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二天:新“汤圆”的洗礼与成长

(2008-07-04 04:56:22)
标签:

爱在中国行

阿松

手牵手

四川

花荄小学

杂谈

志愿者

安县

 

7月3日是繁忙的一天。一大早,在队长阿黄的带领下第三队志愿者前往安县花荄小学进行援助工作。

从破旧的临时校门往里看,就像一个垃圾站点。要不是学校的横幅鲜明地悬在那里,我们一定不敢相信这里有一所小学。

第二天:新“汤圆”的洗礼与成长

走进去,果然别有洞天。一排排蓝色帐篷里,孩子们正端坐着在上课。这个帐篷学校是在原校址内临时搭建的,可以看到,周围一片断垣破瓦,满目多是废墟。帐篷教室之间根本就没有任何隔音,很容易影响周边教室,老师的嗓门也要提得很高很多。

第二天:新“汤圆”的洗礼与成长第二天:新“汤圆”的洗礼与成长

 

第二天:新“汤圆”的洗礼与成长第二天:新“汤圆”的洗礼与成长

 

来不及了解更详细的情况,在校方的要求下,队长阿黄将队员们分成了四个小组,为五年级的四个班上课。技术组长杨杨带领小耗子和惠兰姐,和班内的孩子做了小游戏“找变化”,让孩子们细心地观察被选出来的同学身上三个细节的变化,并对此给予美好的评价和鼓励。在取得了一个良好的热身之后,杨杨问大家“最近的生活中有些什么变化呢?”许多孩子们都选择用正面、积极地语言描述5.12之后他们所经历的一些受鼓舞受感染的事情。

精益求精的杨杨在给第二个班级上课时,调整了活动的内容。正话反做、数青蛙、跳过三的活动调动了所有孩子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喊声、笑声荡漾在整个帐篷里。

英子和沈怡等几位队友,带领一个班的孩子,上了一堂长长的课,在游戏和活动中让大家在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彼此间相互信任和支持。黄琪和张珺令两人给孩子们上了两堂美术课,让孩子们画卡通人物。她们发现四川的孩子和上海孩子的爱好基本相同,相对而言,四川孩子更喜欢美术课。她们能从中感受到孩子们对美好事物渴望和很强的学习能力。《新民晚报》资深记者宋铮从当地语文老师教的一篇课文得到灵感,询问孩子们将来想去什么城市,孩子们踊跃地举手回答,气氛热烈。宋铮老师趁机引导着:“当你们有一了颗想了解世界的心,你们就有了学习的渴望和能力!”

一下课,孩子们就喜欢围着志愿者问这问那,想要拍张漂亮的照片。小耗子口袋里的红胸章就被顽皮而热情的孩子们一抢而光。突然,有一个班级的孩子集体围城圈把帐篷举起来,把我们吓了一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后来经老师解释,才知道帐篷的位置经常会有移动,孩子们会很自觉地帮忙。是啊,一切井然有序。有的拿扫帚,有的抬帐篷,有的搬课桌,没有任何老师指挥,孩子们积极地找着自己可做的事,很快帐篷教室又恢复了功能。

离开之前,我们在校园内兜了一圈,发现教学楼毁损得很厉害,教室区的后方是老师们的生活区。由于花荄小学老师宿舍楼成了危房,老师们只能拖家带口住在比帐篷教室更简陋的自搭帐篷里。刘校长和谭老师来送行,并将花荄小学的求助文章《昨日恋歌》和校内贫困学生名单交给了我们,希望我们能在网上发布,让更多人帮助他们小学重建。

第二天:新“汤圆”的洗礼与成长

 

 

第二天:新“汤圆”的洗礼与成长

第二天:新“汤圆”的洗礼与成长

第二天:新“汤圆”的洗礼与成长

第二天:新“汤圆”的洗礼与成长

第二天:新“汤圆”的洗礼与成长

第二天:新“汤圆”的洗礼与成长第二天:新“汤圆”的洗礼与成长

                    第二天:新“汤圆”的洗礼与成长

中午,未及吃午饭,队长阿黄领一队人前去秀水中学和睢水银河建化集团了解情况,并洽谈合作内容。原二队队员周晓露也领着三名队员去德阳会合以前辅导过的两个学生,并将来自上海的礼物转交给孩子。没想到,两个学生也特意准备了自己的感恩礼物献给了曾经帮助过他们的晓露姐。

第二天:新“汤圆”的洗礼与成长

第二天:新“汤圆”的洗礼与成长

第二天:新“汤圆”的洗礼与成长

第二天:新“汤圆”的洗礼与成长

下午四时左右,天降暴雨,两支队伍的回程都因此而受难不少,好几个队员身上的衣袖都湿透了,可大家的心情还是非常的好。

晚饭后,队长黄卫平招呼 “汤圆(团员)”们开例会,大家在一起分享了这忙碌一天的工作感受。大家一致认为,“四川人性格乐观,坚强,一定能通过自我修复重新站起来!四川的孩子很可爱,他们就是希望就是明天,我们看好四川的未来!”同时,几位在上海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也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四川孩子都非常乐观,对求知更有欲望,自主能力和责任心都非常强。也向四川教师致敬,他们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学,每天带六十多人的班,真是非常不容易!”

第二天:新“汤圆”的洗礼与成长

这一天的工作,是对新“汤圆”的洗礼,让每个人都感悟深刻,“珍惜现在”,“做好我们每个人力所能及的事”,“我们不怕困难不怕累,来这儿就是为了最切实帮助孩子们的”……

这一段旅程的开始,意味着我们又继续成长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