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区的人(一)
(2010-07-03 22:27:51)
标签:
保姆保安家居 |
分类: 行走世间 |
我们小区的人都很友善,见面互相都会打个招呼,问声好。住在这里,大家都觉得温馨和安定。我也是搬到这个小区之后才觉得原来世界上还有人在踏实过日子。6年前,我周围的人仿佛都是单身,遇到的人也都是些不谈婚姻和责任的人。
一:保安大哥
小区的一位保安,40岁左右,很勤快而热情,每次遇到他都会一字一句地问:“吃饭了没有?”中国人以食为天,这是90年代之前的问候语,很久没有听到人说,我开始不太习惯,每次都得想想才能回答出吃了还是没吃。后来,我一见到他,就提前准备好答案给他。不知道他是出于习惯,还是真的关心我吃饭了没有。可他的语气非常诚恳而认真,令人觉得他问的是件大事,他对此非常在意。当然,他并非是随口而出,如果时间晚一些遇到,他会用肯定一些的语气说:吃过饭了吧!?
时间比较晚的时候,门岗的保安会松弛下来,放个暖壶,喝喝茶,保安之间聊聊天。我有几次带奇奇路过门岗,时不时地会听几耳朵他们闲聊的内容。这位保安大哥是河南人,他说出来打工挣点钱给孩子上学,今年高三,明年就上大学了。他对院子里的车来车往很勤快也很礼貌——他值班的门岗主要是控制进入大院的机动车,做这个工作真是浪费了他的才华和力气,可听他的语气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我们院的保安一个月拿1000块钱,管住,不知道管不管吃。这六年里几乎每年都会换一拨儿人,做满三年的有大概10%,一般都是些20岁不到的小孩,进城后的第一份工。以这个工资,这位背井离乡的大哥不知道如何能攒够供孩子上学的钱。
二:小保姆
最近经常遇到小朱,甘肃来的的一位小保姆,每次在后院里碰到她,都见她一边牵着狗,一边拿着手机说话,心里有很多难言之苦要偷空倾诉似的。她果然很郁闷。东家成天板着个脸,怎么伺候都没有好脸色,很不把人当人,小朱觉得很难受。我见过她的东家,不太爱说话,也不怎么搭理人。有一次他家的狗狗跟奇奇在草地上玩,是雨后,他不准狗狗躺在地上,怕弄脏了,正说着,狗狗仰面躺在地上,他叫也不起,结果他拿起雨伞就打狗狗。我跟小朱说,他不是针对你的,他对谁都是这样,我们遇到了他也是不搭理的,别看他脸色,你把自己的事做好就得了。小朱总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晚饭后,东家如果想吃什么水果,只要一说,小朱就跑下楼买,洗好切好呈上,可是东家仍然没有任何笑脸。
这个东家里安有摄像头,东家不在的时候,可以监工,不知道是监视小朱打扫卫生,还是监视另一位看护孩子的保姆。在小朱之前的保姆都没有做超过三个月的,现在小朱做了2个月了。小朱说即使东家的女主人一个礼拜不在,她也会天天把房间打扫干净,这一点被女主人摄像头里看到,称赞小朱比其他人勤快。小朱一个月拿1200,包吃包住。虽不算多,如果做得开心她觉得还可以。小朱每天早上5点起来遛狗,晚上不能在10点之前睡觉。因为东家有次说你睡得比我早,起得比我晚,好像不乐意。之后小朱就熬着10点以后睡觉。她打扫完卫生,做好晚饭,6点出来遛狗,一直遛到8点才回去,她避免在东家的家里多呆着。我跟哈利妈说这份工作小朱肯定呆不久。
刚开始小朱只是觉得心里憋屈,天天看着东家脸色,怎么尽心和努力也做不出来一个“好”字。她说东家也不是严肃的人,跟老婆说话的时候也有说有笑,一转头跟保姆说话就是冷冰冰的。逐渐地,小朱开始留意找另外适合的工。小朱25岁,两个孩子的妈,看起来很年轻勤快利落,我还以为是20岁的小姑娘。她说想去学习2个月,拿一个月嫂的资格证书。她去劳务中心登记,遇到来找保姆的一个老头,老头很想雇小朱,主要是孩子都在国外,孤身老人家怕晚上万一出问题,希望找个人陪护,包吃包住,600块,钱不多但是白天的时间小朱可以自己支配,兼做几分小时工,收入也会增加不少。小朱唯一的担心是单独与老头住在房子里不方便,好处是可以帮助她解决在北京住的问题。
最近好几天没有碰见小朱,我猜她可能不在原来的东家做了,每次听她说起来的时候似乎别扭/煎熬得一天都不能多呆似的。我都很想帮小朱找找工作,或是有机会教给她做一些工作,很能干好学上进的一个年轻姑娘,如果有机会,她会做得很出色。
三:阿姨
这位阿姨我搞不清她是做什么的。最早注意到她是有一次我带奇奇出来,看到她搀扶着一个老头在前面走,老头腿脚不利落,一点一点移动,我拉着奇奇等在后面,不抢他们的路。时间稍微久了一点,奇奇等得烦了,汪汪地吼。阿姨回过头来,呵斥我赶紧把狗拉走,意思是没有公德吓到病人。后来经常遇到他们,老头在进行从轮椅上站起来的康复锻炼,扶着栏杆慢慢地移动,我每次都躲得远远的,再去遛一圈,等他们走远了才回去。
我经常看到这位阿姨提着一大堆空瓶瓶罐罐进进出出,就是捡来的空矿泉水瓶子什么的。有时候是见她骑着自行车带着一堆空瓶子出去,有时候是带着一堆空瓶子进楼,有时候是清晨,甚至有一次是午夜。她带着一副眼镜,穿着格子的衬衫,经常戴一顶宽边的帽子。看起来有点像是知识分子,听她说话也像是个知识分子——一周前的周末我看到她坐在楼门口,跟一个年轻的小姑娘谈话,小姑娘还拿着本子和笔,很像是在做采访,阿姨侃侃而谈,语气舒缓而有节奏,像是在回忆她的青春,仿佛就在她左手边上一样亲切和熟悉。我有点希望读到她的故事,与其说对她昨日的故事感兴趣,不如说我很想弄明白她为什么要经常带着那些空瓶子,我们小区算是比较贵的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