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给他(她)们,就好

标签:
蒋姝父母爱文化 |
分类: 报刊随笔 |
电梯里,无意中听一个女孩向另一个抱怨,“你说烦不烦呀,我妈又下任务啦,这个生日拿2000回去。”
另一个道,“那就拿呗,反正是给自己妈。”
这个说,“我给是我给,她下任务我就特不舒服。礼物是要的吗?换了你,爽吗?”
另一个道,“那倒是,显得你不孝顺似的。”
不禁想劝劝那位母亲。父母之所以伟大,就是有一颗宽容、豁达,不求回报的心。从孩子出生那天起,父母的一生就系在他(她)身上,不管长到多大,他(她)在父母眼里永远是那个长不大的小毛头,永远需要呵护。一代一代,我们都这样长大。当然,在他(她)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会不断言传身教,用自身的行为让他(她)知道,做好自己,孝敬长辈。
对父母的孝心,必须有;该儿女尽的孝道,不能要。
或许有人不同意,不要,就由着他们不给吗?我要说,告诉孩子感恩,尤其是孝敬父母,是每一位做家长的义务。这一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该一点一滴告诉他,言传身教教给她。而当他(她)长大成人,特别是当他(她)有了自己的家庭,父母就该放手。
不去提那些我们不愿却常常会听到的特殊个例。大部分做儿女的,对父母该做什么,他们懂得。
说到这里,不由想起母亲。从小,一手持家的母亲从未让我耽误过上学,从未提出要求让帮助她。直到现在,连洗碗母亲都抢着不让干。每个吃饭的时间,我还会安然坐在旁边看母亲做手擀面,做菜,包饺子。我知道,现在的母亲身体健康,还有足够的精力疼她心目中的小毛头,她最希望的,是看到女儿时时出现在身边,吃她亲手做的饭。而我,会在母亲不注意时替她洗一块床单,给她买一个暖手炉,帮她准备好服药的水。有一天,母亲老了,行动不便了,我自然会让母亲坐在床头,吃我包的饺子。
相互疼爱,相互付出,相互珍惜,这就是亲情。
感恩的心,人人需要,人人都有。若非不得已,别轻易伸那只手,无论对儿女,还是父母。
注:《太原晚报》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