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到政策敏感期【尾市盘点】

(2008-10-27 18:28:18)
标签:

操盘

东篱楼主

股票

财经

技术

杂谈

    想起了昨日对于市场的分析比喻,今日盘面验证了那种状态。“温水煮青蛙煮到了一半在青蛙半死半活的时候拎出来再仍到开水里去,此后会是怎样的结果?消耗殆尽的青蛙已经无力跳出这只热锅,但本能的反应会让它挣扎,然后是加剧窒息《十月最后一周的市场研判分析》”今日的大跌等于彻底把这只青蛙扔到滚滚热锅中,只是这挣扎出乎预料的弱,市场真是脆弱到了极致。

 

    前期那酝酿已久的缓慢下行态势铸就了今日的暴跌,早在一周前就曾发文提及那时回升的大盘该为假的W底,《大盘是W型底还是N型反抽》,只是温文尔雅的大盘暧昧地混淆着多空趋势,模糊的没有明确方向的股指其实孕育着极高的风险,1800也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沦陷了。一直习惯反向或者极端的思维方式,事情达到了极致往往便是衰竭之时,所以,目前的市场如此的深跌,应有很多人有了有别千八之上的安全感,明日的盘面有心人或许能够感受到多头的蠢蠢躁动,那是一种空间、趋势、技术多重的共振。

 

    1723将近百点以上的跌幅,使明日股指直接看到了千六的影子,大盘可以毫无费力的抵达,这点不容怀疑。工行、人寿的复盘应该有足够多的空头集体蹦极拖累股指惯性下挫。两天时间将近两百点的指数下滑,恶劣的外围环境会加速管理层的呵护决心,近期又到了政策的敏感期。

 

    当然话里的意思不是劝导大家裹着“敢死队”的红头巾挽起胳膊下场抄底,只是盘面的走势往往蕴含着众多的投资心理,比如今日,如大盘不是恰逢1800的敏感位置不会有如此多的空头集体跳水,我们看到了盘面的趋势,我们也应该看到组合这些图形背后的其实是一个个不同预期不同价值观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所有市场参与者集体的思维执行的产物。

 

    所以,没有意外的情况下明日股指早盘在今日接近三分之一个股跌停及工行、人寿的复盘带动下直接杀跌已成必然,这又将是一场反向的多头整合行动,股指有望在多空有了分歧之后完成跌势趋缓、回升、趋缓、止跌的过程。从多方考虑,周二盘面该为复杂,初步预计支撑点为1623,回升的力度和量能是研判重要依据,一道新的支撑只有起稳、回抽、再回升这样一种组合行动之后才可算做支撑。

 

    只所以定义为复杂,从空间及投资心理看到了多头的能量蓄积,但从趋势及外围情况分析这稍稍的乐观又略微打了折扣。下图为上证的60分钟K线图形,近四个交易日清晰的下跌趋势,今日盘中及明日走势能够预见到更为陡峭的趋势特征,这样的深幅下挫指望一日的V型回稳有些不太理性;另外外围市场的消息也逐渐有呈加速恶化的态势,分析家指出,这次金融风暴已由美国扩散到欧洲及亚洲所有新兴市场,近日欧洲同亚洲股市纷纷不容太平,波兰、乌克兰等国金融行业加速动荡,而恒生指数、日经指数也接连创出几年以来的新低;另从国内经济形式来说,宏观数据直观体现目前出口行业明显受国际金融趋势影响较大,今年5、6月每吨钢价6000元人民币,现在已跌到3300元,焦炭由每吨3000元跌至1500元,山西焦炭联盟宣布,由9月26日起减产50%。从总总迹象能够明显感受到,目前市场能容得那些主流机构催马扬鞭积极做多的板块越来越稀有。所以,股指是以反抽、反弹、反转形式体现,我更倾向第二者。

    又到政策敏感期【尾市盘点】

    综合上图,周二如早盘急速下探,将继续加速大盘趋势的糟糕特征,所以选择甘冒风险选择一个最低点坚决抄底还是等待趋势明朗入场博弈则需见仁见智,第一种是我不太赞同的,加速下跌态势,足需要一个过程消化空方能量,因此,股指突破下降趋势压力选择入场该为上策。

 

    操作策略建议此次反弹行情多留意公认的市场热点,资金活跃率高,有一定人气,有相关炒作题材的个股,破位趋势普跌在所难免,等于这次行情属于一种新趋势的开始,号召力强的个股有市场基础,而大多主力是习惯找顺手的拿捏。在一个急速的下探过程当中,时机的把握尤为关键,带有一种自然的操作理念,在一个政策的敏感区域有则为无则观,如出现预期的操作时机群内会有所提示。

 

    应投资者朋友要求,开通了本博投资交流群,只做趋势研判交流之用不收费、不招收会员,因加入人员较多,其他群已满,可加群号:74146388 因时间仓促本文纰漏之处请予指正,有错必改。本博文为东篱楼主原创,转载请署作者名称及与作者联系。联络QQ:478845876 以上分析及所示个股只作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后果自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