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浮屠精美绝伦浮雕
标签:
婆罗浮屠浮雕 |
分类: 旅游 |
除了婆罗浮屠的建筑特征、佛像手势寓意外,最吸引我的还是上千幅精美绝伦的浮雕作品。


婆罗浮屠佛塔属于大乘佛教建筑,它承袭了印度笈多王朝典雅文静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浑圆与稳健的美感,它绝对是亚洲乃至世界最著名的佛教建筑之一。婆罗浮屠的浮雕艺术极为杰出,塔上的浮雕吸取印度佛教艺术的精华,浮雕的内容主要是佛传故事以及佛本生经故事,同时还有当时人民生活习俗、人物、花草、鸟兽、热带果品等雕刻,犹如一篇讲述佛界与人间故事的连环画,尤其突出的是艺术家能在布满小孔及微粒的火山石上较好地表现出人体肌肤的柔润感,使得人物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美仑美奂,因此,婆罗浮屠又被誉为“石砌的佛学教科书”。
婆罗浮屠的浮雕分别取材于《善恶应报经》(MAHAKARMAVIBHANGGA)、《普曜经》(LALITAVISTARA)、《本生经》(JATAKA)、《譬喻经》(AVADANA)、和《华严经》(GANDAVYUHA),它们的分布和简单解释如下:
(1)塔基,浮雕取材于《善恶应报经》,描绘了众生依业受报,轮回苦海的因果业报,我的通俗理解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2)第一层回廊主壁上段的浮雕,取材于《普曜经》,讲述了释迦牟尼佛从出生到修行成佛后还愿度父母妻子的生平故事;即佛祖入胎、降生、求学、出家求法、成道、涅盘等一系列佛祖在世时的经历。

第一层回廊主壁下端和栏板上下两端,取材于《佛本生经》和《譬喻经》。
《佛本生经》主要讲述佛陀释迦牟尼前生的故事。《佛本生经》是印度佛教文学中最重要的经典,按照佛家的说法,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只是一个菩萨,还逃不出轮回。他经过了无数次轮回转生,他曾做过国王、王子、婆罗门、商人、妇人、大象、猴子、鹿等等,最后成佛。每一次转生,便有一个行善立德的故事,这些故事被称为“本生故事”。
《譬喻经》,就是通过比喻故事来解释佛经。
(3)第二层回廊栏板,同第一层主壁下端,也取材于《佛本生经》和《譬喻经》。
第二层回廊主壁,取材于《华严经》,阐述善财童子为了学习大乘的菩萨道,而参访了53位大善知识的过程。

《华严经》是释迦牟尼成佛后,在禅定中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上乘菩萨解释无尽法界时所宣讲的内容,被认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观的介绍。
(4)
(5) 第四层栏板和主壁,取材于《华严经》,描写善财童子最后参访了普贤菩萨(Samantabhadra Bodhisattva),修学了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望,而悟入法界 (Enlightened in the Dharmadhatu)。
在第三、第四层的浮雕中,佛陀与菩萨往往与动物飞鸟、舞女乐师、渔民猎人等相处在一起,还有国王和武士、古船和战争等。


后续博文中,我将详细讲解上面几个浮雕的故事。
-- 待续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