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w690/52da8b03h045d86f14de5&690
与长春女诗人姝燕相遇
是在一个冬天,走进南方阴冷的办公室里,找工作人员报到。我刚开口,她就在背向我的椅子里转身,同时拉住了我的手。
以为她是认识我的,或者是被我遗忘的哪个曾经的熟人。等我报到完毕,她才笑着说,一听你的口音就知道是东北人,咱们是老乡。
是啊,乡音真是奇怪的东西,一张口,我们就熟悉了,成了姐妹。我原打算要去武汉看亲属的,她提议跟她一起去看赤壁,惊奇她怎会如我一样,被赤壁的东风吸引着。放下包,放下原有的计划,忘了一路的奔波劳累,我们相携着奔着赤壁而去。
真是很远,坐一辆车到终点,再倒一趟车到终点,再步行一段路到起点,再坐车到终点,几个来回。赤壁遗址还没在眼前,赤壁镇上却到处是三国符号了,什么“借东风酒家”、“卧龙酒楼”、“小乔茶座”、“赤壁驿馆”……镇上人家门前都开始挂出腊肉腊肠腊鱼,要过元旦了,过了元旦就是年,年的味道从挂着的腊肉腊鱼中飘了出来,撩拨着异乡人的心。走过一段长街,“三国赤壁古战场”几个大铜字提醒我们:赤壁到了。
进得门来,第一感觉是恢宏,气势庞大。天公作美,一扫前几日的阴霾,将一片晴朗赐予我们。不是旺季,游人很少,我们好像走进诸葛亮设计的空城,石板路上,我们清脆的鞋跟声停停歇歇。
这是一块被战争洗礼过的土地。《资治通鉴》上描写,当年曹操亲率百万大军进攻东吴,孙刘联军在军师诸葛亮羽扇轻摇中,在周瑜指挥若定下,火攻曹军。书上描写当时的情景“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倾之,烟焰张天,人马溺死者甚众”。这场大战直到今天还被人传诵着,不是谁的输赢,而是战争中各自显出的超凡智慧,是力量悬殊时应对的那份胸有成足的坦然,直到今天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的,除了军事力量,更多的是人格和智慧的角逐。三国时期也因此被称为英雄辈出的时代,那些闪烁在历史上空的名字,让赤壁成为热土,让来到这里的人心都跟着升温。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争的烟云飘散过后,赤壁山与南屏山上空白云依旧,清风依旧。“凤雏先生”庞统亲手栽的银杏树,历经千年仍枝繁叶茂,拜风台边,诸葛亮异常伟岸地伫立在江风中。从历史深处吹来的那场风,改变了历史的脚步和方向,也是这样的冬天,也是这样清冷的北风遍吹的季节,谁能想到历史竟奇迹般上演"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了!
我们一起仰头注视周瑜高大的石雕像,雕像手持利刃英姿勃发傲看历史风云的形象,很符合史书上对他描写。遥想当年,他立于滔滔长江边,凝视千军万马驰骋厮杀,火光冲天;凝视染红的江水、赤壁;凝视潮起潮落中渐散的烟尘,心里是怎样的澎湃?那份翻卷历史风云的气度,该是怎样的洒脱!我们笑着假设,要是生在三国,和这样的风云人物相遇,哪怕擦肩而过,还不意乱情迷啊,中国文学史上说不定要多出一大堆写给周郎的情诗呢!
炮台,战船,骑马场,鹅卵石路,我和她一路走,一路看,两个穿着高跟鞋的女人以不合时宜的装束,在不合时宜的季节,在滚滚长江边体会“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在周瑜坐着的铜像上,我们依次钻到“周瑜”的怀里,考验“周瑜”坐怀不乱的定力,然后体会恶作剧后的开心。在赤壁矶头,我们气喘吁吁攀到摩崖石壁殷红的“赤壁”二字前放逐自己的怦然心动。
http://s13/mw690/52da8b03hd3c8e0531c5c&690
与“周瑜”相遇
这个冬日的下午,我把心留在三国遗址的赤壁边;留在渐行渐远的历史回响里;留在诸葛亮、周瑜、张飞、小乔、曹操、庞统这些名字旁;留在东坡先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感慨中;留在与赤壁,与三国,与乡音意料之外的相遇里。我惊叹和她想法惊人的相似,惊叹对赤壁涛声的同样痴迷,无限陶醉在一个诗人滚烫的情怀里,那份不加掩饰的坦荡,没有雕琢的交流,让我忍不住夸她真是东北女人,东北的女诗人!我们用脚步寻找历史的余韵,用心触摸历史,用心体味岁月的沧桑,更体会人生岁月里这份不期而遇,这份无缘由的相知。
http://s5/mw690/52da8b03h7b9416968d64&690
与赤壁摩崖石相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