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拟写“画外音”

(2010-05-11 11:08:54)
标签:

杂谈

分类: 基础知识

拟写“画外音”  

                       ——高考语文新题型解析之一

近几年,特别是各省自主命题以来,在高考试题和各地模拟试卷中,各种新题型风起云涌,尤其是作为高考试卷中“试验田”的语用题更是如此。如撰写公益广告、手机短信、贺卡、网络留言和点评、主持人的连接词等,拟写画外音亦在其中。

 

什么是画外音?画外音原为电影术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电影、电视等指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作为一种高考语言运用的新题型,它是指在理解文字或画面材料所蕴含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用简洁的文字(一般会规定字数)表达自己的理性认识。解答画外音拟写题要把握三点:一是要达到解说、补充画面的效果,要将蕴藏在画面里的深意表达出来:二是要有适当的描述或评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三要注意感情色彩,语言力求生动、明快、幽默。

例如:

下面是某家电视台同一频道在一个月内播放的两幅画面,请分别给这两幅画面设计画外音。

画面一:冬日,晴空。北京街头出现了色彩缤纷的花卉和高大繁茂的热带乔木,人们饶有兴趣地观看、议论。(不超过35字)

[画外音] 园林工人精心装饰着冬日的北京,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画面二:一位生态学家,指着街头一株株仿真的椰子树说:“这些用化学原料制成的椰子树不仅起不到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在阳光照射下还会释放有害气体……”(不超过35字)

[画外音]没有科学便没有环保,生态学家呼吁,去掉装饰,还原冬天的本色。 

以上画面一出现的是北京的街头景象,画外音表达的是对园林工人的赞美;画面二出现的是生态学家对仿真椰树的直接评论,画外音表达的是其中的原理。画外音不应重复画面的内容,而应有所升华和提炼。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

    最近我市高三模拟统一考试中有一道拟写画外音的题目:

小骆驼问妈妈:我们的睫毛为什么这么长?妈妈说:为了挡风沙。小骆驼又问:为什么我们的背那么驼呢?妈妈说:为了储存水和养料。小骆驼继续问:为什么我们的脚掌那么厚?妈妈说:为了在沙漠里长途跋涉。小骆驼很高兴,但它又问:“可是妈妈,为什么我们呆在动物园里,而不是去沙漠远足呢?”

请你给这则寓言写一段“画外音”,揭示它蕴含的道理。(标点之外,不超过30字)

参考答案: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关键是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潜能的舞台。  或:只有在适当的环境中,才能展现一个人的才能。或:如果没有施展才能的环境和机会,天才、人才和庸才就没有区别。[答案要点:才能(潜能);环境(机会;舞台)。如果只体现一个方面,给2分;只谈骆驼,不给分]

    原材料用拟人的手法虚构了一则骆驼母子的对话,表达的是人生的哲理。但是不少考生却是就事论事,谈论起保护动物、让动物回归自然等道理。例如:

动物园里的骆驼虽然具备去沙漠远足的能力,却没有去沙漠远足的条件。

动物园的建设违背了自然规律,给生态平衡造成危害。

动物园对动物的约束、管理使动物的自然特征退化。

让动物回到属于自己的家园,使大自然更加和谐。

人类为了自己的私利,标榜自由,却限制了其他动物的自由。

    诸如此类的言论看似有理,却没有确切理解原材料的寓意,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这些学生把批评的矛头针对人类,针对动物园的建设,这不是画外音,而只能看作是画内音。动物园的存在方便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直观地了解各种动物,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好奇和好感,这对增加人和动物的相互理解和沟通是有利的。动物园的建设是集科学养护、传播知识和观赏休闲于一体的有益之举,和保护野外动物并不矛盾。人类驯化动物已有几千年历史,随着文明的发展,地球上的人类与动物正在建立更加和睦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将放弃对动物资源的蓄养、利用(包括观赏、动力、食用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人类还不能拒绝肉食。即使人类毁灭了,在动物世界也存在食物链的关系。今天,人类对生态平衡的努力维护,对人与动物共同家园的和谐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如果为动物请命,指责人类对动物的残酷,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环境哲学的话题,不是中学生所能胜任的。更重要的,寓言所蕴藏的道理只能是人生的哲理,而不应当属于自然科学或环境伦理的范畴。那些由动物扮演主角的寓言,都不是谈论动物的话题,而是借动物来讽喻人类。如狐假虎威的旨意就不是指责狐狸的狡猾,而是讽刺那些靠欺骗过日子的人只能得逞于一时。

    关于骆驼的故事,原来还有一个结尾,是骆驼妈妈的回答:因为人们是在保护我们,不让我们受狂沙的侵袭。老骆驼明显地是在给自己的处境找借口,它所拥有的功能只有在沙漠中才能发挥出它的威力。现在,我们人类如果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将自己定位在动物园里,而不是定位在能够自由驰骋的辽阔场地,那么即使有先天的潜能,也只能成为又一个方仲永天生我材必有用,但必须寻找适合自己发挥的环境和机会,如果找不到自己的舞台,那你在生活中就永远没有位置。

 

http://past.people.com.cn/media/20020913/191430.jpg 

 

《中国青年报》 张国俊摄   点评人:汪晓东

民工囡 有学上(上图)

  说明:为了让民工子女走进课堂,福建建阳市退休教师蔡日辉四处奔走筹集资金,创办了城关村大井垅学校。该校不收取民工子弟的借读费,学费、书本费等也可能采取低标准。

    点评:退休教师蔡日辉的精神让人感动。在全国,民工子弟上学难的问题不是个别现象,解决这一问题,固然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但诸如借读费这样的制度性问题,有关部门是否也能有所松动呢?

 

撑把伞 当课堂(下图)

  说明:陕西蓝田县一乡村小学的同学们撑伞开始了新学期。该校危漏校舍已拆除,新教学楼尚未竣工。80岁的翟花娃老人心疼地看着孩子们在烈日下读书。

    点评:读书不容易,西部贫困地区的孩子读书更不容易。那里缺钱、缺设施,还缺好的教师。阳伞下念书的孩子同样是祖国的“花朵”,但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 

 http://past.people.com.cn/media/20020913/191431.jpg

                                    《北京青年报》 陶明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