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行吟(组诗)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诗歌 |
苏仙岭
雾里寻路
梦里遇仙
天赐的苏耽吸吮白鹿的乳汁
让郴江上的飘萍
绽放出五彩祥云的光芒
从月白里飞来的白鹤
用雪白的羽毛撑开御寒的帐蓬
将圣洁和温暖覆盖风雨岁月
泉水流香的桔井
井边桔叶又飘染成一片滴翠的山脊
苏仙岭
心上的花和草
还有人世所有的渴望
都在时光和苍凉
雕刻着人间不凋谢的秋色春风
郴山没有老
岁月浓重的风雨
抹去了石碑上曾经清晰的记忆
郴江瘦了
津渡的古船
还栓着残月遥远的相思
山巅的孤馆不见了踪影
而杜鹃仍然站在枝头
滴滴鲜血染红了黄昏的斜阳
莫要问秦郎忧怨几许
苏公的豪放颠连
就 米君的瀚墨云锦
足以装点这湘南关山的风雅雄峻
如今梅花灿烂
鱼跃锦书
林中之城
处处桃源
我真想一夜郴江变酒
醉遍满目芙蓉山水
把远古的期待浇成花团锦簇
郴江
敢情也写一个新三绝
深情回望秦苏米的挚笃才情
一绝留给历史
一绝慰藉自然
一绝流向未来
①三绝碑,是指秦少游作词《踏莎行·郴州旅居》,苏东坡写跋,米芾作书,刻置在苏仙岭的鹿洞上方天然石壁上的石碑,史称“三绝碑”。
北湖
郴州的北湖
北湖的冬天
北湖的湖底
百洞之水
我站在北湖边看北湖
有一股温暖湿润心头
仿佛那画舫就在烟波上徘徊
仿佛那叉鱼之声就在耳边响起
真的
小的就如东湖的一片鱼鳞
北湖名声也没有走远
不像西湖的断桥
北湖是苏台的一面镜子
更没有嘉兴南湖沉淀的浩瀚凝重和辉煌
可北湖
有北湖的深邃微妙
北湖打湿过唐朝诗人韩愈的衣袖
让他惊叹:“深窥沙可数”
北湖还惊扰过刘禹锡的秋梦
让他醒来感怀“斯是陋室
至于民间誉北湖为濂湖
为雪湖
我却以为北湖在百姓眼中
就是故园的明灯
小埠古村
白墙黑瓦
鹅塘荷影
田埂上
村头的旗幡
招摇着岁月的青葱
《弟子规》在低矮的窗口飘出
稚童的声音
古村的影子
古村的炊烟里
散发着年轻的追求
轿车和电脑都在古村的呼吸里奔跑
古村离地球越来越近
古村在和城市握手
有时候它也用英语和宾朋交流
古村真的不古
寿佛寺
老人骑着老牛
在与牛童说话
牛童的笛子吹散了沙滩的苇花
老人唱着牧牛歌
走进黄昏的迷茫
落日
鞭绳
都在老人与老牛
只有那一串串牛蹄踩出的脚印
在丈量人间和大自然的坎坷
老人就这样走着
整整138个春秋
他的背上驮着的天光云影
和不断重复的生活境遇
一次又一次开启了他审视人生的思索
于是
把夕阳的光辉涂满山顶的寺塔
他的精神就幻化成一面旗帜
在苍穹的风里飘展
召唤一个又一个走失的灵魂
龙女汤泉
唐时的烟雨
在浸着悲泪的陷池塘边的山巅
幻化成一片永恒的绿荫
柳毅传书的故事
雕刻了寿佛的功德碑
在龙女放牧的荒野
仍日夜回响遥远的钟声
钟声里飘着橘香芹味
钟声在诉说古老的祈愿
大自然的恩泽
迷失的灵魂
尘世无尽的铅华
是这曲曲折折的水
重重叠叠的山呀
在钟声漂浮的雾幔中呼吸生息
地没有荒凉
钟声又唤醒地底深处的汤泉
把岩石的思绪煮沸
这是一次蒸玉生辉的涅槃
这是一次造福生灵的禅悟
这是龙女玉肌馨香的妙化飞散
这是龙女圣洁柔情的纵意奔涌
那无数柳羽的悠悠絮语
那片片锦鳞的熠熠闪亮
都折射着洞庭君山的井眼帆影②
芦苇萋萋的水径上空
谁弹响的雁之孤寂
正和花鸟虫鱼的缠绵眷恋
一齐在秋风里荡漾
②洞庭湖的君山至今还保留着一口“柳毅井”。
2012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