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八上古诗理解性默写
(2013-11-25 10:42:22)分类: 语文资料 |
《望岳》
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诗人感时伤别、
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石壕吏》
1.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3.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4.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5.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6.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7.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天明的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归园田居》
1.表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奋、执著的语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使至塞上》
1.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渡荆门送别》
1.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颈联的上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水中映月图,下句我人产描绘了一幅天边云霞图
&《登岳阳楼》
1.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万里”“三年”说明了计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表现了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
2.尾联“风霜”既指自然景物,喻指社会现实,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诗人憔悴悲秋、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全联表达了诗人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
@
1.农民早出晚归,辛勤劳作,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表达: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引用《望岳》中的诗句表达应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古诗中劝学的诗句很多,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我们想达到某个目的,又苦于没有途径,可以引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表达豪迈乐观之情,引用《秋词》中的诗句应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6.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可引用苏轼《浣溪纱》中诗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二)1、《长歌行》中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2、《野望》中颔联是对偶句,请写出来:
3、《早寒江上有怀》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表达作者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5、《黄鹤楼》最能体现作者思乡之情的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7、《秋词》把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的是
9、《浣溪沙》中表达出“人生也可老当益壮”的内容是: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虚写的是:
八、【拓展延伸】
1.“神舟六号”遨游太空,让全体中国人的心随着它跳动了五天五夜,也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
2.请写出一句含有
3.请写出一句表现诗人对故乡或对亲人思念之情的诗句:
4、《春望》中
5、《使至塞上》中
9、透过《望岳》中
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写诗人早晚躬耕句子是:
2.《使至塞上》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
4.《渡荆门送别》诗人通过长江之水的描写来抒发自己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古诗默写专项复习
一《归园田居》
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写诗人早晚躬耕句子是:晨兴理荒秽,
2表明诗人带着闲适、自豪的心情,写一日的情形,可见诗人勤奋、执著的语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表明诗人热爱田园、怡然自得、不愿在污浊的现实中迷失自我(画龙点睛)的语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表达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引用《归园田居》中的诗句最合适的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引用《望岳》中的诗句表达应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归园田居》中透过(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因久别田园、农艺荒疏,而流露出自惭之情。
1.《使至塞上》描写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有画句)
2.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3.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使至塞上》中两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
三.《渡荆门送别》
1《渡荆门送别》诗人通过想象来描绘长江之景的句是: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
2《渡荆门送别》诗人通过长江之水的描写来抒发自己思念之情的句子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描写江上美景的句子是:月下飞天境
4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5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6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7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李白《渡荆门送别》中(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两句直扣诗题,交代此行的目的。
9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10《渡荆门送别》中比喻描写楚地江水澄澈水雾弥漫的句子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四《登岳阳楼》
1一“东”一“西”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臵的句子是(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2由远及近,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的夕阳入山图的句子是(帘旌不动夕阳迟)
3(登临吴书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此句仿杜诗中“吴楚东南”
4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并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的句子是(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5表明了诗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恰当的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的句子是(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6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的句子是(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1、引用渔人的民歌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写夏天水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侧面写山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4、《三峡》一文中总写三峡地貌的句子是:自三峡七百里中
1、文中描绘早晚景色变化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表明作者自豪的句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引用杨万里的诗句是: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描写景物的句子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李白《送友人》中形容友人行踪飘忽不定与自己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即景取喻的诗句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送友人》以浮云孤飞、来去不定喻游子之心和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的诗句是“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3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的诗句是“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诗中借马的萧萧长鸣,表现友人不忍离去的诗句: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诗中借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与友人难舍难分之情的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十一《秋词》
1.
2.
3.
4.
6.
7诗中能够表现作者推陈出新,赋予秋天新内涵的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8刘禹锡的《秋词》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志向的诗句是
9秋词》中直接表达秋日胜春朝的诗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0《秋词》中,体现作者对秋天看法与古人不同的一句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1梅尧臣的《鲁山山行》中与“鸟鸣山更幽”意境相类似的诗句是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诗中道出群山高低起伏及自己情趣的诗句: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2.诗中表明山景让步欣赏不够,目不暇接的诗句: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3.诗中描写秋天空野自然之趣的诗句: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5《鲁山山行》中写动物且对仗很工整的诗句是“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十三《浣溪沙》
1.词中写作者虽到老年,但仍具有积极、乐观精神的句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2.词中表明环境清新优美、淡雅宁静的词句: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3.词中使人振奋,且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的词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4.有诗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此词中,反其意而用之的词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词中表达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胸襟的句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诗中表现诗人有为国戍守边疆的宏愿的诗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诗中诗人巧借自然风雨,将实现与梦境联系起来的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诗中表现诗人至死不忘报国决心的句子: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4.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戍边志愿的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诗中极写诗人老病而孤凄冷清却又念念不忘复国的忧国之心的句子: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6.陆游《示儿》诗中写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表现了诗人至死不忘复国的决心。本诗中表达与其相同意思的诗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7.曹操《龟虽寿》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本诗中诗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8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表明作者身闲志不闲,壮志不移的语句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由现实转入梦境,表现作者对朝廷统治者的统治隐隐担忧和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9《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宋代爱国诗人
用原文语句回答:
1、词中写作者虽到老年,但仍具有积极、乐观精神的句子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2、词中表明环境清新优美、淡雅宁静的词句是“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4、有诗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此词中,反其意而用之的词句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词中表达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胸襟的句子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可引用苏轼《浣溪纱》中诗句: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7、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其中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8、在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课内外不限),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诗句是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或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
9.《浣溪沙》中联想到人生也可老当益壮的词句是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全词充满着积极乐观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