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理县之行2008.9——带着祝福去理县
(2008-10-07 02:21: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散文 |
写完抗震诗集《敬礼,以生命的名义》后,我就有一个心愿,一定要去灾区看望受灾的父老乡亲,深切体验伟大的抗震精神和生命的不息光芒,人间的大爱大义大情的涌动和互慰。
是在秋风潇瑟的九月中下旬,我终于踏上了去四川理县的旅途。汽车在蜿蜒曲折坎坷的公路上颠簸前进,路两边的田野、村庄、河流、山峦、工厂都不同程度地袒露着创伤的肌肤和容颜。有的村庄和集镇已成为废墟,有的河流被截断,有的公路被淹埋,有的桥梁被压塌,有的青山被切开,露出苍白的肌肉。这一切在咬痛我的心脏,又在震撼我已似乎平静的灵魂。
如果说当时写出这70多首地震诗,是在那段让人痛苦欲哭的日子,从电视报纸上知道那么多的悲惨、壮烈的苦痛、绝望、抗争,而现在治理破损的山河和人心创伤的日子,来到这块苦雨中的土地,我又一次让自己的心和灵魂走进了忧伤和感奋的天地。
这是一个座落在海拔2600多米的桃坪羌族佳山村。我们的车子沿着狭窄不平的盘山公路艰难的爬行。到了半山腰,一个人口集中的石头寨子,我们看到了路边堆满了鲜红的大辣椒,村民们正在帮助城里来的司机装运辣椒。村长含泪指到眼前已变成废墟的寨子说:“这里90多户人家的房子全部震塌了,现在村民们都在尽力抢修房子。”站在倒塌的房前,我看见村民们正在埋头清理断石、木料,有的已经重新垒起了石头墙壁。村长还告诉我,他自己也是羌族后代,这些石头垒的房屋之所以像城堡,是他们一代又一代的羌族人彻起来的。几代人的心血,毁于一旦,可以想见乡亲们此时的心情。顺着山脊往下看,层层山坡地里长满了玉米和绿油油的大白菜,路两边的苹果树都已结满了果实。透过眼前的丰收景象,我们还可以想见正在富裕起来的高山村民,又是如何面对这场掠夺式的无情打击。
我问村长这些农产品的价钱,村长很忧虑的说:“现在这些辣椒只能卖3毛一斤,白菜2毛一斤。即使这样,也卖不出去,主要是交通不方便。”我们接着走过一道山梁,又去踏看了另一个倒塌的石头寨子。身边的羌族村民热情的招呼我们喝茶,并向我们挥手,从他们的眼神里,我读到了纯朴、期盼和自信。
整整一个星期,我去了不少的乡镇村寨和正在动工重建的学校、医院、住宅、饮水工程、道路施工现场,我真切地感受到理县的干部群众立志重建家园的决心和顽强意志,也看到我们援建队员的负责、吃苦、合作的团队精神,认真细致的工作情景。他们虽然住在板房里,还要夜以继日的工作,但从与他们的交谈中,仍然感觉到他们那种甘愿担当、不怕危险、乐于奉献的情怀,正迸发着巨大的活力,转化为一个又一个实际行动,我相信,在这块受伤的土地上,他们一定会留下自己坚实的脚印。
这就是我前面讲到的大爱大义大情。我始终相信,这种中华民族的伟大道德情操,一定能扭转乾坤,重整山河,再建美好家园。也由此我被感动、被激励、被鞭策、被震撼。这三首不拘格律的小诗,也许可以作为我这次理县之行的心得吧!
一
风尘慰访川西北,
非是闲庭赏黄花。
眼前病树说悲壮,
冷雨霜风唤新家。
二
峡谷深深留履痕,
山高雾重更添情。
使命在胸尽全力,
数逢余震心不惊。
三
平生足迹任西东,
此处山川苦雨中。
乡亲对看心欲碎,
晚照清风望暮松。
那天去米亚罗镇看已倒蹋的学校原址已是中午时分,太阳光已强烈的照耀着四周的山岭,后山葱茏的树木已经成微黄的颜色。学校的老师仍住在板房里,几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在布满石头、瓦片、断砖的操坪上嬉闹。乡长认真的在向我们介绍重建学校的设想。他反复说,这件事情一定要办好。站在我身边的工作队队长张银桥接过话说:“我们湖南的援建,省委省政府要求很高,一定会让你们满意,让你们放心。”
这是使命,庄严的使命不是写诗所能表达的,最终的表达和结果,必将是带着湖南人民的美好祝福和深厚情谊,我们三湘儿女会在这片土地上写下永远铭刻在理县人民心中的友谊与幸福的美好时代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