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日航波音747客机空难

标签:
杂谈 |
分类: 飞翔 |
1985年日航123航班的坠毁,是迄今为止最大的一起单机空难,一共有520名乘客在空难中丧生,4人生还。据后来的资料分析,如果当时赶赴坠机现场的日本自卫队直升机没有草率断言无生还希望,而是仔细搜索的话,死亡人数会降低很多(第一批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已经是十几个小时之后的事情了)。这起空难的原因,是因为飞机七年前(1978年)一次修理的重大失误,导致飞机尾翼在高空损毁,液压全失,方向舵,升降舵,副翼完全失灵。
事故介绍
18时17分,飞机顺利升空,机组准备调整航向,请求大岛地面航站批准在大岛上空改变航向。一分钟后,地面批准了这一请求,这时飞机的高度为
6100米。
18时24分,飞机上升到7200米高空,飞到了大岛的南端。就在这时,东京地面航站突然收到了机组的报告:“飞机出现险情,请求降低高度到6700米,准备返回羽田机场降落。”
地面航站对这突然的报告感到惊讶,还来不及问清楚什么险情就批准了这一请求并指示机组保持90度方向飞行,以便进入航道的“走廊”,返回羽田机场降落。机组回答说:“明白。”可是,飞机并没有接地面指示执行,而是朝相模湾拐了过去。地面雷达显示,这时飞机的高度为7160米。
18时27分,地面向机组发问:“飞机发生什么险情?”机组未作回答。地面再次要求保持90度方向飞行,经大岛上空返回羽田机场降落。机组向地面报告说:“飞机失去控制,无法执行地面的命令。”
又过了3分钟,飞机飞越了相模湾,然后向北往回飞行,飞行高度升至7600米。地面询问:“是否可以降低高度?”机组回答:“无法做到。”此时飞机正处在富士山的西南方向,不久飞行高度慢慢降低到7315米,。又过了3~5分钟,飞机侧着机身掠过距富士山27公里的上空。
18时38分,飞机又向右拐了一个小弯,向东京方向飞行。3分钟之后,飞临离东京不远的大月上空,飞机用了3分钟的时间转了一个大弯,绕了360度的圈子,又向东飞去,高度已有所下降。
18时40分,飞机的高度只有3800米。机组向地面报告:“飞机失控。”几分钟后,机组请求地面报告飞机所处的准确位置。地面报告说飞机处在羽田机场以西100公里的上空。
在东京羽田机场的帮助下,附近所有的机场都为这架带伤的飞机开放,急救车、消防车也都整装待发,随时准备迎接它的到来。然而,悲剧还是发生了,人们的期望落空。
18时56分,JAL123班机在地面雷达屏幕上消失。
从发生机械故障到失事,时间总共延续了30多分钟,在这1800多秒时间内,无论机组人员还是旅客都意识到大祸即将来临。事故发生后,很快就找到了“黑匣子”,它记录了机组人员同地面联络的全过程。下面摘录一段“黑匣子”的记录,从中可以看到机组人员之间以及机组同地面联络的重要对话。
18时24分15秒。有爆炸声,机上警报器自动开启。机长指示副驾驶员:“把信号器关掉!你发现出了什么故障?快检查一下起落架!”
18时24分46秒。客舱内空姐通过扩音器向旅客们报告:“请大家立即戴好氧气面罩!”可以想象,这时氧气面罩已从旅客座位上方自动放下。同一时刻,机械师向机长和副驾驶员报告说:“液压装置压力下降,开启警报信号(录音中有“嘟……”的警报声)。”
18时25分20秒。机长向东京地面站报告:“我是JAL123班机,我们遇到了麻烦,请允许返回羽田机场,请允许飞机降低高度。”地面站回答:“同意你们的请求。”机长接着说;“我要求飞向大岛折回!”
18时26分12秒。机长对副驾驶员说:“检查液压系统!”副驾驶员立即回答说:“不行,都已损坏!”
18时28分30秒。地面指示飞机:“JAL123航班,请飞向大岛,方向090!”机长回答:“JAL123航班明白,但我们的飞机已失去控制!”
18时31分35秒。机长问机械师:“出了什么毛病?请赶快查出故障原因!原因在哪里?在哪里?”机械师回答:“故障出在行李舱内,行李舱已损坏,必需降低高度,旅客们是否都已戴上氧气面罩?”
18时33分33秒。机长回答:“对,大家都已戴好。”又问机械师:“能否带故障降落?”机械师回答:“我们最好也戴上面罩!”机长回答:“对!这样更好一些。”
从发生机械故障到失事,时间总共延续了30多分钟,在这1800多秒时间内,无论机组人员还是旅客都意识到大祸即将来临。事故发生后,很快就找到了“黑匣子”,它记录了机组人员同地面联络的全过程。下面摘录一段“黑匣子”的记录,从中可以看到机组人员之间以及机组同地面联络的重要对话。
18时37分30秒。机长命令副驾驶员:“机头向下扳!” 副驾驶员回答:“是!”
18时38分28秒。机长命令:“用双手操作!用双手!” 副驾驶员回答:“是!”
18时38分29秒。机长命令:“放下起落架,做好着陆准备!”机械师答:“起落架已放下!”
副驾驶员接着追问:“起落架真的放下了吗?”
18时38分43秒。机长问:“可以提高速度吗?”
18时38分53秒。机长命令:“机头向下!”副驾驶员答:“是!”
18时47分15秒。机械师说:“液压装置已失去压力。”这时地面问机组:“飞机能否操纵?”机长再次回答:“已失去控制。”地面回答:“明白!”
18时47分28秒。机长警告说:“注意前面有山,前面高山!立即爬高!” 副驾驶员回答:“明白!”
18时47分58秒。机长对副驾驶员说:“向右拐弯,尽最大努力避开山头!”
副驾驶员回答:“我已尽了最大努力,飞机不听使唤!”
18时49分40秒。机长问:“能减低速度吗?(这是十分危险的,必须立即启动警报信号。)你必须竭尽全力拉!拉!”
副驾驶员回答:“是,我已竭尽全力!”
18时49分46秒。机长命令:“快减速!机头向下!再试一次!”
18时50分31秒。机械师问:“发动机转速尚能控制吗?”机长回答:“尚能操纵,但是现在速度已经下降。”
18时51分04秒。机长命令:“降低高度!”“是!”副驾驶员回答,“是否应该加大安全阀门?”机长答:“我要你降低高度!”
18时54分47秒。机长再次命令副驾驶员:“机头向下!”副驾驶员回答:“是!”机长命令机械师:“开足安全阀门至10度(这是为了增大机翼的负荷能力)!”
18时55分31秒。机长再次向地面报告:“JAL123班机失控,请告知我们所处的位置。”地面回答:“JAL123航班,你机位置距羽田机场西北95公里,而不是85公里。”机长回答:“明白!”地面再次重复:“根据雷达显示,你机在熊谷以西46公里处。”机长回答:“明白!”地面:“我们随时准备接待你机的降落,备降机场是根田机场,地面已做好一切准备。”机长回答:“明白!”地面问:“请告知你们的打算。”机长:“……”
18时55分55秒。机长命令:“拉!拉!”
18时56分15秒。飞机打开了所有准备降落的信号灯。
18时56分19秒。机长再次命令:“拉!使劲拉!”
18时56分23秒。机长:“拉!拉……”
18时56分28秒。录音中断。
上面摘录了机组人员为了生存而展开的殊死搏斗的情景,它反映了机组人员为避免这场悲剧,密切配合,作了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