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说诗仙李白

(2020-06-23 07:51:45)
标签:

感受文化

时代烙印

中华文明

诗人李白

豪放不羁

分类: 中华文明
   《唐诗宋词》誉满华夏,说到诗词曲赋,人们就会提到李白,在我国从唐代到如今哪怕是三岁顽童都知道,李白是一位大诗人,他的作品名满华夏,震撼诗坛;堪称真正的诗仙!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不虚大李之气势!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之后的文人墨客,宋代的名人学士,明清许多著名诗人及其作品,大都受到了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是李白诗篇的风格。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诗歌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俶)傥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诗歌的主要特征。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善于凭借想象,以主观现客观是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重要特征。几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运用多种多样的想象。现实事物、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梦中幻境,无不成为他想象的媒介。常借助想象,超越时空,将现实与梦境、仙境,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交织一起,再现客观现实。他笔下的形象不是客观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内心主观世界的外化,艺术的真实。

       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之一是把拟人与比喻巧妙地结合起来,移情于物,将物比人。

李白诗歌的另一个浪漫主义艺术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点,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加以大胆的想象夸张。他的夸张不仅想象奇特,而且总是与具体事物相结合,夸张得那么自然,不露痕迹;那么大胆,又真实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强化感情的作用。有时他还把大胆的夸张与鲜明的对比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艺术反差,加强艺术效果。

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诗的开头常突兀如狂飙骤起,而诗的中间形象转换倏忽,往往省略过渡照应,似无迹可循,诗的结尾多在感情高潮处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绝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诗歌清新明丽的风格。如《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静夜思》等,妙在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远。(《说诗晬语》上)

李白诗歌的语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语,有的豪放,不拘声律,近于散文,但都统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之中。这和他自觉地追求自然美有关。他继承了先人的文学主张,以恢复诗骚传统为已任,曾说梁陈以来,艳薄斯极,沈休文又尚以声律,将复古道,非我而谁欤?(孟棨《本事诗·高逸》)他崇尚清真,讽刺雕虫丧天真的丑女效颦,邯郸学步。他的诗歌语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认真学习民歌明白通俗的特点的结果,明白如话,通俗生动。

一代诗仙李白,一生豪饮不羁,潇洒挥毫留下了无数的精彩诗篇,诗仙的美誉名冠华夏。然,几杯琼浆加一泓江水,收纳了欲仙的太白之魂。呜呼!一代“谪仙人”魂丧江河,普天共哀太白归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