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成长叙事的新视野(2-2)
(2009-04-28 11:47: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作品评论 |
悦雅是位现代女性,是一般意义上的女强人,有胆识,有文化,有才智,工作能力强,社会经验丰富。在田轫的成长之路上,她之于了智力与精神的双重支持,给予了无尽而无私的帮助。在不断的交往中,悦雅情不自禁地爱上了田轫,并快乐地收获着爱情。一个从小生活在城里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孩与一个在乡村长大的男孩的相爱,是那样的自然,完全没有两种文化角力的迹象。爱情巨大的力量固然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更为重要的在于悦雅身上所放射的女性之美。换句话说,悦雅与古秀秀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善良、仁爱、宽容以及聪明才智。正是因为如此,田轫虽然难忘古秀秀,但还是不由自主地爱上了悦雅。在他的心中,悦雅就是另一个古秀秀。如果说古秀秀在田轫心中更多的是文化和精神的支撑,那么悦雅对他而言,是优秀的助手和战友。仅从创业的角度而言,悦雅对于他的帮助是巨大的,无人企及。在与崇尚义谈判前的精心策划,悦雅起到了主心骨作用,而当田轫与崇尚义面对面交锋时,她又巧妙利用自己的身份帮助田轫化险为夷。这一点上,悦雅处于强势地位,经常左右着他的决定。尽管如此,他没有丝毫的男性尊严受损的感觉。这并非是他感觉迟钝,抑或是因为能力有限而甘于受屈。他真正的男人味其实就在于此,阳刚十足,但从不无知地逞能,能够很清醒地知道自己擅长什么缺少什么,对于有能力的人,不问性别,不管出处,总是虔诚地求教。悦雅的强势还在于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为爱人可以付出一切。这是古秀秀所没有的,或许这才是她们间最大的不同。十分强势的她,却非咄咄逼人,相反,她十分仰慕田轫的明亮与坚强,把他奉为“智慧坚强的舵手”。有智慧,特别能干,是标准的女强人,但她又同时含有女性似水般的温馨与柔情。以田轫的感觉表述就是:圣洁与柔意、深刻与聪慧、忍耐与淡泊、坚毅与智慧、正义与豁达,有着海洋的胸怀和雪梅的品格。
谭仲池浓墨重彩地呈现悦雅,在情感和精神上,她实质上是全篇的灵魂人物。田轫的成长益于她的帮助和全身心的塑造,她是田轫成长的明灯。然而在最后时刻,她去主动退出了,自愿而悄悄地去医院打掉了她与田轫的爱情结晶,尔后飘洋过海离开了田轫。这是为了古秀秀,也是为了田轫,却惟独没有为她自己着想。一个几近完美的女性,给了田轫一切,就是没给他负担与艰难的抉择。
与古秀秀、悦雅频繁出场不同的是,任怡怡这位经济学博士在整部作品中走入我们视线的时候并不多。田轫先是听她的课学到了许多东西,后来又成为她公司重要的一员,直至总经理。她带给田轫更多的是辽阔的视野和高层次的管理经验,以及一个更大的事业舞台。她露面不多,与田轫的相处也很少,但对于田轫的成长,特别是后来的发展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悦雅给予田轫的是辅佐和动力,而任怡怡更多的是知识上的相助与引导。
古秀秀是乡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女性古典美的化身,是田轫熟悉而终生不可能舍弃的文化和精神家园。失去了古秀秀,他就无法在情感、文化和精神返回故乡,生命中最本质的东西将化为乌有,就是飞翔也只如断线的风筝。悦雅是现代女性与传统女性的完美结合,几乎集成了一个男性成长所有的需要。任怡怡以知识的力量推动着田轫的成长。这三种力量,其实就是人成长力量的三个方面。
当下,男权意识与女性主义各自言说,互为攻击,竭力宣扬自己的权力诉求。在男性视角下,女性是配角,是把玩的对象;而女权主义无限度地夸张女性的力量,甚至到了不顾及女性特有美的地步。三位女性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她们的美与善良,她们的坚韧与宽容,她们的无私与智慧,她们对于情感的炽热和执着。当然,如前所述,她们又有着各自独特之美。换而言之,将她们三人合为一体,当是女性完美之像。三个深爱田轫的女人,其实就是一个男性得以成长的文化力量、情感力量和知识力量的土地。这当是谭仲池《土地》最真的诉说,也是其将作品命名为《土地》的潜在意图。谭仲池是怀着感恩之心在男性成长叙事中体现女性力量的。在他看来,男女是有别的,这不是他的男权意识如何如何的强烈,而是他体认到了男女各自的优势和存在价值。男女都有着各自的力量,只是表现的形式和能够接受的承受物是有区别的。男人的刚,是力量;女人的柔,是力量。我们无法将这两种力量放在同一标准之下判别,就像我们无法衡量山与水到底哪一个更有力量一样。作为男性的田轫固然是伟岸的,但他的成长如若失去了三位女性的支持,那么他将一事无成,纵然有某些得到,也是灵魂和精神之外的,最终将是飘渺的。田轫的男人味并没有淹没三位女性的光芒,他所表现出的都是男性所特有的品质,这样的表现是一种自然的散发,对于女性的地位和自尊一点也构不成威胁。相反,他十分的敬重女性,以平等之心与女性相处,甚至在许多时候,他面对女性的目光是仰视的。时而,在女性面前,他油然而生出自卑。这种自卑的背后,是他对女性力量的敬仰,还有就感恩之下的愧疚。三位女性的真情大美没有削弱田轫的男性之美。这三位女性在许多方面都胜出田轫,有超出他的力量。因她们的这种力量是女性化的,是相助性的,同时,又意识自身与男性相比,有不可弥补的弱处,她们的强大没有弱化男性的本色,反而在展现自我的同时,为男性抒写出更多的光彩。她们在为生存而奋力,是与男性携手而行的。他们与她们挥洒着各自的优势,一同走在和谐之路上。在他们这里,看与被看已经被互为欣赏、互为支撑所替代,一撇一捺虽有高有低,但失去了对方,都将不复存在。也许,“人”可如此解读为男人与人的互为相持。
谭仲池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对于女性美的感知,对于男女和谐相守的立场,在《土地》中得到充分体现,土地成为内蕴极其丰满、可作多矢向审美解读的喻体。他将理性与感性统一于现实生活和艺术审美,推崇两性个性化之美和两性间的和谐,一如大地上的山水个性之美与和谐,从而为成长叙事,尤其是男性成长叙事打开了新视界。这或许是《土地》最大的贡献,最具艺术力之处。
(长篇小说《土地》,谭仲池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