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电影厂的厂长,在中国影坛的旅途跋涉,我多么需要领略更美妙的银幕风光,以丰富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在《海峡两岸及香港电影新片展》、《金鸡国际影展》的艺术殿堂里,我尽情地凝眸那银亮的天空飘飞的明霞丽云;欣赏柔美的月光沐浴下的海滩、石谷,清风掠过竹林花丛间流泻出的轻歌银韵;沉浸在情感与思想碰撞的圣洁光环和绮丽美妙的梦幻里,感受着大自然的灵气和力量对灵魂的雕塑。一切竟是如此的让人情怀激荡、思绪飞扬。
在金鸡、百花的颁奖典礼上,老一辈电影艺术家张瑞芳、谢晋、秦怡、孙道临等庄严放飞银色鸽子;著名影星张艺谋、巩利、葛优、夏刚、冯巩、张力维展开宽健的翅膀,飞向广阔的天空,一同去追寻中国影人90年前就已孕育的灿烂电影之梦。
很巧,住进花园酒店那天下午,我头一个碰上的是女演员剧雪。她在我厂和天津电影制片厂合拍的故事片《凤凰琴》中饰演女主角张英子。剧雪一双透明的眼睛放射着聪敏的光芒,她腼腆一笑,温情洋溢光彩照人。张英子那山村女教师的质朴、纯美就从那清澈的眼湖里荡漾出来。剧雪很高兴“本命年里走好运”。她对我说:“希望下次合作得更好!”
“那是宋大成”,一位记者的喊声,把我的视线牵向了李雪健的背影。我匆匆赶去向他招呼。李雪健回头看到我,又是“宋大成”的憨厚一笑,“我们又见面了!”是的,我厂和中影公司合拍的故事片《幻影》去年在天津开机时,我就见到了李雪健和台湾著名影星张艾嘉。当时,我还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后来刊发在《中国电影周报》上,诗名叫《给雪健》:
初秋的雨
扯断了幻影的梦缕
留下一盅渴望的清酒
赠与谁人去浇那浓浓的离愁
是一个伟岸的男子
怎会有这多痴烈的情恋
……
正当我们交谈时,《渴望》的导演鲁晓葳也走了过来。晓葳颇有个性,留着满脸的络腮胡子,给人一种成熟脱俗的感觉。我笑他是一个寻梦的人,昨天一个《渴望》让千万观众牵肠,悠悠岁月,叫人困惑和沉重;今天一个《幻影》又让台湾同胞泪湿衣襟,如烟往事,使人倾怀难诉。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要数王姬。她演阿春从纽约回到北京后,这次来到了花城,人们依然称呼她“阿春”。欣赏这位女老板的卓雅风姿,我真担心这么多记者围困她,会不疲倦伤神?可我看到的她仍是这样神采飞扬,潇洒甜美。因为我厂正在酝酿投拍一部反映个体户生活的困惑和追求的故事片《女老板》,我便约她找个时间谈一谈。王姬极为守时,用餐后就坐在餐厅等我。尽管那么多记者缠住她,她最后还是用极富情理的言语说服记者们脱身来到我的居室。王姬坐在沙发上不时甩着自己秀丽的黑色披发。我向王姬询问了她拍《北京人在纽约》的表演心态,探问她今后的道路。王姬极开朗,她用流利清晰的普通话款款地表达着心中的语言。曾在北京人艺的王姬,6年前去美国留学也是历尽辛酸,后来才在北美卫星电视公司主持中文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正如她所说:“演阿春可以宣泄我真实的感情。在美国要争得一席生存之地是不容易的,往往要强迫你改变自己的性格去迎合这个社会。阿春就是一个感情丰富的女人,但是为了生存,她不能不把一切置于自己的生存得失的考虑之中,阿春是一个被生活重新雕塑的女人。”王姬很坦率地告诉我:“我外露的和表现的是白种人的情绪,而骨子里却仍然是黄种人的传统品格。”我从她美丽的眼神中,看到的是中国女性的温情。最后王姬对我说:“回到北京,现在也可以说我是一个文化个体户。我将一边经商,一边从艺,可以说是脚踏两只船。但我不说大话,先要扎扎实实地干事。我想这也许就是一个成功的‘女老板’的奥妙吧!”
说到“扎扎实实地干工作是事业成功的奥妙”这条经验,不仅应验了王姬,我想也应验了我厂的国家一级导演周康渝。
前面我已经提到了周康渝是我厂改革的热心支持者。这里我要特地为他写一段文字。因为他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艰难而成功的一步。就像是一个得力的桨手,把电影厂这只航船摇到了一个风光绚丽的岛岸。这个岛岸,就是我厂第一个准制片人实践的成功。
那是1994年5月间,周康渝从北京拍片归来,我们坐在一起谈到了厂里推行制片人和导演目标管理的改革举措。我谈到《真假情人》已经正式按改革的方案实施投入和产出效益承包目标责任制。周导演听后,非常感兴趣,当即表示自己也愿意试一试。在很短的时间内,周导演就拿出了一个电影文学剧本《古龙镇谍影》的初稿。我当天中午就阅读了一遍,觉得很有特色,表现“抗日”的主题也很好,而故事情节复杂,不落俗套,谁敌谁友扑朔迷离,斗智斗勇难见真伪。于是我提议他再大胆朝前走一步,干脆来做一次准制片人。方案是厂里给他贷款,由摄制组出利息,包死上交基数,超收全部归己。我还给他分析了三个有利因素:一是周导演曾拍摄过《特殊身份的警官》、《天国恩仇》、《湘西剿匪记》、《秋收起义》等影响大、质量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比较好的影片,在观众中有很好的印像;二是《古龙镇谍影》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剧本基础好,加上在省内拍摄成本低,只要严格管理,控制成本,经济包袱不会很大;三是抓紧拍摄,精心制作,大造舆论,搞好宣传广告策划,形成声势,可以产生良好的市场效应。周导演认为我的分析有道理,表示回去考虑商量。
几个不眠之夜,几度反复推断,几番良朋磋商,几回谋士咨询,周导演毅然决定签约,成为中国第一个个人贷款拍片的准制片人。对于他的这一举动,我从内心佩服和感激。他不仅支持了我厂的改革,也支持了整个中国的电影改革。
经过精心准备,周康渝带领他的摄制组上路了,他们日夜兼程,全身心地投入;他们注意节约每一个铜板,精心拍摄每一组镜头,全组30多人团结奋战,整整一部影片,仅用26天就拍摄完毕。这是潇影厂历史上拍摄周期最短的一部影片。
至于影片的质量和效益如何?下面这个数字就足以说明问题。影片《古龙镇谍影》由上海电影发行公司以120万元一次性买断版权,而该片实际成本为75万元。在1995年2月召开的全国电影创作会议上,电影局局长滕进贤一再赞扬这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很强的影片,是一部走改革之路的成功影片。
周康渝成功了,我们为他高兴,向他祝贺。省委宣传部文选德部长还特地为他的成功敬酒,这自然代表了我们的心愿。
然而,《真假情人》摄制组却遇到了挫折,其发行收入与承包合要求相比,要罚款2万元。作为厂长,我曾经承诺:如果达不到目标,我与剧组一同认罚。当我将1000元罚款交到财务室时,心里感到十分的踏实。因为我相信,改革付出的代价,定会成为日后收获的投资,而且将来收获的定是一个黄澄澄的季节。我始终认为交这笔罚款值得。人生有什么比同事之间真诚团结去勇敢开拓未知世界更幸福、更具有壮丽色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