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扇子巷—杭州的老城遗韵11

标签:
杭州小巷 |
分类: 老城遗韵 |
http://s8/middle/52d3550cg9331840b13a7&690
消失的扇子巷
-----杭州的老城遗韵11
扇子巷是一条南北向,与中河相邻,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小巷。早在宋朝,这里是制扇作坊集中之地,是全国的制扇中心,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民国初期,这里是最早的文人官场办报之地,1911年浙江光复之际,设立在扇子巷的浙江省官报局出版《浙江军政府官报》,不久又改称《浙江公报》。1911年11月18日,邵飘萍在杭州与报人杭辛斋等办起了《汉民日报》,报馆的社址位于上扇子巷浙江都督府印铸局内。
解放初期,制扇行业的繁盛景象,已荡然无存,整条巷子已找不到一家扇子店,“扇子巷” 只留下一个空名。现在还依稀记得,小巷的两边大都是晚清遗留下来的老墙门、作坊和商店。往南有韩家的棕绷店、沈家兄弟的漆匠店和木匠店、陈家的小酒店,酒店隔壁是打铁店、理发店。往北有白铁店、裱画店、小书店。小巷虽不繁华,倒也热闹,那时小巷有两个代表性人物,一个是墙门对面的跷拐阿宝,只要邻居家有红白喜事,都一拐一拐少不了他。还有一个是墙门斜对面的疯婆金梅,发疯前是一家纺织厂的车间主任,为评先进受刺激而得病,每到傍晚疯婆金梅都会在自家的二楼窗前诉说“委曲”,然后开唱越剧,小巷上空经常飘荡着疯婆凄凉而委婉的越剧声音。
80年代起,杭州掀起了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先是中河改造,拆掉了部分小巷和老房子;90年代中河路改造,小巷只残存了保佑坊路口的一排老墙门;前年开始,因为元福巷历史街区改造,残存的老墙门也难逃厄运。至此,百年历史小巷彻底消失。
如今现在,柏油路代替了青石板,钢筋混凝土代替了青砖灰瓦,小巷所有的一切也都成了前尘旧梦:当幽长幽长的雨巷变成了通衢大道,哪来踩着雨点丁香般的姑娘?当满街川流不息的汽车驰过时,杏花的叫卖声变成汽车的喇叭声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我不会忘记,我是从这条小巷里走出来的呵!
http://s10/middle/52d3550cg931cfdfe6a09&690
http://s11/middle/52d3550cg931d10f0454a&690
http://s2/middle/52d3550cg931d1b8ea101&690
http://s8/middle/52d3550cg931d1c586957&690
http://s2/middle/52d3550cg931d060c7d21&690
http://s10/middle/52d3550cg931d0954b619&690
http://s11/middle/52d3550cg931d0aea6d6a&690
http://s5/middle/52d3550cg931d0bf7b934&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