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梨是我国分布十分广的一种野果,北起山东,南至云南,几乎都有分布,多生长于农村的山区里,如山坡、山谷杂木林中等地,就能见到成片的豆梨树林。
豆梨果实不大,从结果到成熟,果实的直径也仅有1厘米左右,相比于咱们市面上常见的梨子来说,形似小豆子一般,故而叫做“豆梨”。而豆梨也因为它的个头小,在民间也有着许多俗称,如鹿梨、棠梨、野梨、鸟梨、酱梨等。
豆梨个头小,使得它吃起来很方便,洗干净之后就可以丢到嘴里吃了,因此在早几年的时候,市面上也有人专门卖过,但是由于豆梨吃起来比较涩,很多人不喜欢,于是慢慢的就无人问津了,以至于现如今农村山里的豆梨常常烂一地而没人要,那么豆梨真的没有什么价值吗?
那么怎么办呢?若是问下有经验的老农民,他们一定会告诉你,煮熟了再吃。煮熟了以后的豆梨没有了酸涩味,反而甘甜软糯,十分的好吃。
记得儿时那会,每年暑假的时候,很多农村娃都会催着大人们去山里摘豆梨,那时候的豆梨比现在还多,基本一摘就是几十斤,可以将整个麻袋装得满满的,扛回来之后,就放到灶台上煮,煮熟了就能吃了。由于煮熟的豆梨甘甜软糯,以前的农民们都把它当糖吃。
除了煮熟吃以外,还有种吃法比较适宜,那就是等豆梨熟透了,熟透的豆梨颜色更深,有些偏深红色,这时候的豆梨捏起来有些软,不像刚成熟时那么硬,而味道也酸甜适中,算是十分好吃的了,洗干净之后,一口一颗,还是很爽的。
不过这时候就会有个问题,那就是豆梨要熟透的话,得等到10月份左右,并且熟透的豆梨有香味散发出来,会将附近的一些鸟儿吸引过来啄食,因此在豆梨熟透之后,若是没有及时采摘的话,就会鸟儿们啄食的稀烂,也就不能吃了。
不管怎么说,豆梨算是一种十分具有开发价值的野果了,它除了能吃,还能用来酿酒(因为它果实含糖量高达20%),还能用来做果酱等等,同时还有着健胃消食的食疗作用,并且豆梨在我国的野生资源也十分的丰富。因此好好开发一下豆梨的话,对于农民的增收也是有着不错的帮助,若是还是任其在山里烂一地而没人要的话,那实在是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