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巾帼英豪(组诗)

标签:
中国文学古典诗词巾帼英豪东方鹰文化 |
分类: 古风古韵 |
①七律 佘赛花(平水韵)
仄起(首句押韵)
年少谋划心地豪,驱番荡寇舞枪刀。
举家卫境多忠烈,寡妇征西逐浪涛。
人瑞百龄亲挂帅,神机千略束征袍。
抗辽报国民安业,女将杨门天地高。
◆佘太君,名赛花,和其他传说中的杨门女将不同,历史上确有其人。曾祖父曾任后唐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刺史,隶属李克用;祖父折从远,公元930年后唐明宗授他为府州(今陕西府谷县)刺史;父折德扆,后汉隐帝特任府州团练使。折太君即是历史上的佘太君。在宋朝抗击外侮的战争中,折家英才辈出,佘赛花的弟弟折御卿和后世的折惟昌、折继闵、折克行、折可适、折可存等,皆为名将。《五代史》有折氏宗族传记。折家数代东抗契丹,西御西夏,号称
“折家军”。史称折氏“独据府州,控扼西北,中国赖之”"夏人畏之,益左厢兵,专以当折氏"“自从阮而下,继生名将,世笃忠贞,足为西北之捍,可谓无负於宋者矣”(《五代史》)。佘太君生长在一个爱国名将的家庭里,自幼受其父兄武略的影响,青年时候就成为一名性机敏、善骑射,文武双全的女将。
杨家将从杨业之父杨信到孙杨文广,祖孙四代驰骋疆场,英勇杀敌为国捐躯,堪称“一门忠烈”,折太君正是杨家将的中流砥柱。折太君那深通兵书、久战沙场、忠心爱国、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却深深地印在广大人民脑海之中。她指挥杨家将英勇杀敌的可歌可泣之英雄业迹,已经达到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深度。
平起(首句押韵)
柳眉倒竖透神英,大宋临难智请缨。
女将飞骑红骏马,梨花怒挑阵前兵。
三军严整将军媚,六甲怀身敌颤惊。
气宇轩昂忠勇节,英姿飒爽中华名。
◆穆桂英,中国戏曲及小说《杨家将》中人物。明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将通俗演义》中人物。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传说有神女传授神箭飞刀之术。因阵前与杨宗保交战,生擒宗保并招之成亲,归于杨家将之列,为杨门女将中的杰出人物。与杨家将一起征战卫国,屡建战功。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西征,她五十岁尤挂先锋印,深入险境,力战番将,大获全胜。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
③七律 花木兰(平水韵)
平起(首句押韵)
从戎习武女男装,代父从军歌壮行。
胆赤心忠驱虎豹,军功显赫媚娇郎。
十年征战奇军显,百胜将军原女妆。
千古江山英杰女,精神孝义美名芳。
◆花木兰,即魏木兰,安徽省亳县人,隋代女英雄。隋代恭帝时期,异民族从北方入侵,朝廷出兵迎战。木兰因父亲已经年迈体衰,因此,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从军12年,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凯旋归来之后,恭帝欲封她为尚书。木兰坚决推辞,重返女儿身。恭帝闻讯,欲收入后宫,木兰拒绝,自杀身亡。恭帝赠“孝烈将军”。民间传说中的花木兰就是此人。
④七律 梁红玉(平水韵)
平起(首句押韵)
长江万里水哮关,烽火硝烟燃沃山。
金顶妙台旌鼓动,黄天荡里锁金顽。
将军一领黄金甲,雉尾几镶金凤娴。
豪气干云号鼓劲,魂消魄散敌难还。
◆梁红玉(1102-1135),汉族。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
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战与山阳等地。农历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军围攻,力尽伤重落马而死。终年三十三岁。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朝廷闻讯大加吊唁。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前一篇:七律.绿色迷宫(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