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春雨润万物
春雨润万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024
  • 关注人气: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轉貼]钢琴家 郎朗 (陶杰)

(2012-01-03 08:28:36)
标签:

文化

分类: 音乐欣赏@杂谈
中港凡「盛事」,必有郎朗先生的钢琴演奏。
洋人喜欢看 Lang Lang,除了名字趣致,郎朗技法确实神奇,高超万分,尤其背诵的能力超强─郎朗能一口气弹完巴哈一套高登堡变奏曲,不看乐谱,把洋人看得楞呆楞呆。
饮誉国际,就是洋人先赞赏了,大家跟着喜欢,错不了的。但洋人对郎朗的捧场,至少有一半是对中国人的不了解。论背诵的苦功,中国人在世上首屈一指,清末的 辜鸿铭,还能流利背诵米尔顿的史诗《失乐园》和全版旧约圣经。如果一百年前,辜鸿铭老先生能拖一条油辫子在林肯中心的舞台上表演,美国人照样也惊为天人。
但郎朗的长处,恰恰是其短处。洋人的掌声很令人陶醉,郎朗很快就成为表演家,知道张狂的肢体语言,能增加少年天才的魅力,渐渐弹钢琴时四肢舞动的幅度极 大,有点像《警察故事》里的功夫巨星成龙,好似把一具钢琴当做飞驰中的一辆巴士,表演制服高速的高难度动作,加上一脸的陶醉表情,甚切合今日中国的夸张。
钢琴家貌似高潮入定,最难叫人分辨几分是真的感触,真的做戏。此一配套的演技,自从大提琴明星马友友之后大为流行。今日新一代观众许多听不懂音乐,他们买 票,是要看明星的 showmanship,美国人尤为浮夸。
本来,钢琴家只是一位灵媒,演奏过千回,他让许多天才附体:从巴哈、海登、莫扎特,到马勒和史特拉文斯基,越让这些巨匠先贤的灵魂洗涤过身心,就越谦卑。 例如犹太裔钢琴家布兰杜( Alfred Brendel),技艺越纯青,越是低调;而何洛维兹,老来捧成了大师,奏莫扎特多首协奏曲时往往以自己为中心,丢下一支交响乐团玩一枝独秀,太过份,也 一度被乐评家指为强奸莫扎特。
不错,阁下莫扎特上了身,但莫扎特不是寃魂,巴哈更非厉鬼,郎朗在身心陷入乐韵的高潮时不太需要像玩神打。譬如,另一位青年钢琴家,塞尔维亚的马德萨( A. Madzar),也演奏过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第二十七号,到网上看看,情到浓时,此君也欲仙欲死,眉毛一扬一扬,甚富性挑逗之意,即使三分演作,比较引人 入信:他的耶教文化背景,他真的身心与莫扎特的仙魂交融一体。
郎朗的破绽,在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把他老爸从农村请上林肯中心合奏二胡,以为这就是中西文化的 fusion。我的妈呀。不错,台下也有洋人乐开了,热烈鼓掌─但不要那么盲目崇洋好吗,洋人也不是都懂艺术的,尤其这一代。况且,看见上海世博几万人哄 抢门票的那副动静,洋人记者也面露笑容的,他们在心里,也都在鼓掌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