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窑洞文化的经济价值
文:豪豪
朴实无华的窑洞是黄土高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它是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的有机结合,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千百年来,祖先以窑洞为居室,视窑洞为保护神,窑洞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安全的居所,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富有和文明。窑洞除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外,还是养生保健的理想境地,因为窑洞中空气湿润宜人,一年四季变化不大,而且空气新鲜,无任何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能防御放射性元素的侵害,确实是养身长寿的绝佳之地。它的特点是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有着独特的居住价值和文化内涵。
我的故乡就在陕西的黄土高原上,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由于受自然环境、地貌特征的影响,窑洞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式,但从建筑的布局结构上划分可归纳为靠崖式、下沉式、层阶式和独立式三种形式。
故乡的各种民间艺术无不与窑洞有着必然的联系。由于我们的先祖开凿了窑洞,为人们提供了安定的居住环境,人们才能安全地发展农业,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由于经济的不断繁荣,财富的不断积累,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以保障,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他们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许多民间艺术,于是,刺绣、剪纸、窗花、皮影等就成了黄土高原上典型的窑洞文化。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黄土高原上废弃的窑洞越来越多,很多人把搬出窑洞作为生活富裕的象征,只有家里经济条件好了,人们才有能力搬出去。一些搬出窑洞的人,有的将窑洞卖给愿意住窑洞的人,有的则弃之不顾。虽然窑洞有许多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优点,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物质的需求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加上现今人们追求新潮和时尚,所以无论窑洞住着如何舒适惬意,终究抵消不了它所在的环境给人们生活方面带来的诸多不便。
岁月更替,星移斗转,虽然窑洞的优点很多,但今天大多数人已经将它当做了昨日美好的记忆。有时候,望着农村一排排闲置的窑洞,我经常陷入沉思。结构独特的窑洞,不仅仅是黄土里的几个洞,它是一种文化产生的源地,是文化发展的纽带,是文化传承的依托,是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圣地,今日弃之不用实在可惜。如何让窑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发挥作用,让窑洞这种传统的居住形式在求新求变的思维模式下成为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显示出它独有的特色和价值,使窑洞文化在发扬光大的同时,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是整合窑洞资源,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开发包装,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娱乐、感悟、健身、购物等富有特色的窑洞文化旅游活动,从而形成一种具有乡村窑洞文化特色的休憩产业区。有目的地对当前农村已经闲置的窑洞庄园进行整修,使窑洞的面貌发生质的变化,使土窑洞融入现代新观念,给古朴的黄土窑洞增添现代化的气息。在此基础上,建议以窑洞的特点为亮点,充分利用农家乐假日休闲旅游项目和人们返璞归真的怀旧情结,开发经营独具特色的窑洞宾馆,通过设立具有农村生活特点的各种休闲项目,如土法纺线、织布、剪纸、做皮影、割草、放羊、玩斗鸡等活动,把司空见惯的农村生活艺术化,吸引城里人到农村体验生活,做农活,住窑洞,放松心情。
二是把具有浓郁黄土风情的窑洞文化和带有地域特色的小吃相结合,打造以窑洞文化为主题的休闲餐饮特色农家乐旅游项目,充分利用窑洞冬暖夏凉的特点,吸引城里人到乡下休闲旅游,赏绿观光,品尝地方风味,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农家生活。
三是把具有鲜明特色的窑洞庄园和当地的历史文化景点及风景名胜区相结合,开辟以窑洞文化和风景名胜相结合的乡村旅游项目,充分发挥旅游景点自然环境优美、空气质量好、植被覆盖率高的优势,住窑洞,睡火炕,吃农家饭,享受纯朴自然的乡情乡韵。
四是把淳朴自然的窑洞文化和田园观光旅游相结合,根据季节特点,吸引城里人在田间地头采槐花、摘苹果、摘葡萄、踏绿景、赏秋光、读冬雪,使他们花费居家度日的钱,享受原汁原味的自然环境,在融入大自然的过程中,享受休闲的快乐,在土窑洞的泥香中体验原始生活的质朴和恬静。
五是大力宣传窑洞的特色和益处,积极倡导窑洞文化假日休闲模式,使之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城市大众消费潮流,不断拓宽现代人休闲生活空间,找准窑洞文化和市场经济的结合点,在继承民俗文化宝贵遗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传统的特色和优势,把窑洞文化的经济价值发挥到最大。
2009年7月15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