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访徐继畲故居之三

(2018-09-10 00:06:35)
标签:

故居

历史

人物

徐继畲

文化

分类: 纪实/采访

  朝元巷的历史云烟--寻访徐继畲故居   之三           http://s12/mw690/001w8Sd2zy7nv5JpceL6b&690

  (图为徐继畲故居院门斗拱)


            空谷足音:世界的回声 

  一生从未出过国门徐继畬,以他的聪慧和颖悟,从黑暗时代的河道敏锐地捕捉到了世界潮流的涛声。他在“举国昏昏、上下噩噩”尴尬夹缝里埋头研究,潜心著述,发出内心微弱而不屈的声音。然而,他的思想之光,不但无法照亮清廷统治的黑暗,相反却给他个人招来接踵而至灾殃

http://s9/mw690/001w8Sd2zy7nv5SEgHe78&690

  解甲后,徐继畬已心如止水,每日青灯诗卷,准备在家乡终老残生。他没有想到远在大洋彼岸,竟然会有蓝眼睛皮肤的知音!

早在1843年美国人创办的《中国丛报》就关注和报道了徐作为广东按察使抵达广州的消息,这是英文出版文献中第一次提及徐继畬。与徐接触过的西方人发现,这位中国高官不仅光明磊落,公道正派,而且十分礼貌友好。

http://s16/mw690/001w8Sd2zy7nv6twvVRcf&690美国传教士雅裨理


雅裨理是最早来华的美国传教士之一1844年,雅裨理两次拜会徐继畬在厦门,他愉快回答了徐继畬询问他的各种世界历史、地理的问题,帮助他用中文标注地图,为自己遇到一位开明的中国官员而兴奋异常“他是我迄今见过的高级官员中最爱寻根究底的中国人。”在后来写成的《瀛寰志略》一书,徐继畬至少6次提到了雅裨理,并在序言中坦承美国人为此书做出的贡献。

http://s4/mw690/001w8Sd2zy7nv6KyAtZ23&690
       (美国驻华第一任大使   蒲安臣,一个为中国争权益的美国人)

1867年10月21日,即将离任的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美国著名律师、政治家和外交家,著名废奴主义者),代表美国政府给徐继畬赠送了一幅华盛顿肖像画,是当时的美国总统约翰逊特地请人按照美国著名画家斯图尔特所作华盛顿肖像专门复制的。

隆重赠送仪式在北京举行,蒲安臣公使发表了热情洋溢致辞:“华盛顿‘与中国人民一样,坚信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呼吸自由的空气;与中国人民一样,坚持孔子在2300年前就提出的一个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http://s11/mw690/001w8Sd2zy7nv6KtI6uba&690

 怀敬意地对徐继畬说:“盖为我国之民所敬仰而深慕者,独有兄台一人而已!”这样对一个中国人表达举国的赞誉,在美国的历史上也不多见。

http://s8/mw690/001w8Sd2zy7nwze1bzVd7&690

(1997年5月,美国国务院中国蒙古事务处主任梁昊在华盛顿纪念中美友好先驱徐继畬仪式上演讲)


1868年3月29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评论,讲一位因研究科学遭皇帝放逐长达18年清朝官员其科研成果是一部世界地专著,名为《瀛寰志略》。因为这本书的诞生,从此“中国历史悠久的地志体系,被这位东方伽利略改革了……对中国人来说,研究夷人历史,肯定险象环生,而这位地理学家,正直勇敢,不怕重蹈伽利略的覆辙”。

 《纽约时报》称徐继畬为东方伽利略”,这是多么崇高的赞誉!《世界名人录》也收入了他的传记。

http://s13/mw690/001w8Sd2zy7nv7fu9tyac&690
    1998年6月,美国第42任总统克林顿先生北京大学演讲,特别提到了华盛顿纪念碑旁,铭刻着徐继畲文字的一块石碑,给予极高评价,说它是“150年前美中两国关系沟通交往的见证。”

 

纪念碑文:那些闪光的汉字

 http://s1/mw690/001w8Sd2zy7nv7jGdeof0&690

在美国华盛顿市中心,国会大厦林肯纪念堂的轴线上,矗立着一座大理石方尖碑,是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而建造的四周碧草如茵,碑身倒映水面,是美国的标志性建筑。几乎所有来美国的人,都要在这里留影。

游人可以从纪念碑内部的台阶拾阶而上也可乘坐高速电梯70秒到169米高的顶端观景台,俯瞰华盛顿全景,欣赏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和波托马克河的壮美风光

http://s14/mw690/001w8Sd2zy7nv7ogyWp0d&690
   纪念碑内墙镶嵌着来自各国、美国各州市、各大团体及名人所赠的石碑193块。在第十层平台西壁中部,是一块长4.5英尺、宽3.5英尺的花岗岩纪念石碑,上面镌刻有中文楷书的美丽汉字,碑上文字取自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http://s13/mw690/001w8Sd2zy7nwz5Cvi41c&690

  (龙夫威教授、其姐夫约瑟夫医师和中国学者任复兴观看华盛顿纪念塔的徐继畬汉字碑铭)

如此高屋建瓴的认识,竟出自一个清朝皇帝手下的权重大臣之手。何况这些文字写在近两百年前极度封闭的清朝,那可是一个皇权至上,君贵民轻,文字狱横行的可怕年代啊!他竟用如此美丽的文字公然称赞华盛顿以及西方政治制度的创新这需要何等的胸襟、过人的胆识和说真话的勇气!难怪美国《纽约时报》盛赞他是一“勇于探索真理的科学家”

 

朝元,何日迎来更多知音?

http://s5/mw690/001w8Sd2zy7nv7AbRWY64&690


这是2018年的金秋。三晋女作家们正陆续从徐继畲故居出来,即将告别这个幽深古朴的小巷。回首望去,朝元巷口,正坐在那里闲聊的几个满脸沧桑的老者,似乎也在用探究的眼光望着我们。

我忽然心生惆怅。徐继畲,他的人,他的著作,他的名声及其文化价值,与国人对他的重视程度,似乎都远远不成正比。这样一个在海外都享有盛誉的中国人,他的故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他的文化价值,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这究竟是谁的遗憾和悲哀?

http://s1/mw690/001w8Sd2zy7nv7TrYDC80&690

他不仅是一个有思想、有胆识、有作为的官员,还是一位有眼光、有著述、有成果的文化学者,他的《瀛寰志略》已载入历史名著的序列。他同时还是一位感时伤怀的诗人,现存可查证的诗篇就有258首。他在《咽糠词》中,把贫苦百姓的艰辛与官衙中的挥霍作了鲜明对比:

 

“富食米,贫咽糠。细糠犹自可,粗糠索索刷我肠。”

“昨行都会官衙头,粒米如珠流水沟。

对之垂涎长叹息,安得淘洗持作粥!

 http://s4/mw690/001w8Sd2zy7nwEAgr4fb3&690


这些忧国忧民的诗句出自一个身居要职的高官之手,体现了他可贵的民本思想,实为可贵。他还著有《退密斋时文》《退密斋时文补编》《古诗源评注》等著作。编有《举隅集》和《超山书院课程》等(大多收入《松龛先生全集》)。

http://s16/mw690/001w8Sd2zy7nv7WCAsn3f&690

这样一位伟大的思想先驱,一位有成就的历史地理文化学者,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地位,却长期被一般的国人所忽略。许多人知道林则徐、魏源乃至龚自珍,普遍不知道有位徐继畲。直到现在,很多人甚至徐继畲名字中的“畲”yu字读成(she不少人知道魏源《海国图志》,却不一定知道徐继畲《瀛寰志略》。甚至有些史学家将“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桂冠奉送给林则徐,而不这项桂冠其实送给徐继畲更为恰当。

据说有一年,中国大学恢复研究生招生时,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陈旭麓教授曾在考卷上出了一个关于《瀛寰志略》的题目,大部分考生根本连听都没有听说过这本书的名字

http://s1/small/001w8Sd2zy7nv810yNWf0&690
    (龙夫威在“徐继畬与东西方文化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发言,山西忻州1991-7) 

而此时,大洋彼岸的一个龙夫威美国人花费年功夫,写成了《徐继畬及其〈瀛环志略〉》的长篇论文,他是费正清第三位聚焦于徐继畬的研究生,正是此项研究使他获得了哈佛大学历史学和东亚语言学博士学位1975年出版的这部论著,是一个西方人与繁体汉字斗争了多年的结果,其中引用200种资料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经典的徐继畬和《瀛寰志略》的研究专著

http://s14/mw690/001w8Sd2zy7nv83GfXTdd&690
      (龙夫威英文原著《徐继畬及其瀛环志略》,任复兴中译,《徐继畬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对比海外的重视,相形之下,中国国内对徐继畬的研究还显得相当薄弱。尽管有任复兴等学者的多年努力,徐继畬研究会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对他的故居的保护和修缮,至今进展缓慢。风化的砖墙,破败的门窗,檐头的荒草,院内的杂物,无一不在默默地叹息着岁月风雨的侵蚀和艰辛。

http://s14/mw690/001w8Sd2zy7nv8r5wOp7d&690

据说当地有关领导和研究者也曾为故居的保护多方奔走和呼吁想要尽快迁出原住居民,维修故居,建徐继畲纪念馆,让它和徐向前故居等文化遗存一起成为一处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文景点。这些不但需要资金支持,更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有识之士的重视和尊重。只有将徐继畬故居打造成山西的一张靓丽的历史文化名片,朝元,这个曾经孕育过杰出人才、飘浮着历史烟云的风水宝地,才会迎来五洲四海的更多知音。

 http://s2/mw690/001w8Sd2zy7nv8tqus181&690

                                     (漪汾公园内的徐继畲雕像)

                             2018-9-8于并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