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档案—契丹文化探秘之旅(7)

标签:
deepx档案宝马契丹族探险文化杂谈 |
探墓之旅 与辽人的真实接触
http://s11/middle/52dffb87tb2c88a3216aa&690
2011年11月2日一大早车队由巴林左旗驶向宣化
宣化是中国最古老的郡县之一,早在战国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这里属于上谷郡,燕昭王时秦开破东胡,西汉时李广击匈奴,都以此为重要据点唐代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在此修建雄武城。宣化城的地下文物,几乎没有断代,而且陪葬丰富,可以说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重要文物发现。
1971年,下八里村农民浇地发现了第一座辽墓——张世卿墓。正值文革期间,墓室又遭水淹、破坏,仍出土了74件珍贵文物,发现了重要的天文图和散乐图等大量壁画。其中天文图上,不仅有传统的中国28星宿,更有巴比伦文化的12星座,这种发现震惊世界。
http://s4/middle/52dffb87tb2c88c7361b3&690
辽代时期的张氏家族墓壁画
张世卿爷爷张匡正墓葬保存完好没有被盗。前方后圆双室砖墓,墓室全长达6.2 米的。墓门楼采用了砖雕仿木结构,并有漂亮的建筑彩绘和花卉纹饰。按照当时“事死如世生”的丧葬礼仪,整个墓室运用大红色,喜气洋洋。虽然经历千年,但彩绘依旧色泽鲜艳、图案清晰。张匡正墓前室西壁上绘制的散乐图。散乐是指间歌舞,他们演奏的节目应该是当时在北方特别流行的“大曲”。也有研究者认为图画中的是身着官服的女士在表演。张匡正墓葬中的备茶图,展现了辽代的饮茶习俗,至今都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两女子双手持茶托、茶盏,一双髻男童,身前放一茶碾,右手碾茶。茶炉上坐一执壶。一髡发童子双膝跪地,吹气催火。后面一组二人,一契丹装束男子,髡发,双手作取物状。其后为方桌,上置茶具。中间放置方箱。
http://s11/middle/52dffb87tb2c88f5a73ea&690
宣化区长岑万俊、副区长治秀芳特地举行宴会,
欢迎这次的宝马中国和中国科学探险杂志社联合组织的契丹文明之旅全体队员
从1972年到1993年,文物工作者先后在宣化先后发掘清理了以张世卿墓为代表的 50余座辽代墓葬。(韩氏墓、北山辽代墓、姜承义墓、刘家窑辽墓等)。出土了大量的壁画和珍贵文物。其中张世卿家族墓被国家文物局评选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绘制在张世卿墓墓顶的天文图,是考古界继汉墓星图和北魏天象图之后又一次重大发现,这是一幅把中国传统的二十八宿记星法与西方古巴比伦黄道十二官的记星法融合在一起的中西合壁的天文图。在出土文物中,有多种食品如粟、谷、高粱、核桃、葡萄、用石灰封口的鸡腿瓶中装有酒,这些食物得能保存,十分珍贵。
http://s6/middle/52dffb87tb2c89d4f2685&690
X6车体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