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蟠水池到比粒寺

标签:
柬埔寨吴哥龙蟠水池塔萨寺东梅奔比粒寺旅游 |
分类: 柬泰马越 |
几乎是从tuktuk上滚到地下,好累哎!吴哥大圈的景点实在多得让人有点吃不消,比较适合“上车睡觉,下车拍照”,速战速决的游客们,但绝对不适合我们这样的慢节奏!听说龙蟠水池(Preah Neak Pean)不是很大,加上要赶时间去看小吴哥的日落,我们仨打起精神,一鼓作气地飞奔过300米长的通道,绕池一周,即宣告参观完毕,弄得Mr. Dorn有点不适应——通常我们都是悠悠地晃,他甚至可以在车上美美地睡上一大觉;而这次,他刚躺到后座上没多久,我们就回来了,弄得他有些手忙脚乱。
龙蟠水池建于12世纪,也是一座佛寺,曾经位于一个3000m*900m的水库中央,是个需要乘船方可前往的寺庙,而随着水库的干涸,现在这里已是一派杂草丛生,物是人非了。水池中心一座圆形小岛的周围盘着2条七头蛇,尾部互相交缠。时间不多,我们只能选择掠过啦。
·圆形寺塔右侧竖起的是两条拧成麻花状的蛇尾
塔萨寺(Ta Som)位于龙蟠水池东侧,东门的门楼也被一棵大树毫不客气地装饰得面目全非,在这里碰到了一个超大眼睛的可爱mm,老王称其“花花小妞”,虽然因为太小还不太会说话,但显然因为那张可爱的小脸蛋赚到过不少外快。而她的一个小姐姐却因为我们没有及时给她糖果,而很不客气地一把揽回了花花小妞,不允许我们继续拍照。倒也没后悔早些拿出糖果,虽然这群家境不宽裕的小孩在吴哥景区的角角落落靠各种方式挣钱,构成了建筑古迹之外的一道别样风景,不免让人时常生出恻隐之心,但说到底,这本不应是他们这个年龄的孩子该做的事,虽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依然稚嫩淳朴,却还是有些原本纯真的笑容变得不那么诚挚,而本该澄澈的大眼睛中也透出了与花季年龄极不相称的早熟。世界各地的游人纷至沓来,给这片在丛林中沉睡了千年的古高棉文化带来的是新生,还是重生后的毁灭?这恐怕不止是吴哥的问号,也是很多古代文化与所谓现代文明之间永远的矛盾。
·塔萨寺东门楼
·门楣的雕刻
·张扬霸道的树根
·穿绿背心的小男生
·憨憨的花花小妞和精明的小姐姐
东梅奔(Eastern Mebon)是座印度寺庙,也是典型的4+1梅花形平面,砖面上可见许多密布的小洞,那曾经是用来固定表层石膏的。首层基座四角都立着身披甲胄的大象,保存居然还挺完整。
·东梅奔
·阁之将倾
·着甲胄之战象
比粒寺(Pre Rup)是放大版的东梅奔,实在没劲爬那些又高又陡的台阶,我们只是拍了张照片做记录便闪人了。这里也是吴哥看日落的佳处之一,只是表妹一直惦念着昨天没看到的小吴哥,那么我们还是多留点体力给小吴哥吧。
·比粒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