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2019-06-26 16:35:35)
标签:

诗歌

村庄

人物

文化

教育

分类: 纪实/采访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

                ------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燕山深处,座落着一个以诗闻名的山村--河北省兴隆县安子岭乡上庄村。这里不仅有香甜可口的绿色农家饭,更是生长诗人的故乡,并多次举办国际诗歌节和各种诗歌活动,接待过许多中外著名诗人和文人墨客。成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一方风水宝地。因而又称“诗上庄”。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2019616日,正是炎炎盛夏。燕山深处,却清气袭人。来自内蒙、山西、陕西、辽宁、天津、上海等地的十几位作家,在河北雾灵山创作之家集结后慕名而来,想要感受一下这里的诗歌氛围。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一进村口,就看到青翠的山谷之中,矗立着一个巨大的圆柱形雕塑,底座为一方巨砚,顶上是一个毛笔造型,笔尖直指天空,笔杆上书写着三个红色大字:诗上庄。

沿山路进村,只见路两旁的石壁上、山崖上,到处都刻着诗篇。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那座诗歌园,一本巨大的石雕大书在中间呈打开状。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两侧是十几尊中外著名诗人的雕像,有普希金、惠特曼,还有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艾青等。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更让人震撼的是林立的石碑组成的长长的诗歌墙,每一座石碑上都刻着名诗,多是获诺贝尔文学奖或鲁迅文学奖的诗歌作品。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村子里也处处是诗,墙壁上、小河边、桥头的石柱上,甚至住家户的大门洞里,也随处可见书画与诗文。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诗上庄果然名不虚传,这真是一个浸泡在诗歌里的山村啊!长期的耳濡目染,村中无论妇孺老幼,几乎人人张口能吟,读诗写诗蔚然成风。近年来从这座小山村里已经走出了4位中国作协会员和11位省作协会员。

“看,那边是诗人刘章的故居。”一位村民指着远处大柳树下的几间朴素的平房说道。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哦,原来那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很出名的农民诗人刘章就出生在这里。这里的村民们几乎随口就能背诵出刘章的那首像风俗画一般的代表作:“花半山,鸟半山,白云半山羊半山,挤得鸟儿飞上天。羊儿肥,草儿鲜,羊吃青草如雨响,轻轻移动一团烟。”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站在刘章旧居的门前,我们惊奇的发现,门前的那棵大柳树树干上,居然有五六只小松鼠正在活泼地跳上跳下,似乎并不怕生人。

大家掏出手机争抢着给松鼠拍照。正在这时,耳边却传来一串银铃一般清脆的儿童的诵读声:

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循声望去,那边的健身器械旁有三个十来岁的小学生,两个女孩一个男孩,正在和爷爷奶奶在那里大声齐诵儿歌童谣呢!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大家好奇地跑过去,却见那和孩子们一起诵诗的爷爷奶奶并非本地村民,而是今天来自雾灵山创作之家的天津作家程宏明和高淑英夫妇,他们俩都是知名儿童文学作家,多年来创作了数千首儿歌和童谣,获奖无数,有的作品还被收入了大陆及港台的小学语文教材,甚至入选韩国的学生课本。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热爱儿童文学创作的他们,见到孩子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高淑英老师走过去问正在玩耍的三个小朋友,你们会不会背童谣和儿歌?孩子们摇摇头。高老师又问,你们的语文课本里学过“比尾巴”这篇课文没有?

她试着起了个头,朗诵了一句:

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

孩子们立即有了回应,跟着大声背诵起来--------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

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

谁的尾巴最好看?

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

孔雀的尾巴最好看。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背完了这首,高老师又念了一句:“雪地里的小画家,”孩子们立即熟练地接上:

“下雪了,下雪了---------,”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它在洞里睡着啦……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你们知道这两首儿歌是谁写的吗?就是眼前的这位爷爷写的。”高淑英老师用手指着身旁的丈夫程宏明。

孩子们惊奇地瞪大了眼睛。他们没想到自己在小学语文课本里背得滚瓜烂熟的儿歌,居然是这位笑容和善的爷爷写的。作家,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中也许充满神秘感。他们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好奇地望着慈祥的爷爷奶奶,竟有些手足无措。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来自上海的作家朱全弟看到这一情景,以他记者的职业敏感,立即从随身挎包里掏出了一个本子和一支笔,记下了这三个小学生的名字:傅洋洋、伊秒和胡光杰。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他又让程宏明老师在纸上为他们写一句话。程老师略加思索,写下“葵花朵朵向阳开”,然后在下方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朱老师将这张纸从本子上撕下来,交到小朋友手里,并对他们说,你们刚才背的这两首儿歌就是这位程宏明爷爷创作的。程爷爷今年82岁了,你们今天能在这里见到他很不容易,很幸运。因为,全国有无数个小学生都在课本上读过他的儿歌,但却极少能有机会见到作家本人。今天太巧了,你们一定要把这张纸保存好,等你们长大了会懂得它的价值。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三个小学生郑重地点点头,手捧这张珍贵的纸和作家夫妇合影留念。镜头记下了这个美丽的瞬间。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告别的时候,这几个纯朴的农家孩子心有不舍却又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鞠躬,表达着他们内心的敬意。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汽车开动了,程宏明老师的眼眶有些湿润,孩子们多可爱啊!作为天津儿童文学研究会的会长,《金摇篮文学报》的主编,他和妻子高淑英多年坚持儿歌创作,退休后依然笔耕不辍,曾多次获得全国童谣比赛的大奖。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真没想到这些偶然邂逅的山村孩子竟能脱口背出自己创作的儿歌,这让他们感到由衷的欣慰,深感几十年艰辛创作的心血没有白费。放弃了常人的休闲娱乐,夫妇俩从不打扑克,更不会玩麻将,一有时间就深入学校和幼儿园体验生活,熬夜写作是常态,为孩子们奉献精神食粮成为他们的最大乐趣。今天深山遇知音,孩子们用他们稚嫩清纯的声音给了他们最好的回报和奖赏,这比上台领奖更让他们开心!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即将挂果的山楂树和举着绿色毛刺球的板栗树不断从车窗外闪过,仿佛还在絮叨着山村故事,天使般的童音犹在众人的耳边回荡。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同行的十几位作家都为当天这精彩邂逅的一幕所深深触动,大家激情难抑,七嘴八舌纷纷感叹着:谁说诗歌少读者?谁说文学无故乡?只要作品好,天下处处有知音!写诗千首万首,不如写出一首传世精品,这就是经典的力量!都说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高贵的灵魂是需要从小用美育来塑造的。儿歌虽短小,润苗细无声。我们万不可轻视儿童文学,因为今天的小苗就是未来的参天大树啊,为孩子们写作,功德无量,因为这关乎未来和明天!

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这正是:八旬老翁岁娃,邂逅燕山诗上庄

童谣朗朗深山亮,文脉悠悠书卷香童谣接地气,深山有知音---作家与诗上庄的故事

                         2019-6-25  珍尔记于并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