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汉语词典的解释是:1、木芙蓉。2、荷花。
荷,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中,地下茎肥大而长,有节,叶子圆形,高出水面,花大,淡红色或白色,有香味。地下茎叫藕,种子叫莲子,都可以吃。也叫莲、芙蓉、芙蕖等。
木芙蓉,1、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阔卵形,花白色、粉红色或红色,单瓣或重瓣,结蒴果,扁球形,有毛。2、这种植物的花叫叫芙蓉或木莲。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一个“最伶俐”的小丫头跟贾宝玉说,晴雯死后是做花神去了。宝玉便问他是做什么花的花神?这丫头“一时诌不出来。恰好这是八月时节,园中池上芙蓉正开。”便说是“专管这芙蓉花的”。
以前我一直以为晴雯做的是“水芙蓉(即荷花)”花神,由“园中池上芙蓉正开”可知,且“水芙蓉”清香怡人,出污泥而不染,以此喻晴雯之高洁品格,可说是最恰当不过了。可有专家称晴雯做的其实是“木芙蓉”花神。我又查了一遍书,发现这也是有道理的:
独有宝玉一心凄楚,回至园中,猛然见池上芙蓉,想起小丫鬟说晴雯作了芙蓉之神,不觉又喜欢起来,乃看着芙蓉嗟叹了一会。忽又想起死后并未到灵前一祭,如今何不在芙蓉前一祭,岂不尽了礼,比俗人去灵前祭吊又更觉别致。想毕,便欲行礼。忽又止住道:“虽如此,亦不可太草率,也须得衣冠整齐,奠仪周备,方为诚敬。”想了一想,“如今若学那世俗之奠礼,断然不可;竟也还别开生面,另立排场,风流奇异,于世无涉,方不负我二人之为人。况且古人有云:‘潢污行潦,苹蘩薀藻之贱,可以羞王公,荐鬼神。’原不在物之贵贱,全在心之诚敬而已。此其一也。二则诔文挽词也须另出己见,自放手眼,亦不可蹈袭前人的套头,填写几字搪塞耳目之文,亦必须洒泪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宁使文不足悲有余,万不可尚文藻而反失悲戚。况且古人多有微词,非自我今作俑也。奈今人全惑于功名二字,尚古之风一洗皆尽,恐不合时宜,于功名有碍之故。我又不希罕那功名,不为世人观阅称赞,何必不远师楚人之《大言》、《招魂》、《离骚》、《九辩》、《枯树》、《问难》、《秋水》、《大人先生传》等法,或杂参单句,或偶成短联,或用实典,或设譬寓,随意所之,信笔而去,喜则以文为戏,悲则以言志痛,辞达意尽为止,何必若世俗之拘拘于方寸之间哉。”宝玉本是个不读书之人,再心中有了这篇歪意,怎得有好诗文作出来。他自己却任意纂著,并不为人知慕,所以大肆妄诞,竟杜撰成一篇长文,用晴雯素日所喜之冰鲛縠一幅楷字写成,名曰《芙蓉女儿诔》,前序后歌。又备了四样晴雯所喜之物,于是夜月下,命那小丫头捧至芙蓉花前。先行礼毕,将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枝上……
看这里的“挂于芙蓉枝上”,可见不是水芙蓉,水芙蓉无“枝”可挂。
蔡义江先生认为,“池上芙蓉”是指水边岸上的木芙蓉,并说这种花在农历八九月间开放。胡文彬先生也说,“据记载这芙蓉即木芙蓉,又称拒霜花、木莲、华木、柢木、地芙蓉,锦葵科、木槿属。”“晴雯死封芙蓉花神,恐怕与芙蓉花拒霜怒放的品格和许多有关传说不无关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