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许愿正一观

(2022-08-03 10:18:49)
标签:

正一观

手机摄影

分类: 旅游
                                                                 许愿正一观

                                                                      童心亦然摄

世间有寻梦龙虎山,问道天师府,许愿正一观之说
许愿正一观
 四柱三门石牌坊。正中额枋上是三清浮雕,周围祥云瑞兽,龙盘虎踞。中间两柱楹联:仙山无恙有道气名龙虎,名胜有赖无氛秽称道都。外侧石柱楹联为“攀悬崖登绝壁龙虎山中寻龙虎;进祖庙步金阶天师殿上叩天师。图为不知名的志愿者前来免费导游讲解。汉和帝时,张道陵携弟子王长游淮入鄱阳后,溯信江来到这里,建草堂,炼"九天神丹",初创道教,成为中国道教的鼻祖。许愿正一观
 正一观景区位于龙虎山仙水岩游览区的东南方。可从仙水岩乘船或乘车到蔡坊村,再过河约1公里及至。景区有炼丹池、正一观、观音壁、薛家寨等众多景点。正一观是龙虎山的重要景点,是正一道祖庭的象征。主要包括七星池、正门、仪门、钟鼓楼、元坛殿、从祀殿、祖师殿、玉皇楼、丹房、红门、廊庑以及生活用房等。上图为山门背面,下图为道源教宗的石刻。
许愿正一观
仪门门面上绘有道教护法真君,左边青龙神叫孟章君,右边白虎神叫监名君,守在这里。绘有门神的门一般关闭,帝王及道教领袖到来时才开。两侧的对联为“松竹隐风隐鹤,山水藏虎藏龙”。
许愿正一观
檐下悬挂四盏红灯笼,四条黄色巨幡覆盖前墙,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图文并茂,营造出浓浓的威严神秘宗教氛围。第四代天师张盛自蜀回龙虎山祖师正一元坛,遵父命"永宣祖教,以传于世",立祠祀祖。从此,历代天师在此开坛授彔,龙虎山也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首教传播中心,各种宫观道院林立,规模宏大,龙虎山正一观成了"昼夜长明羽人国"。每年三元节时,登坛传彔,各地学道者千余人涌向这里。从此,这里宫观林立,道士云集。
许愿正一观
 头门楹联:道传千载源斯处,教演万法步此坛,昭示出正一观作为道教祖庭的宗主地位和无边法力。第四代天师张盛为祭祀祖天师而兴建“祖天师庙”,明嘉靖时改为“正一观”。
许愿正一观
世间有寻梦龙虎山,问道天师府,许愿正一观之说,涨道陵为第一天师,即天师的鼻祖,据说活到123岁后羽化成仙其后26代天师也都活到90岁以上。
许愿正一观
该观建置为正殿五间,祀奉张道陵、王长和赵升三人,俱铜像俗金,左右两庑各三间,正门三间,正殿后玉皇殿五间,东西建钟鼓楼。原是龙虎山是道教著名宫观之一。
许愿正一观
祖师殿是正一观正殿,高15米,坐落在两重石阶的基座之上,殿前安放鼎式香炉,台阶中部有龙虎戏太极的浮雕,门联为“三经洞明觅云锦,九还丹就归鹤鸣”。所指此处为张道林修炼宝地殿内正中供奉道教祖六合无穷高明上帝张道陵,两侧分别为第40代和63代正一嗣教天师(张道陵的弟子}王长、赵升塑像。
许愿正一观
祖师殿前由一个个小太极图构成的北斗七星图案,游人跟着志愿者的道人安顺序从上走过,据说能带来好运气。
许愿正一观
正一观历经1900余年,自古就有"昼夜长明羽人国,春秋不老药仙宫"的美誉。今天的正一观既是中外道教信徒寻仙访祖、朝圣溯源的祖庭,又是广大游客休闲观光、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好去处。图为鼓楼。
许愿正一观
 现在的正一观是2000年在被毁正一观原地上按宋代建筑风格新建的,占地60余亩,座东朝西,南北对称,图为钟楼。
许愿正一观
 鼓楼边的年轻道士。
许愿正一观
第四代天师张盛这里修复祖天师玄坛及丹灶旧址,并在此居住下来,每年三元节时,登坛传彔,各地学道者千余人涌向这里。从此,这里宫观林立,道士云集。唐天宝年间(724-755年),道士吴筠曾以一首《龙虎山》对这里的景象进行了生动的描写:"道士身披鱼鬣衣,向日忽向青天飞。龙虎山中好明月,玉殿珠楼空翠微。图为天师炼丹井。
许愿正一观
天师炼丹用的水井,亲手从井底打半桶水上来,可见井水清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