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小巷—杭州的老城遗韵26

标签:
楷体小巷休闲 |
分类: 老城遗韵 |
雨中的小巷
-----杭州的老城遗韵26
东河下,小桥旁,老巷里,秋雨中,放下俗事,暂离喧嚣,伫立听雨,俯身观景,撑起雨伞,我拐进雨水中的幽长小巷。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数”,东河边旧时的庭院园林,至今残存修饰的老房子,
是胡家陶家张家赵家陈家还是七十二家房客,那深藏着的让人铭肌镂骨的往事, 都是使人感慨系之的故事。
秋雨停息的间隙,濡湿的山墙、黑瓦、地面,透着水气的木柱、板隔、窗棂,无一不描绘着湿漉漉的江南寻常日子。小院子里没有生灵,却空闲着一方长有青苔的天井,尤是那天井中的青石水漏,点缀出小院的生气。顺长廊望去,是一眼看不透的江南人家,还是我小时候曾经难以忘却的家。
走在雨中的小巷,
烦躁浮华的思绪随之沉静下来。小巷屋檐流下的水像断了线的珠子跌落下来,当那点点的雨星飞入眼笼的时刻,清凉细腻,形成一串串风珠。站在房檐下,雨珠顺着脸颊流下,谁让侬忘情于雨中,在等孩提时送伞的母亲,还是撑着油纸伞走在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女孩。
这里曾经是斗富二桥巷口的一爿南货店。
50 年代公私合营前,柜前常常站着一个中等个儿,穿着藏蓝色长衫,翻着白袖口的年青男伙计。60年代公私合营后,南货店基本停业,柜台前那个伙计就是店主的儿子。 90 年代店面被白灰封住,那个伙计蹲在墙角下晒太阳,一双浑浊的老眼,茫茫然注视着天空,似乎在联想着什么。如今物换星移,物是人非,改造如新的南货店,谁会是这里的主人。
这里是历代文人荟粹之地,大多文人在小巷中度过岁月,袭自珍曾居清泰门附近的马坡巷,有“马婆港外立斜阳”的句子,
宋代女诗人朱淑真住在大瓦巷,“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她留下的名句, 陆游在钱塘门东的孩儿巷住过,“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即当时所作。 这些小巷虽不起眼,但与杭州的历史不可分割,也与周围的湖光山色不不可分割。
白墙黑瓦,江南的妩媚,雨中那黑瓦便似一幅幅水墨濡染的国画。
瓦上的雨声,滴答、清脆、轻盈、活泼、空灵, 好像是一些快乐的小精灵在瓦片上跳舞。刚改造的房屋新铺着深黑的瓦缝隙间没有长出瓦楞草,一个有了年代的房子,才会有生生不息的生灵。 可飘来的草籽已躲在瓦缝隙,安静的等待着来年春雨的到来,只要看见那些老房子,我必定在寻觅瓦楞草。
以前是天井里放水缸,现在路边也放水缸,下雨时雨水从屋檐上倾泻而下,一次大雨可以装满半缸水。
老人们在水缸里,放养几条泥鳅、金鱼,邻家的小男孩会搬来板凳站在上面,看水中的小水灵沉浮、游曳、吐泡,用细草茎去挑逗它们。如今的水缸成了一种摆设,秋风吹过,水面上漂浮着几许落英的桂花。
雨中的小巷,一条石径笔直地通向远方那个深幽而又悠长的出口,在丝丝斜雨填充着小巷空荡的空间,空气清新仿佛滤过似的。
那高高的屋檐,黑黑的窗棂,长长的青石路,窄窄的街衢,幽幽的小巷,烟起雾落,云蒸霞蔚,草长莺飞,花开花落,流年似水。走在雨中的小巷,好静!好惬意!
http://s8/middle/52d3550cgae4d2f6bd527&690
http://s9/middle/52d3550cgae4d3134fdd8&690
http://s4/middle/52d3550cgae4d39c46df3&690
http://s14/middle/52d3550cgae4d3b79d24d&690
http://s11/middle/52d3550cgae4d3eab686a&690
http://s11/middle/52d3550cg77d4866e127a&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