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是苍凉起风情----《额尔古纳河右岸》一幅徐徐展开的民族画卷

(2012-12-09 09:13:30)
标签:

很久

山鸡

爱上

亲人

生活中

文化

分类: 原创

                                 

 

        几年前,读《额尔古纳河右岸》,几天时间里不分昼夜地读,被这部小说深深吸引着,以至于读完后,间隔不到一个月又细细读了一遍。迟子建用她一贯的自然婉约风格,用澄净的心灵去触摸一个弱小民族的历史,史诗般的笔触下有大爱,大痛。读后,如诗,如画,如歌。细细品读,那种潜质的美,真实美丽。

       这本书作者口语化的表达方式,不知不觉中把你从读者变成了听众。好像你就守在一堆炉火旁,对着一个脸上刻着岁月的90多岁的老女人,听她给你讲她亲历的故事。这故事里,有对自然的赞美,对生命的尊重,对自己民族信仰的坚信,有人性理想的彰扬,有生存的艰辛,有快乐和忧伤。她用文字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一幅历史的画卷,在色彩浓浅中,在层峦起伏中,在冷暖色调交汇中,还原一份民族记忆。

       她笔下的鄂温克族,300多年前,俄军侵入,祖先领地被抢占,被烧杀抢掠,战火中,为了生存被迫从额尔古纳河左岸来到右岸。她以悲悯的情怀写他们生存的艰辛,这些苍凉的故事,有着生命如流水一样的深深叹息和无奈。比如,美丽的列娜因瞌睡掉下驯鹿,冻死在搬迁途中;达西——为了保护驯鹿仔,被狼咬掉一条腿,而后,训一只名叫奥木列的鹰,为了找咬掉他腿的狼报仇,而最后死在了狼群中;林克——为了保护氏族里经过瘟疫活下来的驯鹿种群正常繁衍,决定到其他乌力楞换取种鹿的途中,被雷电击中死去,从此“我”没了父亲;因为死了丈夫林克,又不能接受尼都萨满情感的达玛拉—跳舞而死,而死时穿着尼都萨满为她亲手缝制的羽毛裙子。

      还有与狼遭遇,马受惊,被马拖死的罗林斯基;拉吉达——主人公我的第一个男人,为了寻找大雪后失踪的驯鹿,冻死在马背上;伊芙琳的儿子金得,被母亲逼着娶自己不喜欢的歪嘴姑娘,婚礼当天吊死在树上。还有为了拯救其他人,妮浩和鲁尼一个一个失去自己的孩子果格力,交库斯坎,耶尔尼斯涅,他们或从树上掉下摔死;或为了采摘百合花被马蜂蛰死;或者为了一只落水的畸形小鹿,溺水而亡。这些如百合花、黑桦树一样消失在人间的影子,是小说里潜伏在心底的忧伤。而更深层面的忧伤则是民族的逐渐衰退和渐进消亡的现实,是融入现代文明,还是保持固有的民族传统,这位老人也无法选择,她只能把代表自己意愿的桦树皮投到火炉里,拒绝告别原有的生活。但其他人呢,他们怎么选择,在现代文明汹涌的浪潮前,哪个角落还能保持原来的固有生存方式?生存环境,这是这个小民族的难题,也同样是人类面临的难题,这难题让读过此书的每个读者都陷入深深思索。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莫言在《用耳朵阅读》里曾说:每个人都有生活,每个人都在生活,但要写出具有原创意义的创新性作品来,仅靠生活是不够的,要千方百计地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力争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意义。这本书让读者惊叹迟子建能有如此创新,更惊叹她如此深刻地挖掘,这些是欣赏她诗画语言风格之外的另种收获。

      评论家肖鹰说过:文学真正的价值应该是人性多层面的厚度,“一定要带来人性关怀,带来人性的理想,同时带来一种深刻,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爱和美的呈现”。

这部小说中,最美的也最不缺的恰恰是这种爱和美的呈现。在面对瘟疫、野兽、雪灾等境遇中,几乎要走到绝境时,依然能够让人读到爱,读到美,读到人性。比如,铁匠伊万——用水獭皮、猞猁皮、灰鼠皮救下了被黑心的继母卖到妓院要当妓女的小眼睛姑娘外民族的娜杰什,原因很简单,只为了从来没有哪个姑娘让他这么心疼过。就为了这一眼,这份心疼就陪伴了他一生。后来他父亲见到他们混血的孩子,生气后吐血而死,文革之风的惊吓,妻子带着孩子逃走他乡,直到伊万死也没再见到他们,但在伊万眼里,他们是他永远的亲人,唯一的妻,唯一的孩子。

     还有得知林克死了,只写了达玛拉头发白了,乱蓬蓬,干涩,苍老,没了笑声和过去爱穿的裙子。三十个字,却字字是泪,是痛。

     最精彩感人的描写还有尼都萨满对达玛拉的感情,从年轻时候兄弟同时爱上达玛拉开始,他一直没失去对达玛拉的感情。当林克死后,他看着达玛拉日渐憔悴,便在别人不知觉中把两年里山鸡羽毛收集起来,为达玛拉缝制羽毛裙子。达玛拉一句无意的感慨,舍不得离开好看的花儿,已经准备好了要搬迁的他,又住了下来,直到好看的花凋谢后。听到达玛拉说梦到银簪子,就想用兽皮等物品去换,而听到因为列娜死去后一直伤心的罗林斯基不再换女人的用品了,尼都萨满竟生气得暴跳如雷,把他们最信赖的安达推开了,换成了黑心的安达——图卢科夫。这些感人的形象,在读者面前鲜活着爱和人性的温暖。这种爱和温暖,就像切开的石榴,看着它流泪,你也心酸。

      合上书,眼前很久都跳跃着伊万、林克、尼都萨满、达玛拉、达西、拉吉达、瓦罗加、妮浩、鲁尼、马伊堪、安草儿、西班等等这些人的名字,好像他们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就连书中作为主人公看着婚礼上英姿勃勃的长子维克特,忍不住湿了的眼睛,那个被瓦罗加温存望着的背影,那声发自她心里的感叹,都让人难忘。作者用不露痕迹的细节描写紧紧抓住了人心,抓住了人性的真实,让作为读者的我们忍不住牵挂和动容,仿佛自己也化作那盏灯油半残的旧灯。

      也正因如此,读出了一份厚重,读出了一处风景。最是苍凉起风情,涅槃后的凤凰才懂得重生的喜悦,平淡的日子固然幸福,波折的人生更见风景。这本书就是一处绝美的风景,如额尔古纳河水一样清冽着我们,引得我们走向一种澄明,一种清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小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