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17】纪实:三年时间记载四川灾区重建点滴
标签:
腌菜道长天壤之别灶神残迹四川杂谈 |
城乡的差距在这些生活的细节上显现出来。这些貌似和大城市一样的“小玩意”,品质和价格实在是天壤之别。然而在当地,这样琳琅满目饰物和小玩具是新年装饰屋子和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每个地方的小孩,在妈妈怀里的时候,都一样可爱。但是,因为经济、教育和社会环境的不一样,彼此的未来却有天壤之别。
集市的摊点大多就摆在这样的废墟边上。人对环境总有着超常的适应能力,灾区的民众现在都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生活环境。没有悲伤,也没有过年放弃。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大家心里都在静静地等待新的乡镇规划出台,然后开始重建。
年轻人的未来总是展现在自己的眼中,除了甜蜜没有畏惧。这个姑娘的弟弟在地震中遇难。他们俩的未来,将要承担四个老人的赡养费用。
这是洛水镇川主庙主殿的厢房,冷冷地立在这里刺向无色的天空。没有倒塌的是文物,是百年前祖宗修建的部分。损坏的是建筑,是现代修建的部分。看到这个场景,真不知道科学是进步还是在退步,古人能应对的我们却无所应对。
过小年了,年逾古稀的老人家向道长求祭祀灶神的福符。道长一丝不苟地在福符上写上这户人家每个人的姓名,以尽到一个神职人员和乡村知识分子的责任。后面的老太太在那里折叠着灰色的纸张,那是给亡者的衣服和裤子。
政府扶持建起的灾后永久性住房快竣工了。其实只要钱发到农民手中,自建灾后永久性住房的积极性和效率是非常高的。
这一家在原址建房的人家,地震毁坏的房屋残迹还在,他们危房来存放一些物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老人正在洗腌好的青菜,晒干以后,就是什邡特有的“腌菜”。做“腌菜”是四川一种特有的干菜,炒肉非常好吃。
【相关链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