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黄河风情线漫步

标签:
黄河风情线手机摄影 |
分类: 旅游 |

位于城关区中山路北端连接南北滨河路,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后改称"中山桥"。

全部建桥材料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从德国走海运到天津,再由甘肃洋务总局从天津转运至兰州。建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施工负责人为天津人刘永起。施工人员以德商聘来的69名洋工华匠为主。历时3年建成。造价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中山桥不但经受了三次黄河特大流量的考验,而且在1949年8月26日的解放兰州战役中,炮弹击中了过桥的两辆国民党军车,车上弹药爆炸,大火烧毁了桥南端18节木桥面和部分纵梁。军管会组织了300多人星夜抢修。1954年,兰州市人民政府对铁桥进行了整修,将原有的梯形拱架换成了五座弧形钢架拱梁,将原来的木板桥面全部换成现在的铁板桥面。

白塔公园位于中山路北端北滨河路,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该寺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朝,寺平面呈长方形,白塔居中,塔身为八面七级,高约十七米,上有绿顶,下有圆基,通体洁白,挺拔秀丽。塔南是三大寺楼,北面是准提菩萨殿,东西各有配殿数间。




法雨寺1996年被指定为宗教场所,现有僧尼10余人在此潜心研修佛法,每日香火不断,信者云集。

拾阶而上。

白塔山顶俯视黄河。

近距离接触黄河。

五泉山海拔1600多米,占地26万平方米,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史有鞭响泉涌传说。蒙、惠东、西二泉,在五泉山两侧,有水从缝中流出,形成瀑布,俗称东、西"龙口"。五泉山中峰高处为古建筑群,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廊阁相连,错落有致。游五泉山最好由西路而上。


近距离接触黄河。

五泉山海拔1600多米,占地26万平方米,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史有鞭响泉涌传说。蒙、惠东、西二泉,在五泉山两侧,有水从缝中流出,形成瀑布,俗称东、西"龙口"。五泉山中峰高处为古建筑群,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廊阁相连,错落有致。游五泉山最好由西路而上。

相传武帝时,霍去病西征匈奴,曾屯兵此山,士卒疲渴,霍去病"着鞭出泉"。这五眼泉如今犹在。一为甘露泉,在文昌宫西边,孤亭掩蔽,清泉涓涓,久雨不淫,大旱不干,饮之如甘露。为祈求祛病兰州五泉山每天千人摸霍去病雕像 为祈求祛病兰州五泉山每天千人摸 霍去病雕像,如今疫情之下无人抚摸了。

五泉山上有诸多的佛教寺庙,每年四月初八,佛祖释迦摩尼圣诞日之时,山上大大小小的寺庙都会举行盛大隆重的佛事活动,祈求国泰民安。


五泉山上有诸多的佛教寺庙,每年四月初八,佛祖释迦摩尼圣诞日之时,山上大大小小的寺庙都会举行盛大隆重的佛事活动,祈求国泰民安。

金刚殿始建元代,600年历史,殿内明洪武三年所铸全身立佛,高5.33米,身围2.65米,重约万斤的国内罕见的铜接引佛。
前一篇:细雨霏霏石桅岩
后一篇: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日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