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五福
童心亦然/文
每逢春节,五福临门的祝福语随处可见,却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含义是什么。《书经》上说人有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终命(《书经洪范》)。
通俗一点说,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后来由于避讳的原因,东汉桓谭《新论》把善终改为“子孙众多”。阳朔《三千里江山》有一段话:“伐千山之佳木,造万世之室,后世子孙满堂,富贵功名,应天上之三光,备人间之五福”。更有今人直接将“福禄寿喜财”称为五福。笔者认为还是回归五福的本义为好。
‘ 长寿’是第一福,是指命不妖折,寿命绵长。让人有更多的时间充分感受人生快乐,反映了人们对生命永恒的渴望。长寿目标是多少?至少是国人人均寿命之上,能长则更好。‘富贵’不仅仅是代表钱财富裕,而且也包含地位尊贵。‘富贵’因人而异,大富大贵是富贵,小富小贵也是富贵,衣食无忧且受人尊重也可以视为富贵。。康宁’即代表身体健康,也代表内心安宁。苏轼诗云:我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好德’即是良好的德行和素养,生性仁善、宽厚。善终’代表好的结局,好的归宿。即当生命即将终结时没有遭横祸,没有大的、难以忍受的病疼折磨,没有挂碍和烦恼,一切都自然而安详。这五福合起来便是幸福美满的人生,就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幸福观。
对于常人而言,可以拿七十岁当一个分界岭(尽管这只是一个理论说法)。在七十岁以前,也就是理论寿命的前一半时间里,生活状态和环境因素对寿命影响最为明显。而在理论寿命的后半段时间里,虽然生活状态和环境因素对寿命的影响还在,尤其是七十至八十还是疾病多发期,但遗传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人有五福”否?年轻时很少有人在意,而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有福无福就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客观评价,不管你是否表露,它就摆在那里,无法视而不见。
古往今来,‘人有五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家家企盼,人人祈求,很少有人例外。有人说真的五福占全的人是极少数,我看不尽然。“人有五福'的基础是修身养性,做一个好人。修身养性的好人不一定”五福临门',但”五福临门'的人一定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人。五福占全是人生的一个朴素的目标和理想境地,虽然很难实现,但这个目标追求会引领人们去发现和实现自身价值,去强身健体,去修身养性,去积善积德,从而一步步努力不断接近目标,这于社会、家庭、自身都有益,何乐而不为。但五福临门不是上天的赏赐,而是环境、机缘、能力、修养和遗传等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搁笔之前想起“
古稀重新”这四个字。余不知不觉中进入古稀之年,和平常一样,丝毫没有异样的感觉。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所谓“古稀重新”是祝福70岁老者“松鹤长春,春秋不老,古稀重新,欢乐远长“,自70岁起,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开心欢乐,直到永远。古稀重新者是否五福占全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既成事实的东西已经无法改变,有福或
无福,占全或缺失,心满意足或心存遗憾,任何一种局面都应坦然处之。乐活在今天,享受在当下,这就是“
古稀重新”者的幸福观。