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演讲:让文化引领城市和谐发展

(2008-06-25 13:44:08)
标签:

杂谈

分类: 论文

 

今天,我能够有机会在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的古都南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名城代表一起,就“促进文化发展,构建和谐城市”这一主题进行探讨,感到十分荣幸和欣慰。踏入南京这片热土,浓郁的文化气息和繁荣的都市景象,让我惊叹文化的力量。20044月我去印度寻访了“琥珀城。”在诗中我这样说道:“登上了粗犷而有层次的石级/石之神韵/银之魂灵/花之彩霞/玻璃琥珀之巧缀/光线 角度 神奇的切换/天庭上涌动的地面人流/只要一根火柴/便点燃了一个文明的国度……”

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大自然与人类生命的智慧、深邃奇妙的思想放飞和创造共同演化的结晶,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演变进程中,文化遗产以其承载的丰富历史、社会和人文信息,构成了一个区域、一座城市的记忆,成为我们与遥远祖先对话、沟通的重要渠道。综观世界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之所以绽放出耀眼而照人的光芒,就在于它留存有丰实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无数历史文化的瑰宝,在给人审美的愉悦和美丽的想象与享受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如天主教中心罗马、“西方文明的摇篮”雅典、“千塔之城”开罗等,每一处文化遗产,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不在讲述每一个城市的深刻历史记忆和演进的岁月风云与壮丽历程。

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实现文化遗产的价值升华,是现代文明城市的象征。正如大本钟象征着伦敦,艾菲尔铁塔象征着巴黎,自由女神象征着纽约一样,文化遗产无时不在延伸着城市的历史时空,塑造和影响着城市的生活方式,丰富着城市的色彩和自然图景,提升着城市的气质品位,孕育着城市的发展活力,并给所在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公约》以来,保护文化遗产已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们的响应与支持。今天,许多的城市尤其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们,纷纷把文化立市、文化强市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把保护文化遗产,有效科学地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作为凸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扩大城市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长沙作为中国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近年来,我们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始终坚持保护文化遗产和促进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并重,颁发了《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启动了91处著名历史文化遗产标志工程,恢复和重修了岳麓书院等47个文化遗址和人文自然景观,加大了对11条历史名街和24处传统民宅的修缮和保护力度,使历史文化遗产能永久地放射其灿烂的时代光华。同时,在继承、丰富、发展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事业和文化产业,构建了以媒体传播、文化旅游、音像出版、娱乐休闲、文博会展、体育健身、卡通动漫、民间工艺等为支撑的八大文化产业。去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47.7亿元,占GDP比重达9.7%,实现了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协调共进。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化进程已成潮涌之势。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及发展关系,是人类文明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以为,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成为文明聚焦点的同时,理应肩负起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使命。

——传承历史文脉,彰显时代特征,实现历史与现代的有机融合。历史文化是现代文化的基础。历史文化名城之所以能绵延数千年,就在于它有一股文化的内在驱动力。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保护方针,采取综合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决反对和防止不顾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客观承受力,不顾长远发展需要的盲目利用和恶性开发。要科学地认识和对待历史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展示历史文化的魅力,实现历史文化的科研、艺术及经济价值。要大力弘扬现代先进文化,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更多地注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内涵,使我们的城市更富有时代气息。只有传承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只有彰显时代,才能延续历史,只有实现历史与现代有机融合,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共生共荣。昨天的文化是今天的经济。我们保护和开发文化资源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经济的发展可能此起彼伏,而文化却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增长点。我们应站在培植新经济增长点的高度,合理开发利用历史文化,做好文化资源的整合规划,打造最能显示地方特色、最能凸现地方形象、最能张扬地方个性的历史文化品牌。要利用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对人、对社会、对经济的巨大推动力。要切实把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元素注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努力增强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以文化为动力推动经济的发展,以经济发展来促进文化的繁荣。

——注重文化引导,建设宜居城市,实现文化与生态的协同发展。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我以为,留存文化遗产,其意义不仅仅在于保护本身,更重要的是在于通过保护,引导整个城市和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我们要始终坚持用强烈的文化创意指导城市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用优秀的历史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化塑造积极向上的城市精神。有了文化的渗透,城市风格才会有个性,城市内涵才会更丰厚,城市精神才会有灵光。要注重加强城市历史建筑、历史街巷、历史民宅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好城市的山体、河流、植被、树木,建设良好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要注重文化与生态的胶合。近年来,长沙围绕建设生态文化型山水城市和宜居城市目标,不断加大城市生态建设,先后成功创建了园林城市、森林城市。

在我结束本次演讲时,我想起了在安徒生雕像前的心灵自白:在广场的一角/您用悠闲的姿态坐在石头上/微笑着凝望大街/一手拿着书稿/一手握着拐杖/飞翔的鸽子在你头上盘旋/唱着刚学会的童话/今天我来到你的身边/仍然在思考你讲过的故事/你走过的路 抚摸过的小门/同时 也在寻找你给我/最初的那缕点亮人生世界的亮光。

女士们,先生们!保护文化遗产,弘扬时代文明,创造美好未来,是一个城市决策者和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建设更加繁荣、文明、秀美、和谐的城市家园倾注更多的智慧、更高的热情、更大的力量。

             (该文为在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上的致辞有删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