参与各类梯级名师的第一轮评选活动,主评单位要依据第一轮评选成绩,按照评选名额的2~3倍由高到低依次确定参加第二轮评选活动的教师名单。
五、评选日程
1.第一阶段(4月11日~5月11日):首届学校教学标兵评选
4月11~15日
4月21日
4月23日
4月25~28日
4月29日
5月11日
2.第二阶段(5月12日~5月20日):首届学校首席教师评选
5月12日
5月16~20日
5月23日
5月31日前
3.第三阶段(9月12日~10月15日):仙桃市第六届学科带头人评选
9月12~14日
9月15~16日
9月24日
9月26日
9月28~29日
9月30日
10月15日前
4.第四阶段(10月18日~10月28日):首届仙桃市名师评选
10月18~21日
10月25日
10月27日
10月28日
10月28日后
以上日程安排如有变更,将及时在仙桃教育信息网、仙桃教科研网上公布,敬请关注“两网”相关信息。
六、评选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仙桃市首届学校教学标兵、首届学校首席教师、市第六届学科带头人和首届仙桃名师评选领导小组由彭中才同志任组长,徐红兵、唐义波……同志任副组长,成员有张署兵、刘修汉、颜文豪……。各镇办中心学校和全市各中小学要成立评选活动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本次评选活动的领导。
2.认真组织评选。各镇办中心学校和全市中小学要高度重视,广泛动员,仔细制定评选方案,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教师参与,切忌走过场。各学科要挑选品质好、作风正、讲公道的教学骨干3~5人组成评选小组,评选小组在同级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实施本级评选工作。
3.严格做到“三公”。评选活动要严格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要将评选方案、评选成绩和评选结果及时公示和上报,所有教科研成果及受表彰情况的认定从2006年1月1日起。要作好资格审查、成绩审核、试题命制和保密等方面的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优秀教师能够当选为梯级名师。对于中小学体育、艺术、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综合实践活动和技术等小学科在资格审查方面可以适当放宽相关参评条件。
4.控制评选名额。在评选过程中既不能突破规定名额,也不能滥竽充数,对于缺乏专职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薄弱学科的评选名额可以暂时空缺,做到令缺毋滥。一位教师兼任多门学科的只能申报参评一个课时量最多的学科,一个评选学科报名人数少于两人的,要空缺该学科的评选名额。本次梯级名师的评选不能破格参评,只能逐级晋升。
附件(一):
仙桃市梯级名师参评教师报名表
基 本 情 况 |
姓 |
|
性 |
|
年 |
|
||||||
参评学段、学科及梯级名师类别 |
|
|||||||||||
所在学校 |
|
任教学科 |
|
|||||||||
第一学历 |
|
毕业学校 |
|
|||||||||
第二学历 |
|
毕业学校 |
|
|||||||||
资 格 审 查 |
职业道德 表现如何 |
教师资格证书是否持有 |
学 是否达标 |
普通话等级是否达标 |
技术职称 是否达标 |
|||||||
|
|
|
|
|
||||||||
连续任教参评学科年限是否达标 |
担任公开课 是否达标 |
教科研成果是否达标 |
受到表彰 是否达标 |
教学效果 是否达标 |
||||||||
|
|
|
|
|
||||||||
审查人签名 |
|
负责人签名 |
|
|||||||||
近五年执教公开课情况 |
|
|||||||||||
近五年评优获奖情况 |
|
|||||||||||
近五年发表文章的情况 |
|
|||||||||||
近五年受到表彰的情况 |
|
|||||||||||
参评成绩 |
综合考试 |
书面评课 |
抽签上课 |
抽签说课 |
合计 |
|||||||
|
|
|
|
|
||||||||
评选结果 |
|
|||||||||||
|
|
|
|
|
|
|
|
|
|
|
|
|
说明:此表中的“资格审查”栏由主评单位填写,其它栏目由参评教师填写。教学实绩认定时间从2006年1月1日开始。
附件(二):
仙桃市梯级名师评选参评人数呈报表
呈报单位:
学 (小学、初中、高中) |
学科名称 |
参评人数 |
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说明:此表由镇办中心学校和市直中小学填报给市教育局。
附件(三):
仙桃市梯级名师评选结果呈报表
呈报单位:
学校 |
学科 |
当选教师名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四:
仙桃市第1~5届学科带头人考核标准
1.对已经转科、转岗、转段、近三年来(2008年9月1日起)未能满负荷担任所评学科教学的,一律取消其市学科带头人称号。
2.近三年来(2008年9月1日起),在以下方面中,如有三个及以上方面不达标的,一律取消其市学科带头人称号。
(1)坚持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任好一门课,带好一个班;
(2)坚持学习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能,每学期读好一本教育专著,每年订阅一本优秀教育期刊;
(3)关爱学生,关注后进生,每学期转化一名后进生;
(4)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示范作用,每学期上好一节示范课;
(5)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实施和实验,至少撰写一篇高水平的专业论文在市及以上级别的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
(6)积极参加市及以上的教学评优活动,至少获奖一次;
(7)积极参加市及以上教学研讨或业务培训活动,每学期不得少于一次;
(8)积极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指导、培养了一名青年教师;
(9)承担教育教学示范、观摩和专题讲座、辅导等任务。每年至少做教育教学专题讲座或师资培训讲座一次,参加送教下乡活动一次。
(10)利用博客坚持教学反思,不断总结和交流教学经验,每年发表原创教学博文不少于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