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春雨润万物
春雨润万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024
  • 关注人气: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典: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各种版本

(2009-07-13 16:12:30)
标签:

文化

分类: 古典音乐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

 

     伟大的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所留下的九部交响曲,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十九世纪民族乐派交响曲的代表作,在整个音乐史上也是不容忽视的杰作。由于德沃夏克的交响曲深受古典乐派的影响,所以他的作品结构坚实、牢固。另外,由于他具有天生的旋律才能和丰富、敏锐的旋律感,因而他的作品充分发挥了旋律的魅力, 而不像传统的古典交响乐那样单纯地发挥技法。这就是德沃夏克交响曲的特殊之处。德沃夏克的管弦乐法,并不反映当时的潮流,虽然没有华丽绚烂的色彩,却显得十分朴实可爱。正是因为如此,他的管弦乐法遭到当时某些乐评家的误解。实际上,德沃夏克的交响曲不但能充分地发挥各种乐器的特性,而且在乐器的组合运用方面,更具有无穷的妙味。

 

1892年,美国纽约国家音乐学院聘请德沃夏克出任该院的院长,德沃夏克则应邀赴美。这部《第九交响曲》即是德沃夏克在美国停留的将近三年期间内,大约在1893年五月完成的作品。1893年12月16日由翟多尔指挥纽约爱乐乐团首演。

 

这部交响乐实际上是作者对于美国所在的“新大陆”所产生的印象的体现,曲中虽然有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出现,但德沃夏克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这些民谣歌曲作为主题题材,而是在自己的创作乐思中揉进这些民谣的精神而加以表现。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者,正是作曲者德沃夏克本人.

 

全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序奏,慢板,e小调,4/8拍子。此序奏部分颇为宏大,其主题与相继的主部快板部分有极其微妙的关系,担负一种连贯全曲的特殊任务,甚至可称之为全曲精神的中心旋律。乐章的引子部分由弦乐器、定音鼓和管乐器竞相奏出强烈而热情的节奏,暗喻了美国那种紧张、忙碌的快节奏生活;乐章的主部主题贯穿了全曲的四个乐章,这个主题被认为和黑人灵歌《流吧,约旦河》有连带关系,也有人认为,切分音与五声音阶的进行与居住于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境内的马札儿民族固有的民俗音乐具有共通的性质。这一特殊主题靠着巧妙发展,转达了不同于以往音乐世界的“新世界”的消息,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德沃夏克当时背井离乡,乡愁蕴积,故而引用了他少年时期耳熟能详的民俗歌曲特质,以遣思乡念国的情怀。乐章中另一段优美的旋律透露出浓浓的乡愁,恰是作者这种心情的体现。


第二乐章

最缓板,降D大调,4/4拍子,复合三段体。这个乐章原有《传奇》的标题,一连串庄严的和弦引出《回家》的旋律。这一乐章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整个乐队的木管部分在低音区合奏出充满哀伤气氛的几个和弦之后,由英国管独奏出充满奇异美感和神妙情趣的慢板主题,弦乐以简单的和弦作为伴奏,这就是本乐章的第一主题,此部分被誉为所有交响曲中最为动人的慢板乐章。事实上,也正因为有了这段旋律,这首交响曲才博得全世界人民的由衷喜爱。这充满无限乡愁的美丽旋律,曾被后人填上歌词,而改编成为一首名叫《恋故乡》的歌曲,并在美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本乐章的第二主题由长笛和双簧管交替奏出,旋律优美绝伦, 在忽高忽低的情绪中流露出了一种无言的凄凉,仍是作者思乡之情的反映。本乐章的第三主题转为明快而活泼的旋律,具有一些捷克民间舞蹈音乐的风格。


第三乐章谐谑曲,从“海华沙的婚宴”中的印第安舞蹈中得到启发,舞蹈由快而慢地不停旋转。音乐有两个主题,第一主题轻快而活泼,带有跳跃的情绪;第二主题清丽、明快,富有五声音阶特色;两个主题彼此应和、模仿。乐章的中间部分主题悠长而婉转,是典型的捷克民间音乐风格。

 

第四乐章 终曲,快板,奏鸣曲式。气势宏大而雄伟,这个总结性的乐章将前面乐章的主要主题一一再现,同时孕育出新的主题,彼此交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抒发了作者想象中和家人聚首时的欢乐情景。乐章的主部主题由圆号和小号共同奏出,威武而雄壮;副部主题则是柔美、抒情性旋律,由单簧管奏出。这一切经过发展之后,形成辉煌的结尾。

 

这首交响曲的版本可选:

1.库贝利克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版,DG, CD编号447 412-2(第八、第九交响曲),《企鹅》评介三星。

2.克尔特斯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版,Decca, CD编号417 724--2(+德沃夏克的《随想谐谑曲》、《狂欢节序曲》)。

3.卡拉扬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版,DG, CD编号439009-2(十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金版),《企鹅》评介三星保留一星。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版,DG, CD编号435 590-2 (画廊,+德沃夏克的《斯拉夫舞曲》选),《企鹅》评介三星。

4.夏伊里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版,Decca, CD编号421 016-2(+德沃夏克的《狂欢节序曲》)。

5.莱文指挥德累斯顿交响乐团版,DG, CD编号447754-2(第八、第九交响曲)。

6.康德拉辛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版,Decca, CD编号430 702-2(+德沃夏克的《美国组曲》),《企鹅》评介三星。

7.帕雷指挥底特律交响乐团版,Mercury, CD编号434317-2(+西贝柳斯的《第二交响曲》),《企鹅》评介三星。

8.贾维指挥苏格兰国家交响乐团版,Chandos,CD编号CHAN8510(+德沃夏克的《我的家》),《企鹅》评介三星。

9.纽曼指挥捷克爱乐乐团版,SUPR,CD编号C37-7002。

    这首交响曲,托斯卡尼尼指挥NBC交响乐团有1953年录音,RCA, CD编号GD 60279 (+科达伊的《哈莱·雅诺斯组曲》、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企鹅》评介历史录音三星。

chesky有张“德九”也是非常精彩,真诚推荐。

 

==================================================================

 

 

德沃夏克 ( Antonin Dvorak 1841—1904)

  捷克作曲家安东宁• 德沃夏克在1841年9月8日生于布拉格附近伏尔塔瓦河畔的尼拉霍基维斯村一个兼做屠夫的小客店老板家中。小德沃夏克自幼开始学小提琴,对捷克民歌和民间舞曲特别感兴趣,他在教堂唱诗班和客店节日的表演,常为听者所赞赏。十三岁时,因为身为长子必须继承父业,德沃夏克被送到邻近市镇当屠户学徒,这期间他同时学习音乐,才赋大有发展。1857年起进布拉格管风琴学校学习两年,毕业后先后在布拉格的一个乐队和“临时剧院”的乐队工作,一直到1871年。在乐队的工作,使德沃夏克有机会接触斯美塔那的早期歌剧,包括《勃兰登堡人在捷克》 和《被出卖的新娘》等,还有幸观赏到柏辽兹、瓦格纳和李斯特等名家的演出,熟知了大量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的作品,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六十年代,德沃夏克己经开始尝试作曲,写出范围广泛的各类作品,包括交响曲、弥撒乐、歌剧、声乐套曲和室内乐曲,但是由于没有上演,基本上不为人所知。
  1871年,德沃夏克辞去剧院乐队的工作,婚后以教课为生,此外还兼任布拉格一所教堂的风琴师职务,但主要时间则用以创作。七十年代,他的两部作品——爱国主义颂诗大合唱《 白山的子孙》和乐套曲《摩拉维亚二重唱》,是他进入创作成熟时期和成为民族艺术家的重要标志。《 白山的子孙》在1873年由着名的“布拉格赫拉霍尔”合唱团首演成功,成为德沃夏克创作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或者说,一个重要的转机,自此之后,他的一些作品,如《 第三交响曲》(bE 大调)等都相继获得演出。1875年,由于申请奥地利政府发放的“清寒天才青年艺术家”国家补助金,他附送的作品为当时参加补助金评议委员会的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所赏识,就此,这两位志同道合的音乐家终生保持深厚的崇高友谊。勃拉姆斯热情地关心德沃夏克的成长,具体帮助他提高作曲技巧,推荐他的作品给出版商出版,使他得以开始名扬国外;德沃夏克后来把勃拉姆斯的《 匈牙利舞曲》 改编为管弦乐曲,还把自己的《d小调弦乐四重奏》题献给他——人们认为勃拉姆斯在德沃夏克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有如舒曼在勃拉姆斯的创作生活中的地位一般。1878年,德沃夏克在布拉格举行他的作品演奏会,生平第一次担任乐队指挥,又为他的艺术活动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
  德沃夏克的主要创作,除上述几部作品和七十年代末写的第一套《斯拉夫舞曲》、三首《斯拉夫狂想曲》和《圣母衰悼曲》外,大都在八十年代间世,其中包括《第六交响曲》 到《第八交响曲》、《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歌剧《德米特里》和《雅各宾党人》 、《胡斯序曲》和第二套《 斯拉夫舞曲》等。八十年代也是德沃夏克在国内外获得巨大声誉的年代,他五次赴英演奏旅行(九十年代又去四次),所获得的辉煌成功,可以同亨德尔、海顿和门德尔松先后在英国得到的荣誉相比美。他在英国指挥自己的作品,首演神剧《圣柳德米拉》、清唱剧《鬼的新娘》和《第七交响曲》——他的《d小调第七交响曲》是专为同他关系特别密切的伦敦爱乐乐团而写的,至于他的一部首先由英国出版社出版的《G大调第八交响曲》,甚至被题名为“英吉利交响曲”。为了表达对德沃夏克的最高敬意,英国剑桥大学在1891年授予他音乐博士的荣誉学位——十九世纪末,柴科夫斯基和格里格也获得同样的礼遇。
  1888年,德沃夏克同柴科夫斯基的结识,也是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由于柴科夫斯基的邀请,德沃夏克曾到莫斯科和彼得堡演奏自己的作品,同样获得很大的成功。九十年代初,德沃夏克又多次在伦敦、柏林、布达佩斯、纽约以及欧美其他城市旅行,指挥演奏自己的作品。1892 年秋,德沃夏克接受美国的优惠邀请,暂时离开他从1890年开始担任的布拉格音乐学院教授职务,就任纽约国立音乐学院院长;侨居美国期间,他写出第九交响曲《新世界》和《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等重要作品。1894年春末,德沃夏克回到波希米亚,回到自己的家园和时刻关怀着他的捷克人民中间。他继续在布拉格音乐学院的教课工作,1901年还被往命为音乐学院院长,他塔养出五十多位香乐家,其中包括着名的作曲家诺伐克(V. Nofvak , 1870——1949)、苏克(J.Suk , 1574 一1035 )和保加利亚的克里斯多天(Xpuctob ,1875——1941) 等。德沃夏克回国后新写的作品有四首交响诗和三部歌剧,其中《水仙女》在1901年首演后受到的长久而广泛的欢迎,并不下于斯美塔那的《被出卖的新娘》。1901年当德沃夏克过六十岁生日时,在布拉格、伦敦和维也纳,都为他举行盛天的庆祝活动,但是,正是在这个时期,德沃夏克的肾脏等器官却开始患了不治之症,到1904年5月1日终因脑溢血在布拉格突然辞世。
  德沃夏克的创作浸染着深刻的捷克民间色彩,在主题与结构方面同捷克民间音乐的神韵和特点保有密切的取系。他的作品反映了作者的爱国热诚和为复兴祖国民族文化所做的且大努力:他的一些大型作品以人民的斗争和对先烈的赞颂为主题,还有许多作品再现了捷克大自然和民间日常生活画面,另一些作品则采用捷克古代的历史和美丽的神话为题材。德沃夏克同斯美塔那一样,都认为用音乐来赞颂自己的祖国和巩固人民对更加美好的未来的信念,是他们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只是在对待民间音乐素材方面,斯美塔那所瞩目的只偏重于捷克,而德沃夏克不但注意到捷克的民间音乐,他也转向摩拉维严和斯洛伐克,他似乎更加重视斯拉夫各民族间的相互联系。例如,在他那举世闻名的《斯拉夫舞曲》中,斯洛伐克的奥德捷梅克、波兰的玛祖卡和波罗涅兹、南斯拉夫的科罗、乌克兰的屯卡,就同波尔卡、索塞卡、斯科契那,孚利安特以及其他捷克舞曲兼收并蓄。

第九交响曲《 新世界》 (e小调作品第95 号)


  德沃夏克的《 第九交响曲》 不但是作者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部作品,而且还属于十九世纪下半叶世界交响音乐珍品之列。这部作品是当作者到达美国之后不久便开始构思,而在1893年5月间最后完稿的,同年年底在纽约首次演出获得很大成功。由于德沃夏克在作品首演的最后一刻,为它取名为《 新世界》(或称《新大陆)》,再加上作者对美国的民族音乐问题曾发表过一些议论,因此音乐界曾就这部作品的内容和特性等方面掀起许多论争。
  德沃夏克一踏上美国国土,头脑里便翻腾着无数强烈的新印象,他爱看纽约港停泊的大轮船,特别关心美国被压迫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生活和命运。对黑人的音乐,他曾经这样说过:“我相信美国将来的音乐将会以所谓黑人的旋律为基础,也就是说,黑人的旋律将为在美国发展起来的新作曲学派奠立础石。当我初到此地时就有这个想法,现在更加确信不疑。这些美丽而富于变化的主题,都是从这个国土产生出来的。它们是美国的。它们是美国的民歌,美国的作曲家都应该求助于它们。所有的伟大音乐家都借助于普通人民的歌曲。”无疑地,德沃夏克在美国期间、特别是当他初到美国时所写的这部交响作品,的确受到不少异国情调韵影响,反映美国黑人或印第安民族音乐的一些特点,例如大调中的五声音阶,省去六级音的小调音阶,以及特殊的切分节奏等,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新奇而强烈的色彩;正如作者所说,如果他没有看到美国,他无论如何是写不出这样的交响曲来的。但是有些评论家单从作者运用美国黑人的旋律作为主题这一点,便错误地把它说成是“美国的交响乐作品”。实际上,德沃夏克写作这部交响曲时,他怀有极深的乡愁,一直悬念着波希米亚和他留在祖国的孩子们。为此他特意到美国腹地衣阿华州捷克移民聚居的斯比尔维尔,同他的同胞生活在一起,为他的《新世界》交响曲配器,这时他的确把波希米亚音乐所特有的香郁气质和他所蕴积的对祖国的爱,巧妙地织入这部作品之中。因此,尽管作者曾反驳一些评论对他的曲解,把那些错误的分析斥为“废话”和“谎言”,并坚决声称“不管他在什么地方创作,是在美国还是英国,他所写的总是真正的捷克音乐”,但如把这部美丽的《 新世界》 交响曲视为作者对美国和捷克这两个国家的颂赞,那也是说得过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