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哥本哈根市内游逛时,发现大街小巷有很多自行车停放处和骑自行车的人,还有不少与自行车有关的雕塑和标石,在高度发达的北欧城市看到这番景象,我也就是感到好奇,心想这里的人们特别崇尚环保和健康吧。
http://s1/mw690/001w6C4nzy6UjDURZ16f0&690
http://s9/mw690/001w6C4nzy6UjE8BJt6d8&690
http://s15/mw690/001w6C4nzy6UjEs7qBEce&690
http://s15/mw690/001w6C4nzy6UjECNsaa7e&690
http://s10/mw690/001w6C4nzy6UjEXy1XHd9&690
http://s1/mw690/001w6C4nzy6UjF6hAlO50&690
http://s4/mw690/001w6C4nzy6UjFh98n923&690
http://s9/mw690/001w6C4nzy6UjFr6IWI08&690
查阅一下资料后,才知道,原来,哥本哈根是一座超牛的自行车之城!
上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石油输出国组织停止对西方国家输出石油)发生后,
丹麦开始注意限制汽车使用,鼓励自行车发展,并为骑车者修建更好的基础设施。
哥本哈根的基础设施处处体现出自行车优先:在T字形路口,铺设着卵石路面,以强烈的反差提醒司机在拐弯时注意骑车者;那些骑车者一不小心就容易撞上的栏杆和路障,被拆除了;在有台阶的地方,旁边都会有专供自行车上坡下坡、上面铺有减速金属条的斜坡;路上有自行车专用的交通信号标识,交通高峰期骑车者优先通行;在很多商场外面,在有机动车停车位的地方,都设有自行车停放处(甚至占地面积比机动车停车位还要大)……
哥本哈根还实行了一项“绿色波浪”计划:在交通高峰期,通过对交通灯的控制,能让骑车者以平均时速20.3公里一路绿灯,快速通行。去年10月起,哥本哈根政府在市中心最繁忙的街道Narrebrogade试点“只能让自行车和行人通行,其他车辆一律禁止”。3个月试点的期限满了后,市长卡劳斯·宝丹在超过一半民众支持下,宣布永久“封闭”街道Narrebrogade:只允许骑车者和行人通行。现在,每天有超过3.5万骑车者,不受汽车威胁,在Narrebrogade上悠闲地骑车。此外,哥本哈根的火哥本哈根的火车上设有自行车专门停放处;市内所有出租车都有特殊的挂钩,能同时挂两辆自行车;很多宾馆向客人提供付费出租的自行车。
哥本哈根政府为自己设立了新目标:到2015年,50%的哥本哈根人采用骑车方式上下班、到学校。目前,哥本哈根人市内出行选择交通工具的比例是:37%骑自行车,28%乘公交车和火车,31%自己开车,4%步行。
无处不在的骑车人成了哥本哈根的身份象征,让它成为世界领先的自行车城市。现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不但拥有一套庞大的自行车交通体系,还是世界上最清洁宜居的城市之一。
安德森是哥本哈根的一位电影制片人,过去3年里,他开办网站记录哥本哈根自行车交通的变化。现在,他是丹麦自行车大使,常常去世界各地开讲座。 安德森说:“在丹麦,自行车就像吸尘器一样普遍,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工具,可以用来接孩子上学放学,还能上街买东西什么的。”
安德森安德森认为,人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你用不着告诉他们骑车有多么健康,骑车可以拯救地球,只需告诉他们‘从A地到B地骑车最快’,他们就会选择骑车出行了”。他还说,骑车出行给一个城市带来的好处无法估量,“几百年前,人与人之间能紧密地联系和接触。现在,如果在‘车河’中,你所看见的只是单个的、有距离感的人。然而,如果你肩并肩地和100个骑车人一齐等红灯,你们之间的距离是如此的近,近得能闻见对方的香水味,那么你所感受到的是一种社区气氛。”
尽管哥本哈根在自行车方面做得很好了,但对这个意在成为世界最佳,希望满足市民更多需求的城市来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更多更宽的自行车道、自行车专用绿色通道、更好的自行车停车场、更多的自行车专用交通标识和为骑车人提供更加安全的行车环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