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骆驼道

标签:
蒋殊骆驼道城里人村落文化 |
分类: 古村行 |
美丽的石头窑洞,让人忍不住寻一份旧梦。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在一位超级摄影爱好者的建议下,我们一行五人去了位于盂县境内的骆驼道。骆驼道,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只是不知道它的由来。那是我第一次使用导航仪,也是那一次,我不得不叹服这个一路不断说话的铁东西。七拐八转,引导我们顺利到达这个从未听过的村庄。
初进骆驼道。
进骆驼道之前,我们先抵达邻近一个村庄,因为这个村子住着的人较多一些。时近中午,我们得想法找点吃的。外面,看不到任何有食品的地方。我们选了一家门面较大些的院子进去。炕上,是带着两个孩子回娘家的女儿,一个大些在地上玩,一个还小正在吃奶。我们说明来意,两们老人没说什么,炕上的她却并不乐意。我们坐下来聊时,她提出条件:能不能帮他们向有关部门申诉,村里的林地都被村领导悄悄卖出去了。他们不服,求告无门。于是,每一位偶然闯进村的城里人都会被他们看成希望!我们静听,我们帮他们出主意;我们,也无奈!
原始与现代。
两位专业摄者。
一进村,手机就没了信号。村里人提醒,让我们上那个不到一米见方的高坡,他们说,只有那个巴掌大的地盘有信号。
家里还是给我们做了饭,西红柿鸡蛋面,很香,真的很香,我吃了两大碗。朋友掏出一百元,他们连连摆手:太多了。最终,收下50元,也是一脸收多了的歉疚。
向我们诉苦的女人的大女儿,忘记了她几岁,她的玩伴只有家里的两只猫。
猫妈妈的眼睛一蓝一黄.我第一次见。
从狭窄的布满荒草的小道上缓缓开进骆驼道,我就知道,此行不虚。很多的石头,很多由石头彻起的墙。古老、原始、自然,纯朴,真正的原始村落模样。骆驼道人烟稀少,转半天,院落空空,自然也十分破旧,好久了,我们碰到一位行色匆匆的老者,背着一捆柴。我们追上去问村子里现在有多少人?他说大概六七个吧,大多数人都搬走了,留下几个独身的老人。
七月的石头,也流火。
树会告诉你,村子的古老。
村子里到外都是异常美丽的石头墙,石头房,石头道。随便哪个地方留个影,都让人叹服!草、土、破败、衰落、古旧,成了我们眼里的最爱。
死党说,这是她准备晚上穿的睡衣。拍出来,竟发现是蝴蝶状。
村子不适合居住,却是城里人镜头中的天堂。破旧,再破旧些,这是我们的心愿;发达,再发达些,这是他们的祈盼。我们用高跟鞋踩在石头上找回丢失的旧梦,他们把一束野花装在方便面袋子里追逐遥远的时尚。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矛盾而无奈。这个农者拼命挣脱的地方,却引得一帮又一帮举着相机的城里人趋之若骛。镜头里的美,常常不能与生活中的舒适划等号。
旧戏台里,有清晰的壁画。
骆驼道碰到的第一人。
骆驼道碰到的第二人,也是最后一个。
所以,我并未过多追问偶然碰到的村人内心的感觉,我不想触及他们的伤痛。看着一拔又一拔的城里人将各色车辆开进村庄,他们会欣喜吗?封闭,让他们不懂得拿一点让城里人眼亮的小物件来出售,甚至,连个小卖店都没有。他们将自己的土地和生活赤裸裸无偿展示给现代人,当一张又一张有着他们憨厚纯真笑脸的图片登上各大媒体,当一个又一个摄者因他们而成名成家时,他们,依旧守着自己的一方土地,默默耕耘,辛苦劳作。
这样的小路,踏上千遍也不厌倦。
幸好,有太阳作证,有草地作伴。这样美丽的大山里,即使他们尝不到文明的滋味,总还有我们闻不到的清新。
很想再去一趟,不为别的,只为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