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2016-07-21 00:03:18)
分类: 任务驱动型作文
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上传: 陈泓渊     更新时间:2016-3-14 22:06:59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葛福安

缘起:“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一词首先出现于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对2015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评价的文章中,可视为对高考作文题目的最新界定,也是高考作文题的一种新走向。但是,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学生对题目中的任务驱动指令缺乏必要的敏感,甚至视而不见,仍存在作文时自说自话的现象;语文教师在复习备考或命制模拟题时,也缺乏对这种高考作文题目新方向的充分认识,在指导备考、评定学生作文等级时也不乏对不准的现象。因此,有必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任务如何驱动写作。

问一:何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答:“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在其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的文章中提出的。在他看来,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从新材料作文到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增加特定的任务指令,从不同角度拓展了材料作文的测试功能,使材料型作文的考查功能不断完善注。2015年全国卷两道作文题的任务指令最显著标志就是写信权衡、选择优中选优。前者要求考生就女儿举报事件给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后者要求考生对当代风采人物的推选进行思考、权衡与选择,最终确定谁更具风采。这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写作任务指令也应属于写作要求,与往年的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的写作要求相比,从禁令式要求变为指令性要求。当然,禁令指令的区别在于一个是不要这么做,不要这么写;另一个是明确要怎么做,怎么写。从这个角度看,指令性要求是方向性要求,任务指令更明确。如2015年的书信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的要求,都是指令性要求。

这种任务驱动材料作文,可以看作新材料作文的延续与发展。新材料作文的优势在于给考生提供充分的作答空间、多元的立意角度,但是,过多角度的材料提供,也为提前准备几个应万变的角度进行套作提供了可能。在此基础上,2015年的全国卷作文题目在承继新材料作文的自主空间大、立意角度多元、重视考查思辨能力等优势的同时,增加或强化了写作任务的指向,任务指令的设计让考场写作从条条大路通罗马变成了一条大道通四方,考查考生在任务指令的驱动下的思考、辨析、权衡的思维过程,引导考生形成写作内在动力,在完成写作任务的过程中,显现出自己的学养、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命题者以增加任务指令的方式,让考生在任务驱动之下,有了写作动力产生,让考场作文成为一种在具体情景、具体语境之下的真实写作,从而防止套作、宿构的假写作

问二:如何认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任务”?

答:其实,考场写作都可以视为一项任务写作。不管写作要求是指令还是禁令,写作者都要明确题目的要求,并遵照要求完成考场写作任务。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莫不如此。像材料作文写作,首先要阅读材料,尊重材料,从材料中获得意义,从要求中明确写什么与不能写什么,正如入乡问俗,入境问禁。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则是把任务更明确出来,因此,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首先要对任务进行确定性判断。比如,我们不妨明确如下问题:这是一个什么任务?怎样才算基本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以全国新课标卷的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作文题为例,这项任务就是:选择一个对象,给他写封信,表达自己对女儿举报父亲这件事的态度和看法。如果你对小陈举报老陈的做法表示点赞,认为在这件事上,小陈做得对,这样的写作,应该说有自己基本的认识、态度,而且字数也符合不少于800字的硬性要求,这就是基本完成了任务。但是,这还不能说是比较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为什么呢?题目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而单纯点赞小陈,应该说没有充分理解这则材料中蕴含的情与法两难的含义,这封写给小陈的信也难解小陈举报老陈后在情与法两难之上的纠结。因此,漂亮地完成任务,应该不是简单地看你的写信格式对不对,也不单看文章字数够不够,还应该看你有没有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提出自己在这个两难问题中比较深刻的观点和看法,体现出你的思维能力,表达出当代中学生应有的伦理观、法制观。就是说,同是一个任务的指令,你的思考的深浅之别会决定你文章的高下之分。

当然,这些还都是任务中的指令性要求,应该视为显性任务。除此之外还有隐性任务。比如,有的考生在写信的开头就直呼小陈”“老陈,应该说就不太符合书信体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就不那么得体。因为,材料所提供的语境,小陈是大学生,而考生此时的身份是高考考生,小陈比考生年长,老陈则为长辈,直呼小陈”“老陈,显然不合写信者的身份。写信这样一个任务情境,就决定了写作者是在与收信人进行对话,而对话,就应该包含对社会角色、社会伦理、对话方式、语言形式等问题的考虑。可以说,这样一个作文题目的聪明之处,也就在于这些隐性任务的存在,它背后是在考查一个人的修养与情怀。这些内容的考查,是从育人的角度进行考查,是为实现作文教育功能的考查。因此,书信这一任务指令,不仅考查考生的实用文体知识,更考查一个人的情感态度,甚至是潜意识中的情怀、在中国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学养和素质。能看出显性任务,当然是聪明的;能暗合隐性任务,那才是大智慧。

问三、怎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任务”的“驱动”?

答:任务驱动,明确任务,完成任务,或者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可能还不能算得上是漂亮地完成任务。因为,任务的完成不能仅仅只是局限于任务本身,还应该在任务的驱动之下让这项任务完成得有创意。这就要善于发掘完成任务的内在驱动力,让任务驱动从被动走向自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戴着镣铐跳舞镣铐虽在却只见舞蹈。比如2015年全国卷的当代风采人物评选这个题目,任务指令要求你必须在各有风采的三名候选人中选出一个更具风采的,那么,在选的的过程中,不能仅看风采人物的风采,更要能看得出选择者对最具风采的评价标准,以及这个标准背后丰富的内容。正如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主角鲍西娅用金盒、银盒和铅盒作为选择求婚者的标准一样,她正是用这项选择来评判选择者的价值观,这里的选择,同时也是被选择。

请看这段文字:在大李、老王、小刘中,小刘,更是走向了别人不敢走的道路。在生活和梦想中,他坚定地选择梦想,并且坚信这个梦想的实现为此付出。如今社会中,所有人普遍都认为长大了有一份安稳的工作才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只有少数人追求自己的梦想,去做没人敢做的事情。小刘拥有的勇气、耐心不比老王差,小刘对于美的捕捉的才华也不下大李。在高压力的社会生活中,拥有一份让自己舒心的职业,比成就某些功绩来说更来的重要。在所有人都乘着名为工资稳定的小舟,飘荡在风平浪静的小湖时。总有人,扬起帆,在波澜起伏的海浪中,活出风采的人生。

这段文字里,作者在比较、权衡、选择的同时,已经显现出自己对未来的思考,显现出自己未来的人生选择。他否定了工资稳定式的安稳,选择追求自己的梦想,活出自我生命的真风采。这样的写作,已经不仅仅是完成任务的遵命写作了,这是真正用心的写作,已经把任务的驱动变成了自己内在的动力。

其实,写作,原本就存在着一种驱动力,不管这种动力是来自他人还是自己。有了这种驱动力,写作成为一种自然、真实的表达。鲁迅先生有篇杂文叫《夏三虫》,可以和这道更具风采的题目进行有意思地比较。所谓有意思,是鲁迅先生写的不是优中选优,而是劣中选优。文章是这样开头的:夏天近了,将有三虫:蚤,蚊,蝇。假如有谁提出一个问题,问我三者之中,最爱什么,而且非爱一个不可,又不准像青年必读书那样的缴白卷的。我便只得回答道:跳蚤。鲁迅先生认为在三虫中最爱跳蚤,自然是因为跳蚤的来吮血,虽然可恶,而一声不响地就是一口,何等直截爽快。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时,并没有哪个给他发出指令性任务,比较夏三虫选出最爱的任务是他自选的,是他要讽刺和批判当时的一些可恶的无行文人,这就是写作的驱动力。其实,写作总会有驱动力的,不管是考场写作的硬性要求,还是任务指令,抑或是自己写作的冲动。只不过在这种驱动力的作用下,表达出自己的写作水平,出自己的思维能力,体现出自己的思想境界,更接近写作的本义。明白了这一点,接受任务驱动,显现出任务驱动下的写作动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也应该不是多么困难的事。

问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如何备考?

答:常见的高考作文复习备考多是在训练内容上进行线性的系列化训练,如审题立意、材料、文章结构、点题扣题、论证方法使用、拟题技法、开头结尾等等。既然高考作文有了这样一个新的方向,那么,高考作文备考应该有相应的变化。首先,在认识上,应该把它和对当下流行的材料作文的认识结合起来,视为材料作文的发展。因此在备考和写作训练中,要遵从材料作文的训练特点,如一篇文章是建立于材料之上,要有对材料的充分分析、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然后,在这种意识中再明确任务驱动的内容,从以往的禁令式写作要求转向指令性要求,并在完成任务的层次、程度上有所体现,并不断追求任务完成的高境界。其次,可适当增加任务确定等写作训练系列,增加针对性,避免训练偏差。这里不妨强化一下写作任务确定、写作对象确定、写作任务完成程度等横向训练系列。再次,要在备考过程中及时纠偏,如在每次月考中发现学生在这类作文的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使训练更有针对性,也提高指导的实效性。总之,要让学生有比较明确的任务驱动意识,明确写作要求的驱动指向,做到在驱动力的作用下,选择写作方向,确定写作角度,选取写作对象,这样才能比较好的完成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写作。

注:《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教育部考试中心 张开,《语文学习》20157-8合期。
                               (发表于《语文月刊》20160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