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话佛像——西北归来之四

标签:
云冈石窟世界文化遗产佛祖释迦摩尼高僧昙曜石佛塑像 |
分类: 外出手记-旅游类 |
佛教何时传入中国?众人说法不一。有据可查的是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汉明帝奉迎印度高僧和佛经、佛像之事,有洛阳白马寺为证。自汉明帝始,历朝多有皇帝或皇室成员信奉佛教的,由此,取材于佛教故事的石窟艺术也应运而生。因佛教源于西域,所以国内早期的石窟多散落于古丝绸之路一带,这是合乎情理的。
中国三大石窟都建于北魏时期,就开凿时间而言,莫高窟最早,其次云冈石窟,再次龙门石窟,这大概与北魏政治中心不断南迁有关。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珪趁“五胡乱华”之际建立北魏,称道武帝,定都盛乐(内蒙境内),十多年后,迁都大同。再过40年,太武帝拓跋焘平定北方,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公元460年,僧人昙曜受文成帝拓拔睿之命,在大同西北郊的武周山营造云冈石窟。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于是有了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最引人瞩目的是编号为20窟的露天大佛,高约14米,据说是跟昙曜同时代的文成帝拓拔睿的造像。石像原在洞里,因窟顶和门廊坍塌,石像外露,成为露天大佛。大佛端坐千年,禅思入定,洞察世间,笑而不语。他的坐姿和笑容已成为云冈石窟的标志。
前一篇:重九登北岳探玄空——西北归来之三
后一篇:额济纳的胡杨林——西北归来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