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拾遗——芝士龙虾伊面

标签:
芝士奶酪伊面芝士焗龙虾、伊面铺底石磊 |
分类: 美食分享 |
人生拾遗——芝士龙虾伊面
http://s15/mw690/001w4NKPgy6HLo7oJPg0e&690
此图来自于百度图库。大龙虾的头头尾尾、钳钳脚脚的,用来熬粥更为适合和美味,放入此菜,享用时会比较费时,而此菜因为有了芝士,是比较适合趁热时食用的。此图的龙虾估计一斤以下,似乎是小了点的。
此菜的准确表达应该是:芝士焗龙虾、伊面铺底。
芝士又称奶酪,是一种奶制品,盛名于欧洲。有人曾将奶酪与豆腐并称,从制作工艺上来讲,确实有异曲同工之处,它们在欧洲、及东亚都是极重要、极普及的食材之一。
伊面源于中国的粤闽地区,是经油炸、食用前再经高汤或上汤熬制的鸡蛋面条。今天,这种传统的、作为主食的面条,已成为一味重要的食材,通常会出现在粤、闽、潮州海鲜类的菜肴中。
此味菜肴中的龙虾以1斤半以上的为宜。龙虾的选择,以我们经常能食用到的而言,是以生长于澳洲太平洋水域的澳龙为优;其次才是那长着一对大钳子的、生长于加拿大和美国大西洋水域的波士顿龙虾。
顺便说之,我以为,同一海产品,关于产地的选择,可以考虑两个关联因素,一是产地的水温,越冷越好;二是生长期,相对长的为好,粤语中有一句老话,叫做老鱼嫩猪,是有道理的;至于野生的海产品,则是可遇不可求的,对此,这些年来,我是不抱奢望的。
此菜形式上的主角是大龙虾,那我们就从大龙虾的食用说起。
大龙虾的烹饪方式,通常是清蒸、爆炒和火锅,这样烹饪方式下的大龙虾,以我的体验,存在两个问题,其一,大龙虾肉并不像人们传说的那样的鲜美,说句实话,还比不上梭子蟹;其二,食用时会有“柴”的口感,“柴”是粤语鲜嫩、多汁、爽滑的反义词。
大龙虾刺身还是蛮不错的,能体验到龙虾的鲜美,多少也能消除熟食大龙虾的那种“柴”的口感;它的好处还在于,一虾两吃,头头尾尾和剔除刺身后的外壳以及那一对大钳子一并煮粥,那粥是很有海鲜味道的。但从养生的角度来说,生冷食物对人的肠胃毕竟不是太好,再说,还有关于寄生于生鱼片中的这菌那菌的警示。因此,近年来我已很少生食海鲜的了。
90年代初在香港春茗时,已品尝过芝士龙虾伊面,留下了不俗的印象。
2003年前后,伟诚集团老板李伟波,作为美食家的一面,曾向我隆重推出过芝士龙虾伊面,此家海鲜酒楼在深圳的石岩镇上,是经李伟波筛选过、并经其反复挑剔和指导过的、附近制作芝士龙虾伊面最好的一家。
那天,酒店老板特意为李伟波留了只两斤以上的大澳龙。当我们入座后,当值经理还将此只澳龙在我们面前张牙舞爪了一番,表示此虾的生猛。
通常,我们的芝士龙虾伊面都是一虾两吃的。
大约30分钟后,芝士龙虾伊面端了上来,热气腾腾、镬气(锅气)十足,鲜红的虾壳点缀着全菜的奶白色。
芝士与龙虾真是一对绝配,经过焗烤后,带壳的、一块块、缩成一寸大小的虾球肉是绝对的香浓、鲜美和多汁,并十分的有嚼头。大龙虾没有了其他烹饪方式下“柴”和不够鲜的遗憾。
最令人叫绝的是,此菜的主角已不是大龙虾,而是衬底的伊面了。芝士焗龙虾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汤汁,完全融入到极易吸取其他食材味道的伊面里,即鲜又香,加上伊面本身柔而不化、爽滑弹牙的口感特征,绝对是一道老少咸宜的佳肴美食。
之后,我也喜欢上了芝士龙虾伊面此味菜肴,不同酒楼味道各异,但真正制作上乘、能让饕客们食指大动的芝士龙虾伊面并少之又少。
我想,奶酪是此菜的关键食材,那么奶酪的品种、新鲜程度、以及放入此菜的份量,都是决定此菜味道的重要因素;而我们的中餐馆、中餐厨师对奶酪使用和了解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也许这是造成了此菜味道各异的原因之一。
此外我猜想,此菜一定是用到勾芡的,它的勾芡一定是包括了:芝士与龙虾焗烤后的汤汁、芝士、高汤、香料和不同的调味品,我相信,即使再专业的食谱,对此芡也很难做到确切的、定量的描述,因此,成分配比不同的勾芡也会造成此菜的味道各异。
此菜热食最佳,因为,奶酪的凝固温度是在35度左右,这就要求伊面、龙虾和勾芡能够各自同步完工,一次浇淋后即可上菜。我相信大部分食客是不会喜欢温吞吞、黏糊糊的伊面或龙虾的。
我认为,此菜是中外食材、中外烹饪方式最佳结合的菜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