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淘宝类目分类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2012-05-26 14:45:19)
标签:
淘宝网店杂谈 |
分类: 淘宝日记 |
我是一个兼职做了两年的集市商家,主要在卖印度熏香类产品。两年里有很多的学习和进步,也带给我一定的收入,为此我对淘宝所提供的平台总是心怀感激。我看得到淘宝的努力和创新,总在不断改进完善,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创造公正和谐的环境。尤其是从去年4月之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总体感觉是更加规范了,但也更加严厉了。这里有一些意见和建议,希望淘宝能听到并考虑到来自于像我这样的商家的声音和想法,把工作做得更加细致合理。
2010年4月开店以来,销量几乎是每三个月有50%的自然增长量,直到2011年4月,销量突然减半。我寻找了一下原因,大概是因为淘宝商城(现叫“天猫”)有优先权利占有流量,即顾客搜索结果中天猫的产品自动排在前面。当时店铺已经马上就升2钻了,我增加了直通车的投入,效果还不错,尤其是精油香水非常受欢迎。但一两个月后香水不得不停止直通车,因为淘宝规定店铺必须先加入“假一罚三”“全球购”“无印良品”等特色服务才能合法做直通车推广。我看了一下,其中只有“假一罚三”是我能够申请的。
好吧,我主要的问题就集中在申请“假一罚三”的特色服务上。申请了几次都无法通过,被否决的主要原因是“主营不明确”,这就涉及到淘宝目前的商品分类问题。我店里所售卖的芳香产品,都来自于印度南部的一个厂商,具体有:熏香、精油、精油香水、精油香皂,以及家用香水、花水、芳香蜡烛(目前未上),香托等。非常明显,这些产品都是植物精油的衍生物,都属于植物芳香产品。但按照淘宝目前的类目分类,
熏香被归到了“洗护清洁剂/卫生巾/纸/香薰>>香薰产品>>香薰香料”中,
精油被归到了“美容护肤/美体/精油>>精油芳疗>>单方精油”,
香水被归到了“彩妆/香水/美妆工具>>香水”,
香托被归到了“居家日用/婚庆/创意礼品>>香薰用品>>香薰灯炉/器具”
我的产品至少被分成了两大类:最主要出售的香水和熏香各占约50%。我认为这是淘宝的分类不合理所致。首先,熏香被归到“洗护清洁剂/卫生巾/纸/香薰”中,追根溯源是因为过去我们国家使用的一般是蚊香,属于日化类的,但并非是这种有芳疗作用的纯天然熏香。打开相应类目中的属性选项就可以看到,“香薰”下的选项非常丰富而全面,甚至超过了“精油”类目下的属性选项。所以香薰放到这一类目下非常不合时宜,这一类里的熏香应专指化学类的蚊香或驱虫剂、喷雾剂类产品。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香水的属性。先普及一下香水知识。我店里的香水属于精油香水,即精油调制出的香水,是浓缩的,又称“香精香水”。常见的品牌香水是香精香水加入挥发剂之类的成分调制的,一瓶50毫升的品牌香水其精华大概就是5毫升的精油香水。精油一般是10毫升或20毫升装的,因为珍贵和浓缩。我的精油香水是5毫升和8毫升装的。但在淘宝的系统里,10毫升以下的香水被认定为“小样/样品”,直通车推广也受限制,所以即便加入了“假一罚三”,估计也没戏。
这些事情让我很头疼,销量锐减,香水的搜索量远大于熏香的搜索量,整个店铺的销量都下降,一直保持在2011年初的水平。唯一的做法是在熏香产品的直通车推广中加入“香水”有关的关键词,以求出现在香水顾客的搜索页面上,——这在淘宝是合法的,损失是我们的,因为这会造成无效点击。我的朋友给我想了一个办法是把香水产品集中到一个链接中,这样在店铺中的比例就会大大减少,比如让熏香的主营占到80%以上。这不失为一条可尝试的路,但操作起来的难点在于收藏香水的买家非常多,每个单品香水有单独的页面汇总顾客的使用意见,对买家比较方便。我又想了一个办法是重新开一个店,专卖香水,以香水为主申请“假一罚三”,因为熏香做直通车并不受限。我咨询了淘宝客服,客服说不允许“重复铺货”,如果系统查出来要关店或处罚,我问客服系统怎么认定是违规行为,一家人做同样的生意这是很常见的事。开始客服说这个保密,我有点急了,“合理避税都是合法的,难道你非要等用户违规了再跳出来处罚吗?”——听起来跟埋伏在路口的警察有点类似。客服只好告诉我说是不允许我提别人管理店铺,或别人帮我管理店铺。我问她,既然淘宝规定一个身份证只能开一个店,各自对自己的店铺承担责任,为什么还要伸手管这么多呢?
一个月前我有一比交易被认定为“违规”,打了客服电话问才知道原来系统查出来买家在我的办公区登录过。我才想起来这是我的邻居来买了几百元的熏香,她那段时间帮我处理二手衣服,有时来我家上网。淘宝认为既然在一起就应该直接交易,不应再走网店,所以就是违规。而我的习惯是所有的交易都在网店里有记录,即便是有顾客银行转账给我,我也让邻居在网上拍一下,这样不必更改库存,记账也很方便。但淘宝不这样认为。
靠淘宝吃饭的人越来越多,淘宝的权力也越来越大,从去年四月开始,不断出台许多新规则,大部分规定是好的,但也有许多不合理之处,比如把流量优先给天猫,比如政策过度偏向买家。最近这几个月出现了几起卖家骚扰或威胁给中差评的买家其实就是这些不平等条款导致的压力的发泄表现。淘宝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让他们安心购物,但某种程度上却折损了卖家的权利,卖家心里不爽,最终还是会损害买卖双方以及淘宝的利益。
我理解淘宝也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一旦出什么问题都拿淘宝拭问。淘宝下决心清理假货和欺诈行为,这个动机是好的,但做法未必是最明智而有效的。举个例子,有统计说现在市面上90%以上的熏香都是化学香,淘宝不必亲自去打假,因为根本打不完,但淘宝可以制定规则,让顾客参与监督,也可以在分类上更明确和清晰,让顾客能够清楚地选择自己买的是什么。比如熏香可以分在这几个类目下:日化类/宗教产品/精油芳疗产品,精油类目下规定必须为天然产品。然后作为产品标准允许顾客评价、监督和投诉。投诉量在5%以上的须到质检部门检测。——这只是一个不成熟的建议,要旨是让顾客来参与评定产品。
从我的角度看,淘宝真够忙的,今天出台这个,明天出台那个,似乎永远补不完的窟窿,甚至越补洞越大。淘宝的做法越来越像政府部门,但政府部门都在变得越来越听取民意,淘宝却不。我去年秋天开始,几乎每个月给淘宝客服打一个电话反映这个分类问题,淘宝客服总是说我们听取你的意见,记下来了,会反映。但是从来不见有任何答复和改进。在淘宝做生意,如果我有任何错误,甚至只是按淘宝定义的错误,也马上会受到处罚,但淘宝对自己的错误却总是视而不见,采取双重标准,用权力来压制。且不说从某种意义上,我还是一个参与共同建设大淘宝的商家,每月支付一定的费用给淘宝。每当我看到微博上有任何诋毁淘宝的话,我都会帮助淘宝解释,因为毕竟淘宝成就了这些卖家和买家,但淘宝如果不从自身寻找问题的根源来改进,有一天被积压的不满一起爆发会让它吃不消。上次淘宝爆出小二受贿的问题时,淘宝的高层出来发言说,淘宝就像我们的社会一样,社会上有的,淘宝上也有。确实,淘宝就是我们社会的一个缩影,而你,就是那代表行使权力的部门,要尊重自己手中的权力。不合理的规定会促进违规行为的发生。把精力放在完善优化管理方法上,听取用户的声音,更加合理、细致,而不是出台越来越多的硬性规定和限制来束缚大家的手脚。
这不是威胁,是善意的提醒。我当然希望淘宝发展得更好。这是一个很棒的平台,为大众提供了平等创业的机会,很少钱就可以开始创造自己的产业与财富。当然,创造一个公平而和谐的环境不单只靠淘宝的努力,每一个卖家都需要自律,需要诚信,需要平等,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起责任。在每一笔买卖中做到公正,不偏不倚。诚实是最好最省力的做法。我也是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之后才学会,并且有勇气做到这一点。今天我把自己的意见和盘托出,也是在尽自己的义务。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看到并且采纳。如果有我认识不到的地方,欢迎告诉我,我会继续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非常感谢。
前一篇:诗歌欣赏——纪伯伦:《论孩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