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乡情在血液里流淌——读《苍山血脉》

(2011-03-03 11:13:45)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

乡情在血液里流淌——读《苍山血脉》

 

    春节前的这场雪,下得及时,下得温馨,也下得诗意。且不说儿童少年面对天空飘舞的雪花和地上铺满的积雪是那般的兴奋、激动,全然不顾寒冷的侵袭而情绪激荡地在堆雪人或打雪仗。就我这个已鬓染霜雪的来自乡下的农家子弟,也依然对雪满怀深深的依恋和崇敬。雪是大自然的精灵,是江河湖泊的血脉,自然也是人类最圣洁品格的象征。

古人云:“梅须邀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将雪的精魂、意趣、形态写得何其绝妙呵!

正是窗外雪花飘飞之时,我正在读姚茂椿先生送给我的散文书稿《苍山血脉》。此时,我不知道茂椿先生是否也在临窗赏雪?但我从他的散文集和经历中读到了他那浓浓的永远也割不断的乡情,读到了他对故乡、土地、山水、乡亲父老和花草树木,乃至山塘湖泊,山间小路,田畴阡陌的心之所系,情之所依,梦之所恋,爱之所钟。

如果,我把他的这一片乡情比喻成覆盖在家乡故土上的这一层层厚厚、绵绵、软软、晶晶、莹莹的积雪,那待太阳光芒照耀后溶化雕刻出的万千景象和七彩生命之光,就足以让任何一个家乡游子惊叹和陶醉人生世界的神奇、美妙与深情、笃实。这个世界是滋养我们成长、生息走向童年、青春、成熟的旅途。让我们在流动的岁月里去感悟、收获,品味,哪怕是还有些苦涩和沉重的生活况味。我从茂椿先生的字里行间,看到了他用真情和挚谊找回了昔日留在故乡的履痕和依稀的长梦,感触到了他心的律动和澎湃的乡情,听到了他大歌的音符和心底的沉吟。

 

曾经,对生于世居深山老林的孩子,向往山外,是一个只能埋藏在心底的奢求。

是书使我知道,山外存在着另一个世界。是当时特有而后再也不会出现的下乡知青,让我发现了还存在着不同于山民的人们。他们这些被称为客家的人们,穿城里衣,说城里话,连生活习惯都与我们大不相同。从大处到细节,让我们羡慕。

                                               ——《向往山外》

 

这段朴实而真切的语言,正是许多山里孩子曾经有过的切身感受。尤其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的乡里人对于城市确实是陌生和充满神秘感。连看到城里人都会有一种莫名的欣羡。然而,当自己走进了城市,既而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时,那种别样的感情和寄托则极自然会蒙上故乡所有难忘的记忆和眷恋。

 

夜晚,山脚哗哗啦啦流淌的平溪,凭借朦胧迷茫的月色,如浅色的丝巾在风中飘动,声声诗意般的呢喃响彻耳畔。可是,我们在一次次关注山头山脚时,却从没有认真地留意蜿蜒于山腰的公路。其实,这一条年轻的公路,何尝不是故乡山水里一条美好的玉带,在山缠水绕中伸向远方,成为眼前最实在的景象。这条路当初虽比较冷清,但却逐步地改变着家乡的面貌,甚至最终深刻而根本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

                                                 ——《出山的路》

 

是的,就是这一条又一条的山间和乡村公路,它连结了两个世界和许多年轻人精彩的人生。从山里弯弯曲曲的泥石小路,到宽广蜿蜒的公路,它们既是时代的见证,更是人民创造历史的雕塑,更是沉淀和升华现当代文明的桥梁和纽带。

 

花阶的溪河的石头铺就,使行人免去了夏天的尘土、雨天的泥滑。有的地方,路面铺得很是讲究,大小不一的石头镶嵌成许多图案,美得让人不忍踩踏。走在家乡的花阶上,人们对铺路人的敬意会油然而生,从未担心花阶将于某个季节消失。

——《迷失的花阶》

 

面对花阶发出的这番感慨,我感受到了作者心情的郁闷和笃意的呼唤。是呵!对于时代、社会,对于命运、生活,对于向往寻觅和贫困、幸福,我们或许有许多的期盼和梦想,但更多的是需要奋斗、坚韧和担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当如此,一个地方、一个普通的百姓也不能例外。不要迷失自己的方向和选择,多一份对花阶的牵挂和思考吧!

 

他在写故乡的散文里,对远亲近戚的深深牵挂溢于言表,令人感动。他笔下魂牵梦萦的老晃城、太阳坪,他眼里神奇的山水、浮桥、石板路,他深情品尝的米酒、油茶、糍粑,是那样地影响着我的生活,有的还在我某一天的平淡里,成为他乡不可替代的胜景,令我流连。也就是那个时候,孤陋寡闻的我才知道,我们拥有着一个共同的故里家园。

——《柯原的乡情》

 

是呵!谁不爱自己的家乡故土,亲人、乡邻,只有对这一切爱得真,爱得深,爱得切的大地之子,才能永远血管里流淌着乡情,永远把祖国和人民装在心里,那怕是一个普通劳动者也会象天空的星星,找到自己发光的位置。

让我们都记住 柯原先生的珍贵诗句:

 

“当离开故乡久了,

这颗心就会蔓草丛生,

那是郁郁葱葱的乡愁,

欲理还乱,剪了又生……”

 

读到这些也令我共鸣的文章,我愈加明白了茂椿先生为什么如此情笃地创作出了这部流淌着乡情血液的散文集。

这是对于故乡对自己的一生多么庄严的忆念和祈愿!

谁叫我们的这颗心都是故乡的泥土捏成的呢!

 

                                                2011.2.16日晨于湘江之滨淡泊书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