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业力——神圣法则

(2013-06-08 21:36:41)
标签:

灵性成长

命运纸牌

疗愈

星座

爱情纸牌

分类: 命运纸牌

我想分享一些关于业力的领悟,来自于我与我灵性家族——先知会的联系。自从我接触先知会之后,我对世界的洞见和我的灵性知识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关于我们是谁,我们的成长过程,我们将要到哪里去,我对这些概念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对我自己和世界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接纳。

 

其中一个领悟是关于业力和它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业力是上帝的神圣法则。祂创造了这个法则,在祂创造世界和物理的宇宙的同时就开始生效。这个法则可以在许多不同的层面理解。我的觉知力越多,内心变得越宁静,我就越是能理解业力,看到它所创造的美。直到最近,我才能够看到它在基本的因果模式之外的另一个层面的含义。

业力——神圣法则



 

我们生来就有不可遏制的渴望获得体验。你可以说我们想要体验这个世界所能提供的一切。我们想要感受一切,了解一切。这个对于存在和我们想要扩张和进化的渴望,无论是对个人和人类作为整体来说,这都是我们内在基本的进化驱动力。有许多圣贤说过,我们会不断返回这个世俗的存在,直到我们不再有渴望回来。这似乎表明了是我们自己的渴望要在这里,使得我们不断回来。

 

在这个进化的过程中,我们是在单独的身体里,周围有其他无数在单独的身体里的人。在我们自己的身体里,我们有了某种观点,受我们自己的个性和我们在这一世选择的个人道路所限制。我相信在转世之前,我们都选择了自己的命运。当我们选择了某种方式时,自然就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例如,我选择出生在美国,因此就排除了世界其他地方作为出生地。

 

要想达到我们人类进化的最高点,表示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完全理解我们的语言和行动对周遭的世界和其他人的影响。这表示要用一个比我们个人欲望和雄心更大的角度来看世界。如果我们看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伤害或妨碍了其他人,我们就可以做出选择是做还是不做。今天我们许多人都如此沉溺于我们自己的需求、欲望、雄心、问题和目标,我们很少考虑自己的语言或行为是如何影响周围的人的。我们很少顾及他人,看到我们的所做所为如何影响了他们。这就是神圣法则精准地起作用的地方。耶稣说:“要爱人如己。”孔子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上帝的神圣法则确保了,如果我们做或说了什么,没有完全意识到如何影响他人,那么我们就会被放到类似的情况中,这样我们就会对那个行为得到完整的体验。仅仅从我们的角度知道某些行为的影响是不够的。是的,我们必须完整地知道我们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的影响。就像先知罗丝曾对我说的,“你做的一切必须对所有人都是好的,不仅仅只对你自己有利。”因此,当我们偿还了负面的业力,我们就会意识到现在我们正在体验一个新的生活次元,大概是我们之前排斥或忽视的。

 

当我们忙碌时,或是充满了恐惧或欲望时,我们通常头脑狭隘,对他人的想法视而不见。就是在这种我们易动情绪的时候,会创造更多的负面业力。当我们真正爱自己的时候,我们自然就会觉察到周围那些人的需求,自然地做和说那些不仅对我们有好处,也对被人有好处的事。这就是我们制造正面业力的时候,某一天会回到我们身上。上帝希望我们得到的东西与我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一样的。祂希望我们快乐和觉悟。祂的法则放在这里并非要惩罚我们,而是通过扩大我们的理解和经验来爱我们。如果我们能够从个人的挣扎中退后一步,检视各种我们定义为负面、痛苦或糟糕的经历,就能看到那些我们拒绝开放或无知地变得执着于自己的想法的领域,伤害他人或裹足不前之处。

 

痛苦是我们的老师,虽然它会伤人,但最终结果是更多的爱、轻松、灵活和接纳。当我们放松、开放和感觉被爱的时候,我们就处在最佳的状态,这就是有意识地通过负面业力带来的结果。

 

当我想到业力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印第安人的哲学,他们把乌鸦描述成神圣法则的灵药。现在,每当我看到乌鸦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我正在体验的是运行中的神圣法则。下一步是把我感受到的痛苦与由此而来的理解和上帝之爱联系在一起。而后,我就真正转化了我的亲密关系中的痛苦与业力。

 


作者:罗伯特·李·坎普
翻译:Shine
更多关于纸牌的信息,请访问: 命运纸牌网站 www.mingyunzhipai.com
查看你的生命牌及流年牌,请点击:http://www.mingyunzhipai.com/destiny-card-reading/free-readi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