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鍵琴(羽管键琴)简介

(2009-07-05 18:23:13)
标签:

杂谈

分类: 古典音乐

大鍵琴


大鍵琴的發聲原理:

01.撥弦原理  02.發聲難以持續  03.不易控制強弱  04.不擅於抒情表現  05.琴鍵不只有一排  06.鋼琴黑鍵的地方,大鍵琴是白色  07.沒有延長音踏板
 

鍵盤樂器的機械裝置稱為動作機。大鍵琴鍵盤上的每一個琴鍵就像裝有支軸的蹺蹺板。當演奏者按下琴鍵時,樂器裏面另一端的撥子會揚起,撥子原是嵌入以木頭或是塑膠製成的修長動力桿上,揚起後就撥動上面的琴弦發聲。

大鍵琴中使撥子彈回的裝置會讓動力桿回到原處而不會抓動撥子再度撥弦。動力桿上附有毛氈製成的制音器,制止琴弦振動。

撥子從前原是用羽毛或皮革製成的。上圖的圖解說明是以每個音有兩條動力桿為例。


佛萊姆式大鍵琴

大鍵琴義大利文為Clavicembalo或Cembalo;德文為Kielfluegel;法文為Clavicin;英文為Harpsichord,為十六至十八世紀流行於西歐的主要鍵盤樂器,是鋼琴Pianoforte)
的前身。長寬約為從143×84公分至260×105公分左右,因製造地域及人的不同而有許多類似的形狀及名稱。一般有一至兩組鍵盤、二至五個踏板及木栓,可控制鍵盤除了彈出本音外還可同時發出高八度或低八度的音來。

發聲的原理是以鍵盤連帶末端羽毛管或皮革來撥動琴絃,有的琴撥絃的撥子同時裝有羽毛管有皮革,可控制發出不同的音色,但聲音很小而且無法控制音量,不像現代鋼琴可依手指力量的大小彈出不同強度的音,而且音也可以持續較久。

大鍵琴的鍵盤約為四個半至五個八度,兩組鍵盤的實際音域則約為五個半至七個八度,即F-f’’’或C-g’’’。

大鍵琴於十五世紀即已出現,流行於十六世紀、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中葉,也就是巴洛克時期,為其全盛時期。

其主要樂曲除了獨奏曲之外,為數字低音的主要鍵盤樂器,而數字低音是構成大部分巴洛克時期音樂主要的低音部分。

重要作家有巴哈、韓德爾等人。

貝多芬早期的鋼琴音樂也都註明為鋼琴或大鍵琴所作,其後大鍵琴的地位為現代鋼琴所取代。


大鍵琴可說是優勝弱敗定律下最令人感傷的過時樂器,大鍵琴曾經是盛行於巴洛克時期的主要鍵盤樂器,許多現在以鋼琴彈奏的巴哈作品其實原本是為大鍵琴創作。

大鍵琴採用撥弦原理,發聲難以持續,也不易控制強弱。十八世紀後大鍵琴終被後起之秀鋼琴逐漸取代。鋼琴則採用槌弦原理,觸感靈敏,易於控制音量強弱,比大鍵琴更擅於抒情表現。

當我們比較過巴洛克時期和古典浪漫派時期的鋼琴作品,就可以明顯發現後者在音域及音量起伏揚抑的豐富性,從而了解大鍵琴被淘汰實在是宿命難逃。不過現在也很少人使用大鍵琴了,大部份只見於某些以呈現仿古氣息為目的的演奏。

我們可能都聽小學或中學的音樂老師說過大小調的區別:
「大調明朗快樂,小調感傷悲哀。」
但巴洛克時期音樂的小調與其說是為了表現悲傷,不如說是藉由淡淡的憂鬱來呈現其優雅的氣質。而大鍵琴正是最容易呈現巴洛克氣質的代表性樂器。


這是非常珍惜的一張CD,與各位同好共分享!


羽管键琴的结构原理就是拨弦的是鸟类的羽毛管。因为羽管键琴的琴键比较大,所以又称大键琴。

 

羽管键琴的琴身是三角型,比翼琴稍大。因此音色比翼琴更华丽一些,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十分喜爱这种乐器,巴赫也为羽管键琴写作了大量的作品。但是羽管键琴的缺点和翼琴一样,音量太小,而且力度完全不能受演奏者控制。

羽管键琴和翼琴都在钢琴的崛起之下悄悄地退出了一线乐器的舞台,但世界各地仍有大量的爱好者在演奏和学习这两种古老的乐器。

听早期巴洛克作品时,比较多能听到此类大键琴演奏的音乐,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