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谢朋友们的关注

(2008-07-24 22:40:25)
标签:

杂谈

    今天我刚从外地回到北京,稍事休息抽空上来看看,访问的朋友已经接近10万。想到已经近一个月没有打理博客,心生歉意。自从灾区返京,工作繁忙程度甚于前方。教学工作、科研立项、一系列的抗震救灾报告、培训、发言、讲学,工作总结汇报,周末休息时间还要录制《心理访谈》节目或者接待等候很久的咨询客人。上周又回到成都,在抗震救灾科技高峰论坛上做“四川地震灾后心理救援的实践与思考”大会报告,并且在四川电视台做了关于心理救援电视节目,灾区工作的一幕幕场景似乎又浮现在眼前。本来我的工作量就比较大,现在更忙碌了。有时做静夜思,自我觉察扫描一下,这也是个问题呀!

    经常想哪些事情急迫、哪些事情重要,作完这几个大事情可以歇一会了。但是常常是一个事情办好了又带出来三个。经常有朋友来劝我,“你别太累了,50多岁的人了,该拒绝就拒绝。”然后这位朋友恳切地说,上次我介绍找你咨询的那位,感觉很好。现在我又有个亲戚/朋友,想找你咨询,再麻烦你一下!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明白我为什么如此忙碌了。一个人麻烦一下、十个人呢?一百人呢?落实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轻松不了。

    人所追求的价值感,有一个重要的外部标志就是社会需要你、他人需要你。没有达到这种状态,心有不甘;达到了,忙碌不堪。回到心理健康的经纬线来考量,应该是:无人喝彩时,照样积极地生活,有人关注时,仍然不迷失自己。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炼和成长的过程、自我的成长和专业的成长是同步的。我又回忆起德国老师的话,临床心理学家是在人间做“神”的职业。继续成长的路还长呢,我想用下面的一句话与各位共勉:“象科学家那样工作,象艺术家那样生活,运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精神力量,享受充满智慧的快乐人生!

    谢谢大家关注,得空一定再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