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生涯
(2009-09-12 13:07:33)
标签:
书味被窝茧花南宋四大家农活杂谈 |
分类: 原创作品 |
高中毕业以后,我回乡务农。我家插队的大队是一个很大的村屯,有几百户人家,村民很穷,因地处偏僻,电灯还没拉到农家。那时劳动强度很大,什么农活都干。我学会了扶犁赶车,学会了肩挑背扛,摇着辘轳在井里打水灌溉农田……劳动强壮了我的身体,双手开满了茧花,脸晒成了红褐色,我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尽管农活很累,但我最无法忍受的是无书可读。每天晚上收工回来,吃过晚饭,大家就摸黑躺在被窝里闲侃,令我感到无聊至极,那段时间是我最痛苦的日子,心灵非常空虚。终于有一天在家里父亲的书柜里发现了几本泛黄的古书,我如遇甘露,欢呼雀跃的捧在手里。从此,我每天都盼着早点收工回家,然后躺在被窝里看书,这是一天当中,我最享受的快乐时光。夏天了躲避蚊子的叮咬,我会在蚊帐里点着煤油灯看,忘情的差点引发了火灾。也会蹲在灶坑旁看,火燎眉毛还不知晓,脸被烟熏的象京剧谱中的大花脸,常逗得弟妹们大笑。戏谑我说你那里是在看书,简直是在吃书。现在想来还是挺有趣的,我很怀念那时的读书时光。
再后来我回了城,有了一份悠闲随意的工作。随着国家高考制度的恢复,我终于圆了再次读书的梦想,走进了梦寐以求的校园。这样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阅读。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开始无尽的沉溺于那浩如烟海的诗文典籍里,在那些经典名著中沉醉,轮回辗转。跟随平平仄仄的唐诗走过跌宕起伏,跟随长长短短的宋词走过蜿蜒曲折。那烟波浩淼的五千年文化从诗经中的一湾清水中流出,在那在水一方的伊人里,繁衍自三国的烟云穿越历史的风尘,翩然而至……那些书籍大肆的侵入我的生活,层层叠叠,如一片莽莽苍苍的波浪鼓荡着我的思维,鼓荡着我风风火火的追梦年华。那个时候书籍成为支撑我充实生活的必须品和精神食粮。我在思考着自己的人生之路,也在品味着人生的苦涩和香甜。
在历尽凄风苦雨的日子里,是书籍伴我度过了一个个不寐之夜。战胜了困惑与迷惘,战胜了自我束缚,坚强的走了下来。我体会到读书可以使人明智,能使人变得睿智与坦荡。特别是读读史书,对我们是十分有益的,读这些书能使自己那颗浮躁的心得以平静,能使自己的心灵得以慰藉,得以洗涤。情感得以撞击,得以渲泻。能使自己的内心从无垠的荒漠走向希望的绿洲,能从寂寞空虚走向丰富和充实,能从无聊和烦闷走向宁静和平和。我喜欢和自己钟爱的书籍进行心灵对话,体会着书中那美妙的意蕴,吸吮着知识的宝藏,滋润着自己干涸荒芜的心田。读一些震聋发馈的书更是一种享受,当百无聊赖心情烦闷之时,我会在夕阳静谧的黄昏手捧一卷,心情就会奇迹般的得以平拂。然后在昏暗的灯影下耳边音乐曼妙,沉浸书中悠哉悠哉,想来神仙也不过如此。
我读书很随性,不在意什么意境和氛围。大多时间是躺在床上看,这是一个不好的习惯。但几十年养成的习惯不好改了。由于用眼不卫生,在四十几岁的时候就带上了老花镜。现在我读一本书要用好长时间,起码读过三遍才能记下来。一个原因是记忆力下降,还有就是要体会书味。物有物味,书有书味,然而书味又比物的味更耐人寻味。古人曰:“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南宋四大家之一的范大成说:“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
读一本好书,寄情于山水,相忘于江湖,这是何等快事,何等惬意之极!在现实中我很羡慕禅者的生活,享受晨钟暮鼓、菩提梵唱的宁静、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万事不萦于怀,顺其自然。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