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敢轻言的爱

(2010-04-26 08:59:43)
标签:

蒋殊

家庭

亲情友情

婶婶

姑夫

姑姑

分类: 阳光下的蜀葵

不敢轻言的爱
   2010年5月,母亲在武汉
   一直认为,触及“母亲”这个词,需要勇气。

父亲,奶奶,姥姥,身边的亲人一个个在我笔下清晰过,唯有母亲例外。一直,未敢触及。我不知道,自己的内心,对母亲是怎样的一番情节,怎样一种情感交织。与儿女,母亲是最亲近的。然而我总找不到可以恰当表达做女儿的一种情。

嫁与父亲那天起,母亲就与吃苦结了缘。父亲在城市工作,家里的大事小情就一古脑交给母亲。于是,还不到20岁,对这个家还很陌生长相极其美丽的母亲什么也不说,就开始与爷爷、叔叔们一道投身到修建房屋中。奶奶不劳动,姑姑还小,叔叔们都未娶妻,这个轰轰烈烈的劳动中,就只有母亲一个女性。母亲受了姥姥极其严格的教育,不娇气,不霸道,不任性,只一味做活。一担一担黄土,母亲咬着牙跟着叔叔们往外挑。后来母亲回忆说,当时太吃力了,只把自己累到闭经都不懂得告诉奶奶一声,给父亲写信,也总是那句:在家一切好。

一切好的母亲深受比母亲小近一轮的姑姑依恋,那个时候,母亲穿什么,姑姑便闹着也要什么。于是每到年终写信,母亲总不忘提醒父亲:买衬衫时要买两件,鞋也一样,两双。

父亲每月有钱寄来,然而不是给母亲,直接寄给爷爷。母亲说,父亲的30块工资要养活一家人,母亲因此不会知道父亲寄回的确切数目,每次奶奶给几块母亲就装几块,也不问。后来长大了的我们不止一次埋怨父亲,为什么不把工资寄给自己老婆呢?母亲怎么可以失这样的权利呢?

父亲总是无奈地说,在他心里,父母就是一切,这是孝道。

于是母亲无言,我们也无言。孝道面前,任何评判都是无力的。

我没有确切追问,母亲什么时候在家里有了经济大权,也就是父亲从什么时候开始直接把钱寄给母亲的。只知道,两个叔叔办婚事,是父亲的钱;姑姑出嫁,是父亲的钱;爷爷奶奶和叔叔姑姑成家前的所有花费,是父亲的钱;爷爷奶奶去世,是父亲的钱……

这就够了。

对父亲的做法,我此生只能仰望。如果有来生,我也一定不能确定,自己的做法会赶上父亲。然而对母亲,我惟有敬佩。

农村的女人,其实很霸道。像婶婶们,过门后从不下地,家里的一切,不允许外人分享,包括叔叔们的力气。叔叔们无权作主给爷爷奶奶什么,就是帮母亲下地做活,也要受到干涉。事实上,直到婶婶们过门后,父亲还不时给他们资助。我一直不明白,婶婶们为什么不学聪明一些?如果让叔叔们多帮母亲做一些活,父亲不是会对他们更好吗?可是,她们总是异常吝啬,总是以各种方式“疼”着自己的男人,生怕他们多费一分力气。现在想来,婶婶们不是天生的坏人,只是那种传统的教育限制了她们,她们内心,一切生活围绕自己的小家,男人和孩子之外的一切,都与她们无关。她们的世界里,索取多于付出。

事实上,父亲对他们两家一直没有改变。这一切,自然缘于母亲,母亲没有对父亲说过她受的委屈。懂事后,我一直恨自己,小时候,怎么就不能替母亲出口气呢?记忆里,母亲受婶婶们的欺负也是留存的。然而懂事后,这些事情已经成为过眼云烟。母亲与婶婶们,早已不再提当初的往事,她们的谈话里,早已换成姥姥奶奶之类的话题。而我,那个曾替母亲鸣不平的我,见了叔叔婶婶,却是忍不住的亲切。我无法记恨她们曾经对母亲的不好,脑子里,竟时常跳出她们对我的好来:大雪天,二婶婶背着我从一个山坡上一遍遍滑下;一个夜里,因母亲生了妹妹坐月子,大婶婶带着我这个没人想带的小累赘渡过很宽的河到邻村看电影。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亲人间,所谓的仇恨或许只是一幅必不可少的生活剪影。

前段时间回老家,母亲与以往一样交待该去走访的亲威。住在下院的姑夫总是第一个。回来后,母亲才对我说,其实姑夫已经很久不上来了,即便路过,也不会打一声招呼。起因简单得可笑,就因为一只鸡。更可气的,是姑夫竟然不让自己也从外地回来的孩子们上来看父亲和母亲。

“怎么不早说呢?”我忍不住生气了,“这样的话我为什么要下去看他?”

“唉,有什么可计较的。”母亲叹口气,“你姑已经不在了,看看他,能有几年。”

母亲的话一下扎痛我的心。去年这个时候,姑姑就病在床上,让病痛折磨成皮包骨头。那时,姑夫一口一口喂饭的场景也出现在面前。罢了,母亲,您的心,究竟有多大?!

母亲并非圣人,母亲也时时会因为这些事而埋怨父亲。可母亲的心是柔软的。那年,与父亲为此事争吵后不到一周,奶奶就病了。那时候,母亲与父亲已搬离奶奶的村子,然而姑姑当时因为身体不好,两个婶婶又不愿照看。母亲便让父亲把奶奶接到家里。一年多时间,连极度孝顺的父亲也常常忍不住对奶奶发脾气,只有母亲不。奶奶的病有腿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每天几次大小便让母亲极度劳累。然而母亲无怨无悔。也就是在这一年多时间,奶奶无数次自责得流泪,躺在炕上,一桩桩一件件数落着自己曾对母亲的不是。

奶奶甚至祈求上天:给我一个来生,让我好好弥补这个儿媳。

母亲听罢笑了:不用求来生,今生你的病先好起来吧。

母亲是美丽的,母亲是柔弱的,然而我极少见母亲流泪,也很少见母亲对生活抱怨。

此刻,身在城市的我极度回味乡村生活,然而真正的地头忙碌不是随便哪一个可以承受的。自小,就躲着。现在想来,那时根本不用躲。因为母亲压根就没想过要我们几个孩子插手地里的活。顶多,在太忙的时替母亲分担一篓玉米回家。想来,我们干一次活的态度母亲一定生气至极,拖沓,磨蹭。那时,从不懂在心里想过,母亲独自春种秋收的苦。放学回家,饭和别人家一样现成;早晨起床,衣服是别家孩子一般干净;冬天,有崭新干净的棉袄;夏天,是清凉嫩粉的衬衫。那个时候,母亲用什么时间为我们缝制衣衫?

那么多年,母亲的美丽和豁达依然鹤立鸡群。一定,是上天赐予的吧?

这些年,母亲早已不用劳作,然而母亲放在儿女身上的心,一刻也没有停止。

几个月前才发现,母亲一直穿着一件几年前买的棉大衣,这让我与妹妹很是惭愧。怎么就没留意呢?立即上街买了一件。母亲却不住埋怨,穿这件有什么不好,合身又暖和,花那冤枉钱做什么?母亲从来不会觉得,花一生心血抚养儿女成人,就是要让儿女孝顺自己。这份孝顺里,自然也包括经济方面。可母亲,宁可看着儿女们用几千块钱买回一件穿不了几天的衣服,再看着将这件衣服很快当作淘汰品转给母亲。母亲一边数落儿女乱花钱,一边用灵巧的手选一些自己可接受的花色改作一件件衣衫继续穿。

母亲,你的内心,到底有怎样大的一番天地呢?

注:发于2010年《九州诗文》,2011年04期《都市》,2012年1期《黄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一起
后一篇:春游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